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实践
摘要
关键词
问题为导向;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实践
正文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实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合理落实能够很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核心素养。为此,需要教师加强对其重视,结合实际合理落实,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提供助力。
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通过引入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可以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这种教学方式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很好的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而且,结构化单元教学还十分看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时候能够很好掌握数学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化单元教学,强调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究。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能够很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索,进而实现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更上一个台阶。
(三)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强调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传统主导者的角色,扮演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与协助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组织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逐步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为其今后的学习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的实施措施
(一)合理设计问题
合理设计问题是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的重要步骤。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同时,设计的问题应该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与挑战性,能够很好激起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与解决问题。首先,问题应该具备良好的启发性,能够很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疑问、悬念或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几何图形性质的探究。其次,问题应具备挑战性。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实现数学思维能力的锻炼。例如在教授函数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求解函数f(x)=x²-2x+1的零点?”要想有效解答这一问题,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通过配方、因式分解等方法求解,这样可以很好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教学目标更加高效的达成。
(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也有着很大的助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索,实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3】。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该认清这一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发展。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合适的问题,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问题的探讨,使学生在互动中交流思想和分享经验,切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概率”知识教学中,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实验,通过此一起探讨概率的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思考,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与方法,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构建游戏型问题情境
在具体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还应该积极构建游戏型问题情境,借助此能够很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时候自然的接触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在几何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拼图大赛”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运用。其次,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数学软件或应用程序为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例如,在教授概率统计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概率统计的和方法【4】。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自身所学的数学知识。
(四)注重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
教学评价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评价的时候,教师不仅得关注结果评价,还得注重过程性评价。简单来说就是需要教师加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知道和帮助。在结果评价中,教师则可以在单元结束后组织考试或测试,检查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根据此进行教学组织与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教学服务,促进学生学习成长。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教师可以采用自评、互评以及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在评价学生的数学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同学之间进行互相评价,以便实现相互借鉴和共同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以问题为导向的初中数学结构化单元教学实践是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不过要想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探究与实践,并且不断的摸索与优化,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教学服务,促进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孙冬梅.立足于数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基本结构——以"等比数列"复习课为例[J].中学数学月刊, 2021(10):3.
[2]苏利平.以问题为导向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授课分析——以"数的认识"整体单元教学为例[J].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26):77-79.
[3]王立本,李伯忍,黄香香,等.数学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 2023(44):87-90.
[4]商云舒.深度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应用[J].福建中学数学, 2023(8):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