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
关键词
高中;音乐教学;乐感;鉴赏能力
正文
引言
新课改环境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多元发展及全面发展,强调对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在这其中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更是这一学科教学的重要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此展开教学调整及创新,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刻把握音乐作品情感及内涵,从而有效助力于学生音乐修养得以提升。为此,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自然也成为当下该学科教学思考的重要问题,而笔者则是就此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培养策略
(一) 歌唱教学,激活学生乐感
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乐感,教师需要先做好歌唱教学,毕竟学生在唱歌过程中能够感受歌曲律动、节奏,这样学生音乐感知能力自然也能得到提升[1]。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歌唱教学与学生乐感培养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并且在歌唱教学期间为学生精心挑选一些经典、节奏鲜明的音乐作品,然后再组织学生对歌唱作品的韵律、节拍、节奏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明确歌唱作品音乐风格及特色,还能促使学生在歌唱过程中真正深入到作品情境中,以此来有效激发学生乐感。例如,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结合高中生喜好及兴趣来为学生引进一些内容健康、主题积极的流行歌曲,借此来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在歌曲演唱中逐渐提高在自身乐感,从而有效落实乐感培养目的。
(二) 融合体态律动,培养学生乐感
高中音乐教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乐感,还可以融合体态律动来培养。相较于其它教学方式,体态律动能够消除枯燥感,培养学生乐感,让学生整个歌唱练习积极性得到提升,同时还能让学生在肢体摆动过程中逐渐提高自身韵律感知能力,以及对于音乐节奏的把握,从而真正有效落实乐感培养目标。为此,身为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将乐感培养与体态律动有效融合在一起,即在课堂上以歌唱训练作为基础,然后再融入体态律动,要求学生在歌曲演唱过程中结合音乐节奏、曲风特点创编肢体摆动动作,这样学生就能在体态律动过程中对整个作品节奏信息形成良好把握。例如,教师可以针对4/4 拍、3/4 拍、2/4 拍、各拍子交替变奏来引导学生创编相应的体态律动,这样学生就能对音乐韵律及节奏形成良好的感知,切实落实学生乐感培养目标。
(三) 音乐作品演绎,充分展示乐感
高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乐感时,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乐感水平,还可以在教学课堂为学生设计一些音乐作品演绎活动,让学生在音乐作品演绎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节奏感知能力及旋律把握能力,从而有效助推学生乐感发展[2]。在音乐作品演绎过程中有多种形式可以推进,像是轮唱、齐唱、合唱、乐器伴奏等,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配合的方式演绎音乐作品,这样不仅能够活跃音乐教学氛围,还能让学生在音乐作品演绎过程中进一步强化自身乐感。以《踏雪寻梅》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可要求学生以轮唱、舞蹈、乐器等要素来开展音乐作品演绎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活动期间深刻感悟这一作品的旋律及节奏,有效落实学生乐感培养目标。
二、 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策略
(一) 鉴赏音乐作品,感悟音乐旋律之美
在音乐作品之中旋律可谓是较为重要的构成元素,不同的音乐节奏、音乐风格其所展示出来的音乐旋律也会有所不同。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音乐旋律鉴赏的机会,让学生在音乐作品鉴赏过程中更好地感知其旋律之美,从而有效地落实鉴赏能力培养目标。在此期间,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来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鉴赏活动,即要求学生对不同地区歌曲进行鉴赏,以此来引导学生赏析各个地区独特曲风,这样学生整个旋律感知能力、旋律鉴赏水平自然能够得到提升。以“民族风格”为例,教师在教学期间即可为学生引入不同的民族音乐作品,然后再要求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作品的旋律展开鉴赏,这样学生就能在对比鉴赏中更好地感悟乐曲独特的旋律及风格,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二) 结合背景故事,感悟音乐情感之美
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从中鉴赏到其旋律之美,同时还涉及到了音乐作品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及观念意识[3]。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开展鉴赏活动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蕴含的故事进行探究,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鉴赏音乐情感之美的能力,真正落实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目的。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选段)》为例,教师在开展鉴赏活动时,即可围绕着《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民间故事来为学生开展音乐情感探究活动,让学生结合作品时代创作背景对其表达的情感及内涵展开鉴赏,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更好地把握作者表达的情感,有效提高学生鉴赏能力及音乐素养,从而确保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三) 创设鉴赏情境,感悟音乐意境之美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教师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入感悟音乐作品所蕴含的意象以及意境之美,这可谓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关键。而相较于其它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可谓是为学生构建鉴赏情境,有效强化学生音乐意境、意象感悟的重要方式。为此,高中音乐教师在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时,还可以通过创设鉴赏情境来帮助学生有效感悟音乐意境之美。一方面,教师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来为学生构建出一个身临其境的鉴赏环境,这样学生就能对音乐作品中的抽象意象及意境形成良好的把握,以此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意境之美的感知能力,从而真正落实学生鉴赏能力培养目标。以《梅花三弄》为例,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即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将古琴演绎生动、直观展示出来,同时配以相应的美化视频情境,这样学生就能在多媒体视听情境刺激下对这一作品表达的情感及意境形成良好的感悟,从而有效助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情境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生活化情境,即通过衔接学生实际生活来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生活化的音乐鉴赏情境,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沉浸式现实环境中更好地鉴赏音乐作品意境之美,有效地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4]。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培养均为该学科教学重要目标,教师在课程实践期间需要意识到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环境下的重要性,通过优化教学方式、借助多种资源及技术来为学生创设出真实且丰富的体验类教学活动,这样才能让学生乐感体验及审美感悟得到强化,从而真正有效落实培养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小艳.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23,(24):117-119.
[2]黄颖萍.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J].高考,2023,(20):174-176.
[3]马兰兰.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3,(19):145-147.
[4]陈俞敏.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乐感及鉴赏能力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08):209-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