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立德树人教育的渗透

期刊: 环球科学 DOI: PDF下载

张文胜

(湖北省利川市文斗镇长顺小学 445400)

摘要

在小学时期,老师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些解题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还要将德育教育与小学数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数学来向学生们输送一些积极健康的思想,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当下,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也成了老师们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新课改;立德树人;渗透策略

正文

小学生的价值观刚刚萌发,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学生在学习方面表现出色,但是思想品德状况令人堪忧,这无疑是教师在加强学科教学的同时,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培养的缘故。数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更应当是进行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因此,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意识到“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其思想品格,使学生健康发展。

一、小学数学德育的必要性

(一)回应立德树人的要求

随着党和国家不断强调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各学科都在基于此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实际的课堂教学也从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变为了对于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共同关注。对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来说,教师应该主动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条件,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感染和薰陶,体会到蕴含于其中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念,回应立德树人的要求。

(二)有利于数学课程的教学

数学学科知识抽象,同时需要逻辑思维的支撑,一直是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学习数学时必须沉着冷静,认真思考,才能逐步攻破难题,掌握知识点,实现数学能力的提升。但现今的小学生多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很多人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例如,在实际教学中,遇到加以变化的题目就直接放弃的学生屡见不鲜,无论教师怎样指引,仍不愿主动思考,数学能力难以提升。德育教学不仅是道德品质的培养,心理品质、思维能力的塑造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能力形成初期的小学生来说,科学的德育教育会使得他们养成坚定的意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仅在学生的生活中能够发挥作用,而且使其面对数学学习时勇于挑战,有利于数学课程的教学,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提升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策略

(一)加强教师自身道德素养

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性还处于一个有待开发的阶段,在道德素养方面还处于一个学习认知的状态。而教师是学生在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教师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学生只有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渗透“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在面对不同学生时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以自身良好素养来感染学生。

例如,在教学《认识钝角和锐角》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学生才刚刚接触这两个角,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时教师就需要以良好的心态来引导学生该如何解决。同时,小学生本身对教师就有一定的畏惧感,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需要一直保持严肃的态度,有时也需要以自己的幽默风趣来加强学生对课堂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在讲课的过程中也能慢慢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中,让学生能够在吸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养成健全的品格。

(二)透过插图进行德育教学渗透

教材为了吸引小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很多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或是在教学内容引入的版面,或是配合着习题出现,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乏趣味。同时,这些插图,还是拓展学生视野的窗口,教师应该抓住机会,有效利用,将数学的抽象计算与插图的直观形象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乐趣中,培育思想道德修养。

例如,在《图形的运动》一课中,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图,教师可以在讲解教学内容和配套习题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这些插图,从中收获知识,提升素养。在对称这一板块中,教材展示了树叶、蝴蝶、建筑等图片,不仅夯实知识基础,还起到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在天安门的图片讲解时,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天安门的全景图片,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展示3D模拟的天安门立体全景,增加学生学习趣味性,同时深化学生理解。教师也可以将天安门建筑设计的细节和巧思讲给学生,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再如,针对对称的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积极开展动手实践和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出对称图案,做成精美的窗花,同时,教师还可以展示中国对称建筑、对称手工的图片,向学生普及对称中蕴涵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含义,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和谐自然的生活理念,并激励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珍视传统文化的情感。

(三)利用数学历史教材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数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非常的悠长,在古时候有很多先辈都会运用数学的方法来总结经验,吸取数学当中的知识,用于战斗或者进行更伟大的事业,在现代生活当中数学往往被运用到了更多核心领领域使得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每一个教师应当运用数学在我国的传统地位来进行教学指导让大部分的学生都可以领会到中国古代数学先辈的智慧结晶从而感受气势不凡的文化精神,让学生从骨子里对于数学有着莫名的喜爱,同时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学习知识融入这样的精神,使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例如,在学习《圆》当中,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初先介绍一下圆周率的创始人祖冲之先生,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古代先人运用古代的办法进行参透与研究圆时的艰辛与不易,让学生与古人的智慧相融合体验古人的艰辛,坚定学生的学习心态,让学生对于学习更加热爱,从而也可以拥有更好的学习状态,当然也可以使得学生的爱国情怀被放大对于中华文化更加崇拜。

(四)依托多元教学,丰富德育过程

德育是知情意行四方面和谐统一发展的过程,单靠平铺直叙的讲述很难起到应有效果。因此,德育的有效渗透需要教师建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创设适切的数学情境,立足小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优化德育素材的使用,让德育更具多元性,以此提高德育渗透实效。

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爱早晨的熊”绘本动画,呈现小熊由爱睡懒觉到早睡早起的变化历程,引出教学主题“时间”。同时,借助视频情境的色彩优势,让学生反思自我行为,引导其珍惜时间观念的生成,并恰时提出互动性问题:钟表上哪个是时针?哪个是分针?哪个是秒针?一分钟是多久?可以做哪些事情?你们早上打算几点起床呢?在此情境下,学生的对于珍惜时间的概念、对于勤劳的理解会愈发深刻。又如,执教分数加减法一课,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究类任务和变式题,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生科学划分合作小组,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各组进行良性竞争,以此考查学生的综合学习表现,让学生谈一谈合作学习感悟,反思自我不足,指出他人优点,以此培养其团结互助、谦虚谦逊的良好品质。

(五)小组合作学习,增强集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是小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数学思维的建立可以使得学生有更强的接收能力和对认识问题的客观辩证能力。这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互助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开拓思维,还提升了学生互助的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了集体意识,有利于集体荣誉感的建立。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有目的的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思想活跃的学生必然会对其他成员形成一个带动作用,每个学生因为要完成自己在组内的学习任务必然会加强自己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取得成绩后,成就感必然更会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信心,有利于孩子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建立。合作教学的模式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体积荣誉感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提升教学效率,对学生的德育教学更是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具备的数学能力可以更多的应用于其他科目的学习中,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全面提升。

(六)结合生活实践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教育

小学数学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新知识的讲解基础上,让学生实现问题的迁移与运用,渗透立德树人教育。基于新课改理念下,将立德树人思想渗透于实际问题解决中,让学生们在问题解决中开动脑筋,启发智慧,感受更多的德育教育,真正增强学生品德修养。

例如,以《加与减》的计算教学为例,在计算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们学会有耐心,用细心和认真对待每一个问题,从而真正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用细心的态度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态度对待人生,对待生活。再比如学习《购物》中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除了让学生们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单位换算,同时也要引领小学生们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使引导小学生们学会艰苦朴素,艰苦奋斗,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促进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念。在长度单位的问题解决中,老师可以询问学生们黄河全长约5464厘米还是米,引导小学生们了解我们中国的第二长河,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山河壮丽,山河壮阔,提升他们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培养小学生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以此构建小学数学立德树人课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之下所展开的小学德育教育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自身课程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挖掘德育教育活动得积极作用,来为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创新设计提供新的素材内容。让小学数学课堂在德育活动的推动之下,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落到实处,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发展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对于实现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焦辉全.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点点滴滴[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39-40.

[2] 周月兰. 立德树人 以德促教——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教育界, 2019, 000(012):132-133.

[3] 温佩霞.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1(2):2.

[4] 刘敏.边思边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问题与构建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6(3):101-1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