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音乐唱游教学的实践探讨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心仪

苏州市沧浪新城第一实验小学校 江苏 苏州215000

摘要

小学音乐唱游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唱游教学方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化需求,导致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较低,自然也会影响到音乐课程的教学效果。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念,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和深层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将深度学习理念应用于小学音乐唱游教学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从深度学习的视角对小学音乐唱游教学的实践措施进行探讨,能够为小学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深度学习;小学音乐;唱游教学

正文


引言

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持续关注和投入,音乐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加强美育教育,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依据。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理念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这刚好与音乐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如果教师能够将深度学习理念应用在小学音乐唱游教学中,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积极性,也能全面提升小学生音乐素养和创新能力。因此,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对小学音乐唱游教学的实践措施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学习与唱游教学的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虽然学术界对深度学习的概念做出了多种界定,但是最终的核心思想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还要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

(二)唱游教学

唱游教学是一种将“唱”和“游”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小学音乐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律动、歌曲表演、音乐游戏等形式,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体验、感知音乐的节奏、力度、情绪等多种元素,从中获得音乐感受与学习相应音乐知识技能。唱游教学的一般过程可分为熟悉音乐、学习动作、进行表演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集体性的唱游活动增进相互间的友谊,进一步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1]

二、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音乐唱游教学的实践措施

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音乐唱游教学的实践措施应当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学习特点,确保学生能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深度体验和全面发展。以下将以《木瓜恰恰恰》一课为例,具体阐述唱游活动的具体措施。

(一)唱游活动的核心——熟悉音乐

在小学音乐课《木瓜恰恰恰》中,音乐是唱游教学的核心。为了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首充满活力和节奏感的歌曲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逐步熟悉并深入感知《木瓜恰恰恰》的音乐魅力。首先,教师会为学生创造一个静谧的环境,轻轻播放《木瓜恰恰恰》的旋律。随着欢快的节奏响起,学生们将闭上眼睛,用心聆听这首歌曲。教师会鼓励学生感受歌曲中明快的节奏、活泼的旋律以及所传达出的欢快情绪。通过初次聆听,教师希望学生们能够初步被这首歌曲所吸引,产生想要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它的欲望。在学生们对歌曲有了初步感受之后,教师将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分析。首先,教师会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创作意图,帮助他们了解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氛围。接着,教师会详细讲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如ABAB的曲式结构、重复出现的旋律和节奏等。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们将更加深入地理解歌曲,并能够在后续的唱游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歌曲的风格和节奏。在学生们对歌曲有了深入的理解之后,教师将开始进行哼唱练习。教师会先带领学生们轻声跟唱,让他们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然后,教师会逐渐增加音量和速度,让学生们逐渐适应并跟上歌曲的节奏。在练习过程中,教师会关注学生的发音和音准,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通过反复的练习和演唱,学生们将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能够在后续的唱游活动中自信地演唱出来[2]

(二)唱游活动的关键——熟练动作

音乐与动作的完美融合是唱游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生们已经熟悉《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学习并熟练掌握与歌曲相匹配的舞蹈动作,使音乐与动作相互呼应,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表现力。为了与《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相契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和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如:简单的步伐或手势等,以及一些能够突出歌曲欢快氛围的特色动作。在设计动作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协调性,确保动作既能够突出歌曲特点,又便于学生理解和操作。教师设计完动作之后要提前进行示范,逐步讲解每个动作的含义和目的,帮助学生理解动作与歌曲之间的联系。教师示范完动作之后,也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练习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组练习,每个小组中的学习要相互观察,相互指导和纠正对方的动作。学习练习过程中教师也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动作表现,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和想象,促使每个动作都能更加生动。通过这样的动作学习和练习过程,学生们将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也能够在唱游活动中自信地展现自己的舞蹈才华。

(三)唱游活动的高潮——进行表演

经过一系列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对《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及其舞蹈动作有了充分的掌握。作为教师,就要进一步带领他们一同迎来唱游活动的高潮——表演。这个阶段不仅是学生展示音乐才华和表演能力的时刻,更是他们团队协作和自信展现的绝佳机会[3]。学生正式表演之前,教师要和他们共同讨论表演的目标和要求,除了强调动作的准确性和表情的自然性以及音乐的协调性之外,也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表演任务,这样才能积极参与到实践当中。在表演之前教师也要为学生创造必要的舞台布置和道具,营造出与歌曲氛围相匹配的表演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教师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表演。每个小组都将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对《木瓜恰恰恰》进行个性化的演绎。在表演过程中,教师会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表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教师也可以邀请其他班级的教师或学生作为观众,为表演增添更多的互动和乐趣。此外,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感受表演的氛围,教师会鼓励观众积极参与互动。观众可以通过鼓掌、欢呼等方式为表演者加油鼓劲,也可以与表演者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这种互动形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演欲望,还能让观众更加深入的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和美丽。完成音乐表演之后,教师也要组织学生一起对唱游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学生既要分享自己在表演过程中的收获,也要对表演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反思,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完善。

结语

唱游教学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该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身体的动作来直观感受、深入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音乐的韵律与情感。这种方法旨在增强学生的群体协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音乐的感知和欣赏能力。为了确保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乐趣,需设计了难度适中的动作,避免过高的技术门槛,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融入其中。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和探索,能够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音乐世界的大门,让他们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无尽的快乐和成长。

参考文献

[1]宋丹.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音乐唱游教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学,2024,(07):61-62.

[2]余娜.小学音乐唱游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4,(07):74-76.

[3]郭迎利.小学音乐趣味唱游教学的多元化实践[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3,(09):91-9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