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基于核心素养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摘要
关键词
“双减”政策;核心素养;初中物理;课堂效率;优化策略
正文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提出,物理教学改革也向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向不断迈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研究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在传统的物理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递,但这种教学模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因此,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对物理教学进行研究,意在通过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基于此,本文将从核心素养视角出发,探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如何推进。
一、调整情境,推进探索
由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涉及抽象的知识较多,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以口头讲述为主,基础不好的学生就难以真正掌握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在口头讲述和黑板板书的基础上辅以图片、图表、视频的形式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想象力,引发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起到提高教学效果、减轻学生教学负担的作用。数形结合思想文化知识的抽象性为具体性,为学生指明了解决物理问题的新方向,一些物理理论在字面上显得比较抽象和复杂,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理解,而且一些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同学根本无法理解。因此,在物理课堂应设置相关情境,运用生活化的物理现象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情境。[1]例如,在“摩擦起电”的相关教学中,我们借助生活知识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静电情况,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特点。教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理元素,那么你知道生活中静电有哪些表现形式吗?学生答:冬天脱毛衣噼里啪啦地响;梳头发的时候头发会炸开。教师:原来生活中静电现象的表现形式如此广泛,看来我们的物理学习是十分具有生活属性,十分接地气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教师创设的“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环境,给学生新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理解到生活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后续的深入学习。
二、渗透导图,指导思考
由于学生物理学习的认识和知识储备的局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准确地确定学习和探究的目的,无法及时地建立起具体的知识递进关系和体系,从而导致了课程学习的流于形式。因此,在微课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使其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思维导图在思维具象化上的优越性,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清晰分析,形成合力的学习侧重,让学生能够深入思考一些重难点知识。将思维导图和微课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微课的结构和内容,使微课的教学更加有效;同时,将微课和思维导图相结合,有利于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对教学节点进行合理的控制,使其更加科学、有效。另外,微课和思维导图的结合,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理模型的使用,从而增强物理模型的建立和运用,减少学生对物理模型的理解难度。[2]
三、规划活动,生活运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通过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运用于物理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教学实践。例如,在教学“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知识时,就让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学习,分析蹦极和跳床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一些同学分享了自己去蹦极的经历:从高处纵身--跃,在百米近似直线的下落中感受刺激。老师这时可以顺势讲解知识:人从高处跳下以后,身体和绑在脚上的橡皮条之间就组成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个系统,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只在弹性势能、重力势能以及动能这三种能量之间进行有效转换,但是整个物体系统的机械能的总量是不变的,这就是机械能守恒定律,与蹦极相类似的就是蹦床也是这个原理。通过介绍这两种机械能守恒定律在生活应用的典型,将物理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节的知识,通过这样的生活实例教学,赋予物理知识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
四、优化实验,完善实践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协作学习中,初中物理老师要将多种教学行为融入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集体协作对提高物理学习水平的重要性,由此让他们积极参与合作探究。例如“比热容”知识的教学,通常老师都是开展水和油的比热容实验来进行拓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应将这个实验变得更为情景化,使学生在实验优化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比热容”的有关概念。在更加生动的教学示范实验设计中,老师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同时也改变了单纯的实验展示让学生缺乏兴趣的情况。例如,老师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方式”的实验时,必须在电路串联或并联后,才能进行灯泡不亮原因的检测,同时要观察设备导线连接与电压表、电流表的连接方式是否符合要求。在老师的示范实验方法的反复影响下,学生可以建立起正确的实验态度,从而使其自主实验操作更加规范,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五、把握德育,升华教学
不难看出,每个行业的精英们,都对自己的工作有着一种无穷的热情,他们会不遗余力地工作,他们会为了自己的事业而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初中物理教师不怕辛苦,以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先,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让他们对学业充满激情,让他们在奋斗中无怨无悔,学生能做到这些离不开老师热爱岗位情怀的影响。同时,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很强的责任感和进取心,还要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当然,也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如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知识渊博、举止文明、爱护学生、尊重家长等等,这些素质不仅体现了一位优秀教师的思想品质,更体现了教师在工作中的优良表现。此外,物理教师还可以引入物理科学家的事迹,物理领域的发展离不开先辈们的不懈努力,比如牛顿等等为物理学发展做出极大贡献的前辈们,比如哥白尼为研究天体运动的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为后世提供了极大的参考价值,以及伽利略对时钟摆动的研究,体现了他冲破人类思想束缚的勇气,探索自然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的德育内容将不断支撑初中物理教师开展良好的思想教育,培育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才。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社会,初中物理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而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初中物理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地改善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振彪•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0(23):40.
[2]柳晓林.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探析[J].成才之路,2020(5):64.
[3]施久铭,林茜,李旋.基于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探索——基于江苏2015年初中物理导学互动教学观摩研讨会的课例分析[J].人民教育,2020(10):22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