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燕玲

湖南省隆回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422200

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课程思政已成为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途径。中职教育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其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和时代精神。服装结构制图作为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不仅是技能传授,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所以,教师要对此引起重视。


关键词

中职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思政、教学

正文


前言: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服装结构制图作为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技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将课程思政融入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其成为既懂技术又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现代服装行业人才。

一、分析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首先,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实施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内容,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理解职业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

其次,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服装产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服装设计师在推动文化传承和创新中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再次,将思政教育融入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加入人文素养、创新能力等元素,可以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既有专业技能又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复合型人才[1]

最后,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实施,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体现。通过在专业课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课程思政背景下的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途径

提升教师自身的德育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课程思政进展如何,思想认识起决定作用。所以推进课程思政的首要措施是全面提升教师思政的意识与能力。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认识到课程思政不是一项政治任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育人工程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专业课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尽管对学生也会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但都不成体系,没有意识到专业课与课程思政的有机融合意义,有时不免“生搬硬套”甚至“强制植入”。教师不仅应具备德育意识,还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德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要善于挖掘服装专业课程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转变成教学教育内容在课程素材的选择上、实践操作的安排中,专业教师都能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内容,将专业知识和德育引导合二为一,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2]

二)重新设计和组织教学内容,有机引入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中国现代服装成长的土壤,是服装设计师在国际服装舞台的立足之本和创作灵感源泉。然现在很多00后的学生,在关注和选择服装方面更多追求的是流行时尚,甚至是博取他人眼球,所以我们在学生身上总能看到那种不成章法的搭配,或者说是奇装异服,丝毫没有美感,更不用说有文化内涵了。在品牌服饰选择上,他们更喜欢国外的品牌,特别是欧美的,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服饰知之甚少,甚至完全排斥。作为服装结构制图课程教师落实文化自信的课程教育,让专业课和传统文化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例如,近年来,“新中式”服装作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时尚趋势,受到了广泛关注。这种风格不仅在时尚界掀起了一股热潮,也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作为文化传播和教育引导的重要角色,有责任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旗袍这一具有代表性的中式服装形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旗袍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其文化价值。旗袍起源于清朝,经过民国时期的改良,逐渐成为女性服饰的代表。它不仅体现了中国女性的优雅与含蓄,也承载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3]。通过学习旗袍的发展历程,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旗袍形制的研究,包括其剪裁、图案、面料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实际操作,如制作旗袍模型或设计旗袍图案,学生可以亲身体验旗袍的制作工艺,从而加深对旗袍美学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旗袍在不同场合的穿着礼仪,以及如何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符合当代人审美的“新中式”旗袍。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写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新中式”服装的看法,以及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如何发展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体现了中国元素,更落实了课程思政理念。

三)在教学方法和模式中融入思政元素

专业老师的授课方式应从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向学生为主体的互动教学模式转化。尝试运用启发式、体验式、互动式的多种方法,以期满足学生对课程的期待。

1、教学中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展示一些国内外的时装秀,特别是近几年备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让学生能比较直观地感受中西方服饰文化的差异,通过研究和比较,深刻了解到中国传统服饰的特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立足人们对个性化的着装需求,引导学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立足于价值引领视野,提炼服装结构制图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艺术审美和行业、职业道德,使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地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通过设置教学和育德双重教育目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形式,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内涵,不断推进课程教学创新与实践,实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4]

3、在专业操作或布置任务时,通过小组模式,去收集资料、分析讨论,共同合作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让学生互相打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4、在考核的教学环节中,可以结合作品展示、个人走秀等形式、通过老师打分和大众点评,形成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让学生在展示和走秀过程中逐步建立对专业的自信,对人生的自信。

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实施与课程思政的结合,不仅是对教育政策的积极响应,更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全面发展能力的职业人才的必要措施。因此,中职教师应当深入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创新教学方法,确保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学生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5]

参考文献

[1] 李喜云.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初探[J].湖南教育(C版), 2022(1):66-67.

[2] 杨洁文.中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现状调查与优化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4-05-14].

[3] 梁文欣.课程思政渗透中职服装专业课教学的实践研究[J].学生·家长·社会:学校教育, 2021(7):1.

[4] 陈冬梅.课程思政在中职服装结构制图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2024-05-14].

[5] 许思艳.探讨服装结构制图(设计)课程思政教育[J].新课程, 2022(44):10-1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