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视域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正文
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也是我们民族的宝贵遗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要求,要让学生了解优秀的古诗词,感悟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韵味,吸取古人的智慧;让同学们能够阅读古诗词,并且能够记住一些著名的古诗词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古诗词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群文阅读因其独特的教学优越性而备受关注。群文阅读是提高阅读质量和数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达到教育目的的有效途径。本文对群文阅读的理解,主要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本放在一块,通过阅读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感受到古诗的审美价值,许多高中的老师们都在利用群文阅读的特点,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但是,目前语文课堂中群文阅读的运用仍有许多弊端,导致语文课堂教学的成效并不尽如人意。所以,高中语文老师应该从问题出发,主动地寻找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从而使我们的阅读教学更加有效。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
语文阅读是向学生呈现多种体裁的古诗词,让他们欣赏、品味。这样可以让同学们对古诗词和古诗词的了解更多。群文阅读的教学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阅读和浏览古诗词的空间,学生们在对自己所学的古诗词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所学到的古诗词应用到其他的领域中去,例如,在语文写作中,能够获得大量的材料,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从而推动自己的写作学习。
(二)促进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们可以把不同类型的古诗词进行对比朗读,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将同一作者不同时间的作品结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就会发现,就算是同样的意境,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也会有不同的感受。群文阅读教学能让学生走出原有的思路,不仅限于对某一段文字或某一诗词的诠释,还应该以宏观的视角,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整合,然后再将其分解。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与推理能力。
三、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立足教材,确定群文阅读的主题
如果教师所选取的文本彼此之间没有关联,或是没有含义,或是缺少了深度,彼此不能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学习,就很难进行群文阅读,激发不了同学们的阅读热情,也会影响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老师要选择好文章,选择合适的文章,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对其进行深度的教育,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以课本为基础,对古诗词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整理,以便于教学。例如,将初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古诗词,根据题目进行了归纳和概括,然后逐一突破,使同学们对古诗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专题"+小组"的方式来开展。例如,文章的题目可以归纳成“思辨”“思念”“鸿志”“风骨”四个方面。以“思辨”为题的古诗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在古诗词中,以“思念”为主要内容的诗词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春望》)“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北固山下》),以“鸿志”为题的古诗词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在教学中,老师要根据题目逐一讲解,指导他们复习已有的知识,并帮助他们整理好自己的知识。例如,在介绍古诗词“思念”时,要求同学们回想所学的古诗词,其中哪些属于这个题材。同学们动脑子,复习自己的所学,回答了许多问题,例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醉花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经过上述的归类和总结,同学们可以熟练地把握多种题材的古诗词,对古诗词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就算在课外进行诗词的学习,也能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融会贯通,领悟到古诗中的意境和感情。
(二)瞄准对象,领会古诗意境
“群文阅读”是一种有效的语文阅读方式,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对古诗的认识。学生感到古诗难以掌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古诗的语言形态与结构缺乏认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古诗中描绘的意象、意境,导致在读懂时产生了偏差。其次,对古诗词的主旨认识不够。所以,老师们可以将对诗词进行固定的教学,对每个意境进行准确的解析,用对意境的解析来指导学生们理解古诗词的含义,通过对意境的理解来理解诗词的含义,从而对诗词的主旨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从而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感情,从而提高自己对诗词的欣赏水平。
比如,在教学《登高》时,就会注意到该诗词中使用了很多的意境,全词都带有一种悲伤和凄凉的味道。老师们可以将这一类的古诗词进行总结和总结。比如《观沧海》《望岳》《相见欢》,都是以“登临”为主题的诗词,其所蕴含的意境也是多种多样的,都是借景抒情。所以老师只需要将某一种诗词进行细致的解释,让学生们学习到知识的转移,从而更容易地掌握此类古诗词例如,杜甫在登上夔州远眺时,感受到的是一种复杂的心情。《相见欢》中,李煜独坐西厢,勾起往事,心中升起一种凄凉凄凉之感。这首诗里有一句:我独自住在西厢,明月高悬。“西楼”“月”“梧桐”“深院”,都是诗人笔下的人物。对古诗词进行细致地剖析,可以看出其共性,即作家借助形象,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在特定的客体上,从而使其感情得以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只有将诗词中的意境完全领会,才能对意境的含义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了解意境和题材之间的关系,才能理解到意境与作者所要表现的感情之间的关联。
结语:
总体来看,在高中语文古诗词中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不但可以帮助提升学生阅读效率,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多文本阅读的思维和技巧,还可以帮助老师们进行多元化的语文阅读探究活动。教师应当对课堂内外的阅读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为学生创造一种沉浸式的群文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读写一体化意识。
参考文献
[1]张蓝.如何进行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J].高中语文之友: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2)
[2]刘宪华.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阅读——主题阅读研究的实践与思考[J].人民教育,2013(Z2).
[3]刘应琪.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索——以“古诗词”主题群文阅读教学为例[J].高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5).
[4]林琼.群文阅读教学:一种新型的阅读课型[J].教育探究,201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