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新工科;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改革实践
正文
引言:随着新工科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物理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科人才培养的效果。因此,探索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改革,构建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山东协和学院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一、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智慧教学资源的缺乏与不足
智慧教学资源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的、适应智慧教学需求的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微课视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库、习题库等,旨在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个性化的学习资源支持。山东协和学院在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资源建设方面仍有待提高。虽然学校已经开发了一些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但数量有限,且缺乏系统性,难以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另一方面,现有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部分资源制作粗糙、内容陈旧,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资源利用率不高。缺乏优质、丰富、系统化的智慧教学资源,将严重制约智慧教学模式在大学物理课程中的有效实施。
(二)教师对智慧教学理念的认知不足
智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理念。智慧教学强调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然而,部分教师仍然滞留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对智慧教学理念的认知不足。教师们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缺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融合的意识,难以主动拥抱智慧教学模式。此外,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能力有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熟练地运用智慧教学工具,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教师对智慧教学理念的认知不足,将直接影响智慧教学改革的推进。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的不足
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期末考试成绩,反映的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但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在智慧教学模式下,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多维度的评价,包括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然而,山东协和学院在这方面还有待提高。现有的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缺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和形成性评价,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教学评价结果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教师和学生无法及时了解评价结果,从而无法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形成良性循环。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是智慧教学改革的重要支撑,缺少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反馈机制将严重制约改革的效果。
二、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改革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智慧教学资源库
为了有效推进山东协和学院的教学改革工程,应当加大投入,并构建高质量、系统性的智慧教学资源库。一方面,组建专业的团队,全面统筹和精心规划开发优质在线开放课程,特别针对重要且复杂的知识点制作生动且形象的微型视频,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对已经存在的资源进行全面归纳和改良,淘汰质量较差的资源,更新内容陈旧的资源,确保资源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整合国内外优质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包括精心设计的在线课程、虚拟逼真细致的仿真实验、各类充满挑战性的习题库等,与自主开发完备全面的资源相结合,形成丰富多样、周密系统化的资源库,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例如,在构建大学物理智慧教学资源库的过程中,可以邀请校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参与课程建设,共同开发一门“精品大学物理在线开放课程”。该课程不仅包含了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有微视频、虚拟模拟实验和测评练习,让学生能够在线上线下多样化地学习和实践。同时,可以引进国内知名高校开设的 “大学物理公开课”和 “虚拟物理实验室等优质资源”,与自主开发的资源相互补充,打造一站式的智慧教学资源库。
(二)加强教师对智慧教学理念的培训
教师是智慧教学改革的关键推动力量,只有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熟练掌握信息技术与智慧教学工具,才能真正落实改革举措。因此,学校要积极开展智慧教学理念和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讲解智慧教学的理论基础、教学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帮助教师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真正将智慧教学理念内化于心。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掌握常用的智慧教学工具和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在线教学平台、教学互动软件、虚拟仿真实验软件等,从而能够熟练地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邀请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开展“智慧教学理念与实践”的系列讲座,系统阐述智慧教学的内涵、特点和实施路径,引导教师重塑教学理念。同时,可以开设“智慧教学工具应用培训班”,由校内资深教师或技术人员对常用的教学平台、APP进行现场演示和操作指导,确保教师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还能提升教师们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为学校实现教学模式创新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三)完善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智慧教学的重要支撑。山东协和学院应当建立多维度、全过程的教学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评价。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学习行为追踪系统,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数据,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通过在线测评、课堂提问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作为形成性评价的参考;同时也不能忽视期末考试等传统评价方式,将其作为终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善学习策略,形成良性循环。
例如,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习通”等在线教学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功能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情况,如学习视频的观看时长、做题情况等,据此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即时测验、随机抽查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结束语:
智慧教学改革是大学物理课程建设的必然趋势,也是适应新工科建设要求的重要举措。山东协和学院通过构建智慧教学资源库、加强教师培训、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等实践策略,将有力推动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文彦,齐丽晶,杨雪.“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智慧教学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大学物理实验,2023,36(06):126-130.
[2]王申浩,史博,韩佳佳,等.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大学物理》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J].物理通报,2023(11):69-73.
[3]杜颜伶,季成杰,孔志勇.大学物理智慧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观察,2023(28):44-47.
[4]王莉,李会鹏,王卫强,等.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大学物理课程为例[J].大学教育,2023(13):29-32.
项目来源“山东协和学院2019年《大学物理》校级一流课程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