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主题活动的设计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主题活动;设计策略
正文
引言: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是指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实践而获得数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活动。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主题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实现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小学数学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在此背景下,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科学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主题,并在明确主题的指引下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体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目标。
一、结合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主题
在构建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时,紧扣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特别是在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以及学会学习等方面。因此,设计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时,教师需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明确教学主题,以确保活动既有趣又具教育意义。明确教学主题意味着教师要基于课标和学情,提炼出能够贯穿整个活动的核心概念或问题。同时,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活动时,教师还需要将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确保活动内容具有现实意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其有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态度。
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三单元“测量”中的“毫米、分米的认识”内容教学时,根据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明确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长度计量单位开展。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在实际测量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2.培养学生量感,学生可以对实际物体进行简单的长度估算。3.掌握认识厘米,分米和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明确本课时的教学主题为“对物体进行观察测量”。通过在实践中让学生进行物体的观察和测量,学生可以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直观经验,同时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主题的明确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知识内涵,使之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其也是数学主题活动有效实施的前提与保证,需要教师充分把握好这个环节,以切实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依据教学主题,创新教学活动
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设计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时,教师需要依据教学主题创新教学活动。这意味着从活动的内容到形式都应该有创意地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的内在魅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考虑如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操作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创新还体现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如借助教育技术工具进行互动式学习,或者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而且培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如,在上述“毫米、分米的认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正确选择长度单位去进行表示,通过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从而在实践操作中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讨论、角色扮演或小组合作等形式,提供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这种互动性的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促进了多角度思考和多样化的解决方案出现。
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加法”内容教学时,其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结合两位数加法推算三位数加法的计算。在小学数学主题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索,在群策群力中灵活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在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中共同成长,助力班级整体数学成绩的提升。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在面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开展多元评价,深化主题活动效果
基于核心素养进行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是深化主题活动效果的关键环节。多元化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评估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合作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多元化评价首先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传统的应试成绩只是评价的一种形式,而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评价还应该包括学生的日常表现、项目作品、小组讨论、自我反思等多种维度。如,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交流互动的情况来评估其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对学生完成的项目作品进行评价,可以了解其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其次,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自我评价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伴评价则能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协作,同时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公正评价的能力。此外,评价时还应关注过程与结果的结合。仅凭结果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是不全面的,教师还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达到这些结果的过程。为了深化主题活动的效果,教师需要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这种反馈应该是及时的、具体的,并且能够指导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如何改进。同时,教师也应该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活动设计,确保活动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能力发展。
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主题活动中,开展多元化评价有助于从多个角度全面深化活动效果。这样的评价既考察学生的数学学习成果,也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各项非智力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教师通过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成长脉络,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支持,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结语:
核心素养时代下小学数学主题活动的设计策略是多元化和创新性的。通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主题,创新教学活动,以及开展多元化评价,可以深化主题活动的教育效果,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在多维度上获得成长。未来的数学教育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自主探索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既是引导者也是合作伙伴,其专业成长和教学创新是推动这一变革的关键因素。让我们期待,在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数学教育能够培育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质学生。
参考文献:
[1]漆敏.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4,(19):60-65.
[2]李秋菊.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主题活动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24,(06):57-59.
[3]熊张晓.跨学科理念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主题式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