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游戏环境的创设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创新
正文
前言:
游戏是儿童在幼儿园的最基本、最适宜的活动形式。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当将游戏活动作为园内的基本活动。将游戏与各类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全面落实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只有创设与游戏相关的良好环境,才能让幼儿在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中提升个人能力,获得更多表现机会。游戏,也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的学习途径,通过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参与游戏,深入游戏,才能从中获得发展。
一、加强室内游戏环境创设
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多数教学活动都在教室内进行。室内游戏环境的创设,对于幼儿园各类课程的开展有较为重大的影响。幼儿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室内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利用好室内墙面、走廊和各个游戏区域,让幼儿能够在多元化室内游戏环境的支持之下,深入游戏活动,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人。
首先,教师要重视室内墙面环境的创设,推进游戏活动。教室,是幼儿学习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教室内的墙面环境是游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墙面装饰的主题,利用符合幼儿审美的图画装饰墙面,营造相对温馨和宽松的教室环境,打造有活力的游戏氛围,有利于调动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群体的活力。墙面环境的创设,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并非随意进行。一线教育工作者要全面分析儿童的年龄特点,根据他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明确游戏活动所需要的墙面装饰主题和风格。像小班的教室内,可以设计动物主题的墙面装饰以及设置温馨的区域布置。中班的教室内,可以将传统节日作为墙面装饰的主题以及多探究性的区域活动。而大班教室内的墙面,可以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传播,激发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也可以多增加角色区域创设,如超市、医院、快递站,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社会性的发展。做好教室墙面游戏环境的创设以及室内区域游戏场地创设,能够帮助幼儿融入到游戏环境之中,从游戏过程中获得思想上的引导和技能的点拨。
其次,幼儿教师要做好走廊游戏环境的创设。楼梯的扶手、教学楼里的台阶和教室的走廊,都是游戏环境创设的重要对象。这些公共区域环境的创设,能够拓展幼儿游戏活动的场所。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室走廊的地面上涂写不同颜色的数字,画不同的图形和线条。用这样的游戏环境,帮助幼儿在真实的氛围之中巩固自己对数字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幼儿的色彩辨别能力。也可以带领幼儿在走廊地面环境的支持下做跨格子、跳房子等跑跳类的游戏。
二、做好室外游戏环境创设
做好户外游戏活动环境的创设,将幼儿的游戏学习与自然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幼儿天性的释放。大自然,是天然的教育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要素。大自然无声无息地给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关注大自然的力量,允许幼儿进入大自然,让他们成为活泼快乐的学习者,回归到生活之中,在自然环境中释放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幼儿获得真正的快乐。受到幼儿园条件的影响,有的幼儿园的户外场地较小,有的幼儿园具有天然的户外活动资源。在尊重大自然的前提下,教师要重视户外场地的打造,利用好园内的现代化设施和园内的大自然资源,促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有效进行。
首先,重视幼儿园内绿植的合理规划。在部分幼儿园内,有较多的绿植,这样密集的绿植虽然能够在恰当的季节展示浓浓绿意,但场地并不利于幼儿自由玩耍。做好绿植的移植,按照其品种进行分区,提供更多的审美价值,空出大面积的户外场地进行整体设计,有助于幼儿拥有天然的户外游戏空间。当一大片绿植被分散成多个小块绿植之后,在户外场地之中,幼儿可以围绕小面积的绿植嬉戏奔跑。在他们的游戏活动中,这些小面积的绿植可以成为小山丘、小堡垒,成为他们做游戏的遮挡物。认知能力较强,年龄较大的幼儿,则可以围绕小面积的绿植进行自然资源探索,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发现其叶子外形的特征,了解植物的名称,观察季节的变化等。有效的绿植规划,能够让有限的户外活动场地成为幼儿接近自然,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实验田。
其次,设置必要的大型玩具和多样的地形。相对大型的玩具以及当下流行的沙池、微地形,应当是每一所幼儿园都具备的户外游戏活动资源。像钻洞类大型玩具和滑梯类玩具,都是儿童较为喜欢的玩具。设施单一的玩法,并不能满足所有儿童的娱乐需求。做好大型玩具和场域、地形的设计和搭建,利用大型玩具和多样的地形做各类游戏活动,才能激起幼儿的游戏活动热情。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要在全面了解小朋友的游戏兴趣之后,规划大型玩具在户外场地中的搭建和使用方法。比如,教师可以将大型玩具搭建在幼儿园内的小山坡旁,通过绳索桥的连接,构建探索网或攀爬墙,让幼儿在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场地中进行探险游戏。对于小朋友们来说,这样的户外游戏场景具有天然的吸引力。他们穿戴好教师准备的各类装备,扮演成不同的探险角色,在山坡上对战,在探索网上比拼。不断挑战自我,相互对抗。在这样的活动中,即便发生一些常见的磕磕碰碰,他们也毫不在乎。有明确的游戏目标,有强烈的胜利欲望,这对幼儿抗挫能力的形成和坚强意志品质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三、做好互动游戏环境创设
在推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互动式游戏环境的创设,让幼儿们在游戏活动中动口动脑。不仅身体上更加自由,还要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技巧。在互动式的游戏环境下,幼儿能够感受探索过程的乐趣,了解学习的多种方式,借助游戏环境这样隐性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的多项能力。
像在区域环境创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做“餐盒里有什么”这一区域游戏活动。在游戏区域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类装饰品,营造自助餐厅的环境。让幼儿在真实的游戏环境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美食。在选择的过程中,可以一边选择,一边与自己的同伴交流,将自己喜欢的美食模型放到游戏所用的餐盒之中。盖上餐盒的盖子,与同伴一起猜一猜对方餐盒里的美食。在生活化和温馨化的氛围中进行模拟型游戏活动,与他人交流,增强幼儿之间的友谊。除此之外,在组织艺术类创作游戏活动时,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创设,举办一次艺术品展览会。让幼儿将自己所制作的艺术品放在桌子上,站在桌子旁为大家讲解。通过相对正式化、公开化的互动环境,锻炼幼儿面对众人公开讲话的胆量和信心,激发学生的互动潜能。营造开放游戏氛围,给幼儿提供更多互动机会,经历人际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感受不同交际方式的功能,有利于幼儿语言应用意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园交际氛围的浓烈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重新整理个人幼儿教育思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做好游戏环境的创设。通过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的思维得到调动,获得丰富的人际交往机会,激发幼儿的多方面潜能,使游戏与幼儿的个人全面发展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 施晓梅. 高品质幼儿园环境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实施[J]. 教育视界,2022(29):29-31.
[2] 罗文华. 幼儿自主游戏环境创设的价值与策略[J]. 甘肃教育,2024(6):60-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