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县域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教研方式的有效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元佩 黄小英

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教研室 华北油田供应学校

摘要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以来,沧州市教育局石油分局教研室结合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精心设计、开展劳动学科教研活动,激发了教师参与劳动教研的积极性,推动了小学劳动教育的开展。结合实际工作,我们总结出了县域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教研方式的策略,即深入了解劳动教学现状、明确教研目标并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采用多样的形式和注重效果的评估。


关键词

新课标 小学劳动 教研方式

正文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劳动教育进入历史发展新阶段,纳入学生全面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整体设计。小学阶段是学生重要的人生起点,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为“劳动《课标》”)明确指出“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场地开放、分散,教师来源多样、指导方式灵活等特点,创新教研方式,提升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开展劳动学科教研活动,是提升小学劳动教师专业能力,提高小学劳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新课标背景下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教研方式的实践研究,总结出了新课标背景下县域小学劳动教育创新教研方式的有效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了解劳动教学现状

开展教研活动的前提确实是要了解当前劳动教学的现状。了解现状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教研计划。在近两年的研究工作中,我们主要采用了解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和课堂观察法,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分析劳动教学的内容是否与学生兴趣和认知水平相匹配,以及教学内容是否足够丰富和具有挑战性。

2.教学方法和效果:了解当前劳动教学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学生对这些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和教学效果的反馈。

3.教师的专业素质和需求了解小学劳动教师群体的构成情况,包括年龄特点、专业水平等,评估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方法,了解他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是否具备开展劳动教学的能力,以及他们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和指导以及需要哪些方面的指导

4.学生参与和反馈:通过问卷和访谈形式调查学生对劳动教学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随堂听课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看法和建议。

5.教学资源和设施:走进各学校,了解当前劳动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和设施是否充足和适宜,如实验室、劳动基地、设备、教材、劳动材料

通过了解这些方面的现状,我们摸清了当前劳动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促进劳动教学的改进和发展。

二、明确教研目标,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

组织小学劳动教研活动,明确教研目标至关重要。教研目标是指导教研活动方向和内容的关键因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帮助他们在教研活动中有所侧重并取得实际成果。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确定了小学劳动的教研目标:

1.提升教师劳动教育教学能力:教研目标可以包括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加强其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劳动实践。

2.优化劳动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教研目标可以关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提高学生劳动素养和实践能力:教研目标应着重于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促进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教研目标可以包括对学校劳动教育资源的评估和利用,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劳动实践机会。

5.评估与改进劳动教育教学效果:教研目标还应关注教学效果的评估,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寻求改进方案,以提高劳动教育的整体效果。

在明确教研目标后,我们还制定具体的教研计划,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研讨内容等,确保教研活动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

三、采用多样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

为了使教师更好地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技能,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需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教研活动:

1. 专题讲座:石油分局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专题讲座。例如,202419日,笔者以《在学生心中播下“劳动”的种子》为题开展专题讲座,带领石油分局小学劳动教师代表共同学习《劳动》课标理念,提出改进劳动课堂教学的建议。此外,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参加线上的培训,聆听专家对劳动《课标》的解读,提升理论素养。

2.优秀课例观摩我们多次组织教师通过网络平台观摩省级、市级劳动优质课。同时打磨了县域劳动优质课,例如在2024年的教研活动中,展示了《会结绳,慧生活》和《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两节优秀课例,组织教师评课交流,帮助教师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同时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和教学方法。

3.教学经验分享:教研活动中,我们多次组织学校教师代表进行优秀经验的分享。例如,供应学校的李老师以《“育”见劳动之美,点亮成长底色》分享了学校利用劳动基地开展农耕文化建设的优秀经验,对其他学校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4.教学案例讨论: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鼓励教师分享自己在劳动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和遇到的挑战,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促进教师间的知识共享和经验交流。例如,2023年五一劳动节前夕,组织部分劳动教师探讨假期劳动实践作业的设计方案,通过不断研讨,老师们设计出了多份各具特色的作业方案。

5.劳动教学比赛:我们多次举办教学设计或优质课比赛,鼓励教师发挥创造力,设计出新颖、有趣的劳动教学活动。例如,2023年上学期,开展了小学劳动优质课比赛;2023年下学期,开展了小学劳动教学设计案例的比赛。这些比赛激发教师的参与热情,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6.劳动技能培训我们邀请了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劳动技能培训。组织教师参与实际的劳动操作,如请专业师傅教授教师种植方法、手工艺等,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劳动教育的最佳实践方法。

7.劳动课题研究:我们鼓励教师申报劳动学科的课题,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提升。2022-2023年,石油分局共有5项劳动学科市级课题立项,1项劳动学科的分局级课题立项。各位课题负责人引领着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钻研、实践和反思,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提升了石油分局的劳动教研水平。

8.校际联合教研不同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拥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我们多次组织学校相互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材料以及成功案例,从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磨课研课的过程中,我们打破了学校的界限,指导老师在合作中共同探讨劳动教育的有效方法,分享彼此的教学心得,从而推动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完善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研活动,营造了积浓厚的小学劳动教研氛围,有效提升小学劳动教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推动了石油分局劳动教育的深入展。

四、开展小学劳动教研活动应注重效果评估

注重效果评估是开展小学劳动教研活动的必要环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优化活动设计以及增强学校影响力。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劳动教研活动的效果评估,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小学劳动教研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估:

1.活动组织与管理

对劳动教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活动计划的制定、流程安排、时间节点的控制以及参与人员的协调等。评估活动的组织是否严密、有序,是否能够确保教研活动的顺利进行。

2.教师参与度

分析教师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参与准备、积极参与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等方面。评估教师是否全身心投入,是否通过活动获得了成长和提升。

3.学生实践成果

对学生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劳动技能的提升、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作品的质量和创新性等方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得到了有效锻炼和提高。

4..创新与改进点

总结活动中的创新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教学方法、活动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5.活动反馈与建议

收集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对活动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根据反馈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为未来的劳动教研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要重视活动的延续性和长效性,确保劳动教育在小学教育中的持续推进和深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王定功,姚雨晨.中小学劳动课程的历史溯源、教育价值及实施建议——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视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2(05):61-65.

[3]胡娇.劳动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思路与优化路径研究[J].惠州学院,2022,42(01):1-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