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应用于外研版高中英语语篇结构分析的探讨
摘要
关键词
思维导图;高中英语;语篇教学
正文
课题名称:东兰县2023-2024学年度学科课堂教学微型课题, 《思维导图应用于外研版高中英语语篇结构分析的探讨》
课题编号:DLKT202309
1思维导图的制作步骤
思维导图的制作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主题。在制作思维导图前,教师需要首先确定所要研究的内容,例如语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等。同时,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了解和分析,以确保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能够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3]。第二,收集资料。教师在制作思维导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所研究内容的背景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例如:在学习高中英语课文“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时,教师可以从教材中找出与文章主题相关的资料,例如文章主题为“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关注”。第三,确定主干。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和教材内容等确定主干内容,并将其归纳成几个主要的方面。第四,绘制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呈现的工具,因此在制作思维导图时需要使用线条、图画以及颜色等方式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完成对思维导图制作步骤的分析之后,教师可以对所制作出来的思维导图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教师可以先确定所要研究的主题,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主干内容以及主干分支等。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思维导图的需求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
2借助思维导图做好课堂的导入工作
在课堂中,课堂导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让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工作,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快融入课堂。特别是当学生遇到新的知识点时,不进行充分预习,会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非常陌生,从而很难培养学生对英语篇章的兴趣,这便会导致教师的某些教学活动很难有效展开,其教学效果也不理想,会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严重影响。而思维导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教师通过思维导图针对词汇、词组、句型、时态四个部分进行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所学文章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教师也可以提前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将微课视频和思维导图相结合,展开预习,对微课中所提及的重难点进行把握,进而实现有效引入课堂。例如:在学习高中英语课文“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分发事先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这些视频中的内容主要包含了本单元的语篇、词汇和重点句型。通过阅读前的准备,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理解这篇文章。通过录像引导,提取文中关键的句式、词组以及生僻字。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建立简易的思维导图,对课文进行整体分析,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课文的主题。要让学生对这一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投入课堂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的思维导图得到充实,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利用思维导图理解课文内容
3.1明确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
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逻辑清楚的思路,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英语阅读,要有正确的分析方式。在此基础上,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运用思维导图的逻辑和网络化特点,提取文本的结构,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以“Environmental Protection”为例,教师先列出一个思路导图,即本文主体部分按“现象呈现—案例证据—原因分析—危害分析—对策”展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文章中提取一些重要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针对这种特征,教师应建立一种以“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为导向的“人际传播”。这样,学生就可以更有效掌握英语篇章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一节课所讲的东西。
3.2展开讨论,分析文章细节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文章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具体细节,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各个部分进行梳理,如:文章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全球气候剧烈变化,地球变得越来越暖;第二部分通过描述2013年北极熊饿死的案例,佐证了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第三部分则是通过详细介绍两种温室效应,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第四部分则是正面回应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最后一部分则是号召全世界人们重视全球变暖,采取适当措施降低碳排放,减少温室效应,起到了点亮主题的效果。通过这样的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3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首先,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工具,它允许学生将复杂的信息以有条理的方式展示出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和梳理教材中的关键概念、主题和信息。这有助于学生将散乱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例如:在学习一篇英语文章时,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记录文章的主题、关键观点、重要事实和支持论据,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其次,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快速地浏览和复习教材,而不必翻阅大量的笔记或课本。思维导图的视觉性质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互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此外,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和填补他们的知识空白,因为他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知识体系中的缺失部分,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补充。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你对全球气候变化有什么看法?2.你能想出什么措施来减少温室效应?通过设置问题和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教材知识点,帮助学生将文本内容转化为知识体系。
结语
总之,在高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应该意识到学生在学习英语语篇时的难点,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图对英语语篇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在正式开课前,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节课要讲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篇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灵活的提问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已学到的相关知识串联起来的能力,以便帮助学生发掘其中蕴含的文化意蕴,搭建英语知识架构。另外,教师还应注意拓展阅读内容,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 [1]树騂.高中英语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3,(05):79-83.DOI:10.16194/j.
· [2]应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华夏教师,2023,(14):71-73.DOI:10.16704/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