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四新”战略下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湖湘工匠人才培养师资保障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何舒燕

长沙南方职业学院 410011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三高四新”战略下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湖湘工匠人才培养师资保障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分析了当前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现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产教融合机制、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校企合作等师资保障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可以有效提升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湖湘工匠人才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


关键词

三高四新;高职教育;建筑室内设计;湖湘工匠;师资保障

正文


引言:三高四新战略是湖南省委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对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是高职教育的重点专业之一,如何在三高四新战略下加强该专业湖湘工匠人才培养,特别是师资保障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三高四新战略概述

三高四新战略是湖南省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三高即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四新即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彰显新担当,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湖南新篇章[1]。这一战略聚焦湖南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高职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三高四新战略,加快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战略实施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二、三高四新战略下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湖湘工匠人才培养师资保障重要性

1.师资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

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第一资源,是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要培养适应三高四新战略需求的高素质湖湘工匠人才,必须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2]。没有高水平师资,就难以开展高质量教学,更难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2.高水平师资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根本在于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高水平师资能够紧跟行业发展前沿,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发高质量课程资源,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反之,师资水平不高,就难以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也难以保证。因此,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3.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对师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是一门融合建筑学、美学、艺术、工程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同时,还要熟悉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市场需求变化,紧跟专业发展前沿。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方能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只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才能开展高质量教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而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3]。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由之路。

三、三高四新战略下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湖湘工匠人才培养师资现状问题

1.师资数量不足,生师比过高

当前,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资数量普遍不足,生师比过高,师资规模难以满足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一方面,随着高职扩招政策实施,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师资增长速度跟不上学生规模增长速度,生师比逐年攀升。另一方面,受编制限制等因素影响,高职院校师资引进难度加大,现有教师数量难以满足教学需要。师资数量不足,教师工作量过大,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师资结构不尽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

目前,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师资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年龄结构老化、学历结构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等问题。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青黄不接现象,中青年教师数量偏少,难以形成合理梯队。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学历层次总体偏低,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不高[4]。同时,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偏低。特别是双师型教师比例明显偏低,实践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3.教师实践能力欠缺,企业经历缺乏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较高,但目前不少专业教师存在实践能力欠缺、企业经历缺乏等问题。一方面,专业教师主要来自高校毕业生,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实践经验不足。另一方面,教师日常教学任务重,缺乏深入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理论与实践脱节。实践能力欠缺,不仅影响了教学效果,也难以指导学生实习实训,不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师实践能力亟待加强。

四、三高四新战略下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湖湘工匠人才培养师资保障策略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育人意识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也是教书育人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首位,将其贯穿于教师管理的全过程。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晋升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建立师德师风监督机制,畅通学生、家长、社会参与监督的渠道,及时发现和查处违反师德行为[5]。加大优秀教师典型宣传力度,树立师德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意识,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要合理确定专兼职教师比例,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科学制定专兼职教师配备标准,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教师招聘政策,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不断优化师资学历、职称结构。着力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引导优秀教师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通过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支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师比例高的师资队伍,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3. 建立产教融合机制,促进教师企业实践锻炼

产教融合是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项目研发、承担横向课题,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应用研究水平。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保障,将教师参与企业实践作为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给予相应的工作量认定和经济补贴。创新教师企业实践形式,推行驻企教师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方式,为教师和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建立教师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教师实践能力考核,评价结果与绩效分配、职务晋升挂钩。通过产教融合,打通教师和行业企业之间的壁垒,促进教师深入一线锻炼,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4.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发展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采取国内外访学、高层次培训、企业实践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优化教师培养培训内容,突出师德教育、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教师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专题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师培训参与度和主动性[6]。健全教师培训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参训情况和培训效果作为绩效考核、职称评聘的重要依据。通过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营造浓厚的教师专业发展氛围,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更新知识,不断提升育人本领,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5. 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是调动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创新活力的重要保障。完善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以教学质量和育人绩效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突出教学工作业绩在考核中的比重。优化教师职称评聘条件,将教学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学改革与研究、指导学生实践和创新等纳入职称评聘指标,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建立科学的工资增长机制,确保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鼓励教师通过横向课题研究、社会培训等服务社会,增加收入。加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优秀教师的表彰奖励力度,在职称晋升、进修深造、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通过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积极性,激励教师甘当人梯、奋发有为,为人才培养作出更大贡献。

6. 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依托校企合作平台,从行业企业引进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弥补师资数量不足和实践教学能力欠缺的短板。联合行业企业共建高层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指导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经费,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其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科研平台和发展空间。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选拔优秀青年教师攻读国内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加强与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建设高水平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优化师资队伍学历结构、职称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7.推进教师教学创新,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

教学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所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创新提供支撑。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开展信息化教学方法培训,引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四要完善教学创新激励机制,设立教学创新专项基金,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定期开展教学创新成果评选,对获奖教师给予表彰奖励。通过推进教师教学创新,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结束语:

三高四新战略为湖南高职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作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专业,必须加强湖湘工匠人才培养。而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只有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才能为三高四新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保障。

参考文献:

[1]秦伶俐,张蓉蓉,纪婕,. “现场工程师”视域下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4, 40 (02): 72-75.

[2]张琪妍,杨岩,王琦. 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林区教学, 2023, (12): 61-64.

[3]刘佳亮. 高职院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探究 [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3, (12): 66-69.

[4]王秋红.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J]. 纺织报告, 2023, 42 (08): 120-122.

[5]王花蕾.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建筑室内设计专业CML模式教学改革实践 [J].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 3 (11): 153-155.

[6]李淑,孙卉林. 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实施1+X证书制度的思考与探索 [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5 (02): 26-29.

 

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课题题目“三高四新”战略下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湖湘工匠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这是课题的编号:22C14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