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之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刍议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李国艳

朔州市第四中学校036000

摘要

生物知识存在较强的逻辑性,且具有一定的抽象化特征,需学生凭借自身理性联想思维思考并理解生物知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需尽可能提升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生物课堂仍存在部分缺陷,教师需结合实际情况,创新教学办法,更新教育理念,从不同方面增强教学实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活动中,使学生通过课堂体验深入理解课程知识,继而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关键词

“双减”、初中生物、教学

正文


前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在国家提出了教育“双减”的政策之后,直接导致了初中的生物学教材和作业方面的改革。首先在教学中加以改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在教室教学中的自主作用,以此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效率,进而减少学生的生物学业压力。同时还要改善作业的品质,通过力求精而准的作业,降低教师的工作量,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进而使得作业和教学均能优质、高效的完成。

一、初中生课堂教学现状

(一)繁重的学业负担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物学科的知识,只是通过简单的背诵和记忆,不利于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影响学生生物学科学习思维的形成。生物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师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知识。在应试教育理念的长期影响下,许多家长并不会联系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兴趣爱好,而执着于学生各种能力和特长的提高。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需要参加各种类型的课外辅导和兴趣培养课程,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负担较大[1]。家长认为生物属于“副科”,家长对于生物学科并不够重视,许多家长认为生物知识的学习仅仅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分数。通过生物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被教师和家长所忽略,错误地认为学生获得较高的考试成绩就行了,错误的教育理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教师也被应试教育框架所束缚,为了让学生获得更高的分数,而选择让学生机械地记忆和背诵生物知识,使得生物学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难实现所预设的教学目标。

(二)单一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式

在初中阶段的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会选择较为固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在生物学科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习惯了以往的陈旧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的方法结合课本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机械的讲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较为被动地学习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并根据教师的教学思路引导参与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很容易使得学生的思维被固化,被教学内容所束缚,增强学生的学习负担。许多教师也并不会结合本单元所学习的生物知识进行知识内容拓展。因此加速教学进度,让学生快速的学习考试必考内容,而忽略了对知识内容的拓展。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式,很难提高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单一化的教学形式,使得学生很难理解所学的生物知识。因此学生只能通过大量的课外练习或参加校外培训,增加学习负担,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渐丧失生物学习兴趣。

二、“双减”之下的初中生物教学途径分析

(一)培养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在给学生进行初中生物的教学过程当中,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可以自主独立的展开相应的学习。根据教育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当下的一些生活化的教育资源,给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培养学生在生活方面的认知。使他们能够正确地把生物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充分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当中的某些知识点与生活是比较接近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能使学生充分提高对于初中生物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独立地查找相关的资料,培养正确的生物综合素养[2]

例如,在学习“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家里自制一些泡菜,酸奶或者是果酒。让学生在学校内把这些知识性充分的学习之后,在家里寻找到相应的材料进行制作,让他们在成功之后,把相应的作品带到学校里进行品尝,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他们提高积极性,去自主独立地进行相关的生物实验,对微生物知识也能够进行充分的理解。教师在让学生进行食品制作,让他们能够把食品当中发生作用的微生物进行标注,并且把微生物的一些习性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当中,对生物知识也能够进行充分的复习和巩固。

(二)基于政策,构建趣味课堂

“双减”政策主要是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的补课负担,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把生物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和学习,提高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自主性。所以教师要能够利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活动当中。构建趣味课堂就能很好地达到“双减”政策的目的,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互动,把一些知识进行充分的学习,也能够进行及时的运用。趣味课堂能够很好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探索欲,也能提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之间进行共同的探讨和交流,合作的完成一件事,能够迅速地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的团结合作[3]

例如,在讲解“动物的社群行为”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观察蜜蜂生活的任务,让他们可以在本地学校附近的一些养蜂人身边进行经验的汲取,让他们去询问工蜂,蜂王等一系列的知识。让学生在3到4月份的开花季节去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充分地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也可以让他们在生活当中去了解这些知识与自己生活当中的联系。在让学生去观察生活时,要能够给他们进行相应的分组,给每一个组下发一张表格,让他们能在表格上填写相应的知识点和自己所了解到的东西。在上课时,让不同小组之间去交流自己在养蜂人身边学习到的一些知识,教师也要加入讨论,与学生共同探究。基于“双减”政策进行教学,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相关的讨论和学习,可以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课堂氛围。

(三)充分利用课后服务,让学生走进神奇的生物世界

生物课后服务理念就是“以兴趣激发孩子的想象力,用实践培养孩子的探索力”,在这次“双减”学习中,生物社团可以依托课后服务的指导,充分利用社团活动室的资源,设计一系列有趣的生物活动来服务于学生。一是结合生物学科内容或者科学热点问题定期举办辩论赛活动,对诸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你支持克隆人研究吗?”等,就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增强学生对科学热点话题的关注。二是借助生物社团种植园,让学生在课外时间体验黄瓜、西红柿和茄子等的种植,观察蔬菜长势并进行研究性记录。学生在参与劳作过程中,也将明白水资源的节约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又能培养学生的社会生态意识[4]。三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植物或动物,可以开展讲解员比赛,让孩子选取自己喜欢的生物,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像一名讲解员一样去介绍这个生物,尽可能去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除此以外,像叶脉书签制作、种子拼图等活动都是可以开展的。

在每一次活动开展前,教师都要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对活动的预判和充分准备,争取让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让孩子们可以接触到教材之外的生物学知识,能够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对生活常识更加关注和熟知。

(四)采用分层教学来提升课堂效率

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受多方面条件影响的,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学习好,能力强的学生,教师要加快学习进度,讲授更深层次的知识;而对于学习能力稍差,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合理地带领学生查漏补缺,对基础知识加以巩固,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要在把握学习进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授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使每个学生都能及时掌握课堂进度,从而实现有效地分层。不能一味求快,进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例如在每次的单元测试后,要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来把学生分为良好掌握的部分,还需要巩固基础的部分。这样既能避免重复学习的情况,又能兼顾还存在学习问题的学生,提升课堂的效率[5]

(五)优化课后作业结构

“双减”政策的推行下,要想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教师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设计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此时教师就要摒弃“题海战术”,选择最有效最重点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生物知识的巩固练习,拓展迁移[6]。同时,教师也要注重对作业的科学评价,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布形成性评价而不是最终评价。要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并在生活中完成生物实践。这样才能在政策改革之下,保持生物学习热情,提升生物学习质量。

(六)制定个性化考核标准

在教学和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充分照顾到各个层级的学生。在课后作业反馈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评价。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层次,发现学生的进步,及时评价反馈。例如,有的学生基础差,学习吃力,就不能拿一般性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于层级比较高,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小组,教师要布置相应的难度较大的作业,而对于基础差,学习能力不强的小组成员,考试就要及时鼓励和认同,让他们也能获得认同感,从而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只有进行个性化的考核,学生才能切实地感受到课堂的有效性,从此爱上生物课堂[7]

结语:

综上可知,“双减”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教师必须积极适应“双减”政策的实施,并探索课堂教学中减负增效的实践路径。教师需要以全面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为基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准确把握“双减”政策的意义和要点,并在实践中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进而带给学生良好学习体验,实现减负增效。

参考文献:

[1] 刘杭.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J]. 文理导航 2022(35):3.

[2] 彭淑珍.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改革路径研究[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2, 6(12):3.

[3] 胡莹 高品. “双减”视域下初中生物教学实践创新与思考[J]. 中学生物学 2022, 38(6):3.

[4] 刘小红.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学减负提质的策略[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2(3):3.

[5] 赖国华.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路径探索[J]. 教师 2022(22):3.

[6] 兰彩云. “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路径探索[J]. 世纪之星—初中版 2022(7):3.

[7] 李珍连.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策略研究[J].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2(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