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出最大同心圆,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少数民族;同心圆;统一战线;管理服务;高等院校
正文
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2DJZD02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入校的数量不断增加,机遇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族学生的交往和交流,但同时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中,如何画出最大同心圆
(1)加强思想引领
一是要围绕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思想作为中心指导思想,以党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强化理论武装。对少数民族同学进行党章党规的宣传学习,使他们对国情党情社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二是加强文化熏陶,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举办民族文化艺术节和红色走读等活动,全面借助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特殊优势,我们要看到,从历史上看,少数民族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员,要主动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自己的民族利益和国家总体利益结合在一起,确保画出最大的同心圆。
(二)强化人才培养
一是树立良好学风,采取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强化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并有针对性的创建帮扶小组,结成对子,一对一提供帮扶,本着“按需供给、真帮实助、帮导结合、助力成长”的原则,通过开展多种不同形式的助学活动,在结合这一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促进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可以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确切的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弥补不足,提升他们的整体学业水平。二是加强“抓骨干”,突出“抓骨干”,强化骨干培养。在高校党校、团校等领域,培养和选拔那些“是非立场特别清楚,对民族团结行动有着强烈坚定意志,对各族学生有着强烈真诚热情的情感”的少数民族学生,使其快速成长为学校的骨干成员,切实加强骨干队伍的建设。与此同时,还要十分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培养,培养具有坚定立场、有理想、有能力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骨干力量,把他们吸纳进党组织,用目标筛选的方式,为各民族的学生树立榜样和目标。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的改进和发展
一是加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推动各民族可持续发展。教育管理真正的实质是借助内在思想进行人的管理,并通过外部制度对人进行有效约束。这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民族意识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结合高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相关安排,通过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辅导员、学生干部一对一谈心谈话、专题培训班等形势,加强对他们的党的民族政策教育,使其认清自己的立场,增强中国共产党对其的领导,坚定他们的共产主义信念。
二是适当给予少数民族学生优惠政策。在充分认识少数民族“特殊性”的基础上,学校不仅要关心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学习、尊重其民族习惯,还要在在学生评优评奖、推荐入团、评选优秀学生干部等方面单列指标、计划, 或者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推荐的政策,让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可以更加轻松愉快的融入到整个大家庭大集体中,感受到同学、老师、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关心,克服“小我”思想,提升自我格局。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党员和骨干力量,使他们的力量综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党员的示范引导作用, 尤其是要赋予党员同学班干的权利,使他们在班级日常事务管理中发挥良好的带头和榜样作用。
在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任务中,画出最大同心圆,把最重要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起来,是最为核心的任务。要做好这方面的管理工作,相关管理负责人必须具备全局性的战略眼光,要深刻理解并严格按照党中央在这方面提出的管理要求,坚持贯彻“以生为本,育人成才”的教育理念,确保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管理者的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能够为国家培养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郭宇琪,雷虹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以成都中医药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5(03):222-223+250.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共产党员,2017(21):4-25.
作者简介:
沙易卉,女,回族,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副教授,在高校工作近20年,一直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分管学校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工作,连任市党代表、人大代表,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
方向东,男,汉族,中共党员,在高校从事组织、统战等工作,有丰富的基层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机关管理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