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初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颜峰

山东省郯城县第六实验小学

摘要

项目化学习作为现下全球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已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基于教材的项目化学习要为学生创造更加真实的情境,设定更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的同时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真实发展。本文就小学学科项目化学习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探究

正文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学生也能够在项目化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所以,教师要重视提高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的有效性,让同学们能够从中积累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还能够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充分交流的机会。

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主要是指在学科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课文中的某个观点进行探究,一般都需要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所以,教师在组织同学们进行语文项目化学习时,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这样他们在合作学习时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同时,教师也要多对学生进行指导,传授他们一些学习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展项目化学习。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同学们善于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完善自身的不足。

  一、引导学生明确项目学习主题和研究方向

  教师在指导同学们开展项目化学习时,首先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主题和研究方向,这样他们才能够有目的性地开展学习,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在让学生选择学习主题时可以让他们从课文中选取,也可以自己根据课文内容拟定一个观点但要是切实可行的,不能空谈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这样他们在后期查找资料时会更加方便。第二,学生选择的主题的范围不能太广,要具体化,精细化,这样更能凸显研究价值,教师可以指导同学们根据一个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立意,还可以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进行立意。第三,在研究方向上,首先要对研究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就是对国内研究现状,最后就是要有自己的总结。同学们还可以从产生的影响以及作用出发进行研究。

  例如在学习《寒食》这一篇古诗词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诗词内容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寒食节简要地了解,然后教师再指导他们以寒食节为研究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主要研究寒食节的来源、形成时间和发展历史、节日习俗,学生在查找资料时就可以针对这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搜集,最后再将资料整合在一起,做成一份学习报告。

  二、拓宽学生查找资料的渠道

  在开展学科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多个查找资料的渠道,帮助他们节约时间,同时也要指导他们合理分配小组成员任务,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首先要教会同学们一些检索文献资料的简单操作,提高他们的效率,然后再向他们简要介绍不同网站的特点以及功能,帮助他们明确查找的目标和方向,最后还要引导他们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文献资料,摒弃针对性不强的文献资料。第二,教师要教导学生善于利用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因为学校图书馆收藏的书籍文献种类很多,涉及面也很广,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对自己有帮助的文献资料。第三,在学生查找资料前,教师可以指导小组内部进行分工,提高合作学习效率,一部分人负责从各大网站查找资料,另一部分人负责去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剩余的人则负责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第四,教师还应该要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语文课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引导他们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从教材中查找有用的信息。

例如在学习《藏戏》这一篇课文时,课文主要对西藏地区的一个典型的文化习俗藏戏进行了介绍,教师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就可以让同学们以家乡的风俗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让他们小组内部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目标,然后再指导他们多渠道查找资料,主要查找与自己家乡风俗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它的来源、含义以及特点。

 、注重生成课程

 语文项目化学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最大的优点在于将实践活动与素养培养融合。在语文项目化学习中社会和自然所蕴含的丰富资源成为优秀的课程资源,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各种言语实践活动中开展探究性交流,促进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学习中不断提升。

例如,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尽可能地开展自主探究,教师要解放思想,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同时,我们要为学生的发展搭建有利的平台。如,在阅读教学中进行项目化学习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创立一个“阅读交流园地”,让学生在这一平台上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图书阅读体会,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教师在每天的教学汇总环节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阅读内容中的某一个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对书本进行深入的品鉴。最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演讲、表演、朗诵、手抄报等形式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加深对图书的理解,同时培养多方面的核心素养,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供自然生成的契机。

、创设情境导入教学,提出驱动学习的问题

语文项目化学习中,强调让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自主学习、在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技能和能力。因此,这一过程需要一个可以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性问题进行学习,实现项目化学习的目标。在驱动学习问题提出的过程中要善于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教学,提出学习问题,使学生乐于研究,愿意主动进行探索。例如教学《手指》的单元学习中,我设计了《话说我们的手》这一项目式学习活动。

 首先设计活动一:激发兴趣,了解主题。

 1.采用头脑风暴法:听到“手”这个词,你首先想到了什么?相机板书(分别从特点、用途、意义等方面分类写)。

 2.问题的导入:人人都有一双手,我们的手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那么,对于我们的双手,同学们又了解多少呢?驱动性问题:每个人都有一双灵巧的手,你了解自己的手吗?

 3.浏览第四单元课文,了解《手指》这一单元课文内在的联系,唤起学生课内外了解手的愿望。

然后设计活动二:讨论交流,明确任务。

当我们走进“手的世界”后,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学习成果和大家交流分享呢?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学习目的,最终我们可以形成《话说我们的手》的专题片,供大家学习交流。

如此通过开设此环节的项目活动,通过问题的导入让孩子们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自然产生活动的需要,对整个课程的学习也有了总体的认识。

  、重视对学生项目化学习的指导和评价

  在小学学科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应该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帮助同学们顺利地开展项目化学习,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但也要有分寸不能过度干预。主要是对他们进行适当引导和提示,给他们以启发,同时也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解答,并帮助他们完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第二,教师还要重视对同学们项目化学习的评价,在学生完成项目化学习后,教师首先要对他们给予肯定,表扬他们努力学习,迎难而上的精神。其次就是要对他们此次合作学习进行总结。最后就是指出他们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帮助他们积累经验。这样在下次项目化学习时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总而言之,在小学学科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其次就是要帮助他们明确研究主题和方向,还有就是为他们提供查找资料的渠道,最后就是注重对他们项目化学习进行评价,既要指出他们的不足,也要指出他们的优点,让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促进项目化学习的顺利开展,学生也能够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孙技才. 多媒体环境下小学学科教学策略[J]. 文学教育(下),201705):53.

  [2]张丽娟.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学科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

[3]杨琳.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学科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16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