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摭谈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翻转课堂;信息技术;成效
正文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实践,即教师舍弃知识灌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中理解知识。翻转课堂教学在很多国家得到实践应用,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施翻转课堂教学,为学生开拓新的学习途径,促进个性发展,还能推动课堂的高效进行。
一、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设备不足
在当前的教育发展中,由于城乡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很多学校的设施有待改善,尤其是在信息技术设备的配备上。另外,学校相对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方面投入较少,有的学校缺乏独立的电子教室,甚至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很少利用电子设备,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电子设备的缺失,导致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缺乏活力,不利于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实施有很大的缺陷。
2、教师水平有限
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些教师信息素质偏低,不少学校缺少专业的教师,还有一些教师由于年代水平的限制,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接触过少,对于信息技术课教学缺乏经验,甚至很难接受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式,加大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实施难度。
3、 教学模式僵化
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专业水平不高,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不深,依旧是以讲解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老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展现学生在课堂的作用,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进而拖慢课程进度。另外,信息技术日益更新,老化的教学模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知识的需求,甚至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对于提升课堂效果有很大难度。
二、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巧用翻转课堂策略
1、 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信息技术教学的辅助性作用逐渐凸显,而现在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教育部门和相关的教育机构要加大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扶助政策,加大对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调整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其次地方学校可以向当地的政府申请教育扶助,全面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电子设备的配备,改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为翻转课堂的实践提供硬件设施。
2、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教学前提,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有着严格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非常紧要。随着翻转课堂理念的提出和实践,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的应用有利于带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作用,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接受新理论、新教学方式的培训,在课堂实践中得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经验,反思自我,完善自身专业品格,为翻转课堂在教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的实施创造可行性。
3、 优化信息技术教学
随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提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翻转课堂模式的提出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教师在课堂应用翻转课堂模式提供了大量经验。教师在课堂发挥着引导的作用,不再是单纯地为学生传授知识,更偏重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意识,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现在的小学生对电子设备相对熟悉,对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反转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主动分享知识,增加课堂互动,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信息技术《走进多媒体》一课中,学生肯定对多媒体有了一点的了解,教师不要急于给学生讲解教材知识,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个简短的动画视频或者一首歌,然后引导学生自行学习教材内容,讨论多媒体的概念、结构、组合方式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然后教师补充,逐渐深入到多媒体的操作,让同学学习幻灯片的制作流程,尝试操作,并及时向老师反馈问题,教师给予引导帮助,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另外,信息技术也可以为其他课程充当辅助工具,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使用多媒体向学生直观的展现知识点,提升学习兴趣。
4、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后,便很少对信息技术的知识进行了解学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升学生的自主意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逐渐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训练,在课下也能合理利用时间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学习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改善自身学习习惯。
5、教师充分备课,以学定教。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环节变化较大。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提前充分备课,而且备课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熟悉掌握教材内容,还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对小学生的预设,制作教学视频编制测试题。特别是讲解计算机操作步骤和技巧的视频需要规范化,最后根据学生对测试题的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特殊讲解,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因此,完美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精心预设,学生在课前可以学习到部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而他们在有目的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技能与知识短板能够有效暴露,教师的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6、利用教学视频,学生先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导学资料,然后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从旁辅导学生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导学资料的运用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预习环节一般只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环节则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明确、更高的要求,学生在阅读导学资料之后,应该完成配套的测试题,并且对于不解的地方提出质疑。以问题为引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者尝试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计算机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困难能够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进而产生打开教学视频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动力,然后根据视频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
7、自主选择学习,提升成效。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于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可以把大量的学习资料上传到服务器上,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操作,以此提升学习效率,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优等生来说,可能无需教学视频的帮助就能轻松掌握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中等生则可能需要看完教学视频,在视频的引导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对待优生来说,即使有教学视频辅助,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也难以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与同学应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前提,突出先学后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到主体作用。
8、教师精准引导,科学评价。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的精准引导和科学评价十分重要。学生通过课堂预习,对于一些疑难点容易陷入思维瓶颈,难以继续深入,其原因在于一些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难以对部分信息技术知识点充分理解与掌握,而这些问题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包括其引导能力、互动能力和启发能力等。教师应该精准地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同时,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科学评价也十分重要,应该让学生们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应该客观地评价,以网络为载体的交流模式可以让学生大胆发表建议和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弥补不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是对教学模式的一个革新,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还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连防.小学信息技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8(03):134-135.
[2]何清华.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9):239-240.
[3]李超.解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07):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