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评一体化"优化策略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教-学-评一体化;优化策略
正文
引言
学习英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门世界通用语言,提高他们的国际交流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跨文化素养,拓宽他们的视野。因此,英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英语语用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这意味着,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就需要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 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普遍较低,这一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这与我国英语教育体制、教学方法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学生和评价三者紧密相连、相互促进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源于教育学家对教学过程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旨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学生和评价相互孤立的现象,促进教学的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辅导员。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符。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助手,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自身的语言知识、技能、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发展。
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下,评价具有实时性、多元性和发展性。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为教学提供反馈。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还关注学生的情感、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评价手段多样,包括课堂观察、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强调教学与评价的互动反馈。教师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根据评价反馈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互动反馈机制有助于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在此理念指导下,教师、学生和评价形成有机整体,有助于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 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需求,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同时,教师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二、优化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立足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在进行小学生英语教学时,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和把握国家课程标准,以及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这样,教师才能明确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深入研究国家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的整体要求和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阶段性目标。这有助于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内容有序、连贯地进行。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小学生英语学习的特点,如学习兴趣、认知能力、语言基础等,以便调整教学策略,使之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例如,在词汇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动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分层教学目标,提供差异化教学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 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丰富资源。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水果名称时,教师可携带各种水果进入课堂,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感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在生活情境中自然地学习和运用英语。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包括文化意识的培养。教师可结合西方和我国的文化习俗,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教学活动。如在圣诞节、春节等特定节日,教师可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了解文化的同时,学习和运用英语。 游戏具有趣味性、竞争性和互动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猜谜语、角色扮演、接力比赛等,将英语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故事具有生动形象、富有教育意义等特点,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可选择寓意深刻的故事,引导学生通过英语讲述故事,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将故事中的情景转化为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形式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多媒体手段具有形象、生动、立体等特点,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真实的场景、图片、动画等,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中学习英语。此外,多媒体手段还能让学生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难易适度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情境中学习和提高。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语言技能
在语言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和丰富的语言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技能,增强语言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录音、录像、图片等,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语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训练,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巩固和提高语言技能。此外,网络资源的充分利用,如在线词典、语言学习网站和社交平台等,可以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进行语言交流,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提高语言技能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和能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例如,对于口语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更多的口语实践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写作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教师可以指导他们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写作水平。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背景。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提高他们在国际交往中的语言沟通能力。
(四)注重课堂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课堂评价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环节。课堂评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课堂评价应注重过程性、形成性评价,这意味着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反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等。这些评价方式可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技能、情感等方面的发展。例如,在课堂观察中,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发音、语调、语法等方面;在学生互评中,学生可以相互评价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流畅性等;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对他们的语言知识、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应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给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在反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给予他们积极的鼓励和指导。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评价结果,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调整学习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在课堂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兴趣,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这样,学生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就感和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至关重要。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是促进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应主动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定期向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习环境等方面的情况。这样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为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同时,教师也可以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家长提供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这包括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等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为家长提供实用的家庭教育建议,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教育活动,如家长会、专题讲座等,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活动,如英语角、亲子活动等,让家长亲身体验学校的教学氛围,增进对英语学习的了解。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是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关键。教师与家长应共同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携手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家校共同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英语水平。
结语:
本文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理念,探讨了提升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情境,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注重课堂评价,加强与家长的沟通。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为培养具有良好英语素养的小学生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洪烨. 从戏剧教学谈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提升[J]. 英语教师, 2022, 22 (24): 187-190.
[2]赖丹妮. 提高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课堂教学策略[J]. 校园英语, 2021, (26): 145-146.
[3]袁雪. 北京市某民办小学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D]. 大理大学, 2021.
[4]钱玲. 基于绘本阅读提升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教学策略[J]. 新课程研究, 2021, (04): 67-68.
[5]李梦婷. 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问题诊断和教学对策研究[D]. 宁波大学, 2020.
[6]杨蓓丽. 依托英语绘本培养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实践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 2020.
[7]王连荣. 提升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有效策略[J]. 小学生(中旬刊), 2019, (08): 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