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模式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韩浪涛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阳郭初级中学 邮编:714014

摘要

在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当地学生提供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然而,由于一些特殊的背景因素,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培训模式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本研究旨在探索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培训模式,以期改善教师队伍的质量和能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培训模式

正文


引言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队伍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包括教育资源匮乏、人才流失、培训机会有限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因此,通过对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希望找到切实可行的培训模式,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培训的重要性

第一,保障教育均衡。农村寄宿制学校通常处于偏远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能够保障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第二,提高教育质量。优秀的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建设和培训,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第三,促进乡村振兴。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能够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留在农村从教,为乡村振兴培养人才,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第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寄宿制学校一般涵盖学生的生活教育,艺术教育等,通过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缺乏优质教师资源

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优质教师资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等方面。由于农村地区相对城市缺乏吸引力,高水平专业教师流动性低、任职意愿较弱,导致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同一些农村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偏远、配套条件不足等原因,吸引力不足,也难以留住优秀教师。结果导致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受教育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二)师资流动性大

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存在师资流动性大的问题,教师来自外地,频繁换岗导致教学连续性不足,进而影响了教学质量。教师的频繁调动导致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的中断和不连贯,同时也增加了学生适应新教师的难度。由于地理位置的偏远和配套条件的相对薄弱,农村地区往往难以留住优秀教师,教师流动也成为常态。这种教师流动性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还给学生的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困扰,带来不利影响。

(三)培训不足

部分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机会,这导致他们没有持续提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途径。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有限,一些教师难以获得优质、系统的培训机会,难以跟上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这种状况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影响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成长发展。缺乏系统的培训机会也增加教师的工作压力,影响其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从而使农村学校教育整体面临挑战。

三、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模式方法

(一)定制培训计划

定制培训计划是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这样的培训计划应该充分考虑农村学校的特点和教师队伍的需求,确保培训内容贴近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校的发展。在教学技能方面,培训计划可以包括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课堂管理技巧,素质教育理念的传授等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互动研讨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教学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专业知识方面,培训计划可以涵盖学科知识更新、教学大纲解读、教材使用等内容,帮助教师及时了解最新的教学要求和知识点,同时指导教师如何将这些知识点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学生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培训内容,因为学生管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学生的成长发展。培训计划可以包括学生心理辅导、行为管理技巧、学生生涯规划等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个性和需求,有效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学生管理工作。

(二)线上线下结合

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是一种结合了远程教育和传统面对面培训的方式,通过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远程培训,同时结合实地教学实践,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提供更全面、高效的专业发展机会。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随时随地观看课程视频、参与在线讨论、完成作业等学习活动,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使得教师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到最新的教育资源和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通过实地教学实践和现场指导,教师能够将在线学习所获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加深理解并提高应用能力。线下培训也有利于促进交流与互动,教师们可以面对面地分享经验、讨论问题,加强师资之间的联系和合作。结合线上线下的培训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补不足,提升培训的效果和深度。通过线上课程,教师可以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趋势;而通过线下培训,教师可以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提升教学水平。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背景下,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方式还可以帮助解决师资流动性大的问题。教师可以在家进行线上学习,减少频繁换岗带来的教学连续性不足的影响,同时在线下培训中加强团队建设,增加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促进稳定发展。

(三)轮训交流

轮训交流活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学校的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与互相学习,加强师资队伍的融合发展,提升整个教育体系的质量。通过轮训交流活动,来自不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师们可以有机会互相了解、学习和借鉴彼此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这种跨校的交流能够打破教师的局限性,引入新的理念和视角,从而促进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们可以在轮训活动中建立联系,形成专业共同体,开展合作研究、教学合作等活动,推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团队化发展,增强整体的师资队伍实力。除此之外,轮训交流也有助于激发教师的学习动力和潜力,并且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们可以在轮训中结识新朋友,分享自己的成功实践和感悟,同时也可以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取启发和建议,激发学习的兴趣,拓展视野,提升个人职业发展。通过轮训交流活动,还能加强学校间的合作与沟通,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局面,促进更广泛的教育资源的流动和共享,为农村寄宿制学校整体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结束语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培训方面,持续探索创新是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定制培训计划、线上线下结合轮训交流等多种方式的结合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改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成长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双双,周兆海.农村寄宿制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及其对策[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05):104-108.

[2]单莹,李婷.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以湖南省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21,34(06):81-83.

[3]鲁志军.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2019,(01):153.

[4]马晓微.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教师职业化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5]杨寅.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D].四川师范大学,201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