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控要点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毛报

南昌市政工程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和社会生产的需要,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新型技术。另外,在我国住宅产业化和节能环保方面,预制装配式建筑是必要的。其在应用上突破了传统的建筑形式,使建筑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该技术有望在未来的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控要点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预制装配式建筑越来越符合现代施工的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将构件加工、运输到施工场地进行装配的新型建筑施工技术,可以极大地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现场的复杂施工,节约施工费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施工方法。

1 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80年代起,国内的建筑行业就开始了对预制装配式建筑研究,其中包括新型板材技术、预制装配式框架等,这些都促进了我国的化建设。然而,在实施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制约,很多关键技术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所以在那个时候,装配式建筑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普及,这也就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停滞不前。在新的发展阶段,部分地区还处于初步的预制施工阶段,在建筑的楼上使用了预制构件,其余的大多数都是现浇混凝土。若为抗震设防区域,则其全部结构构件均采用现浇混凝土的方式。同时,我国目前还缺少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进行科学研究,缺少强大的技术支持,致使只有部分企业对其进行了推广。

2 影响质量的因素分析

2.1 人员方面的因素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人员是否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从而使其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这直接关系到这类建筑的质量。同时,由于装配人员责任意识薄弱,技术水平低,导致构件尺寸偏差,以及检查工作不规范,导致了装配施工质量问题的增加,影响了施工质量。同时,如果相关人员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且对不同的施工工艺技术不熟练,施工中出现的整体尺寸偏差,将会对整体的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2.2 机械方面的因素

实际上,由于受到各种机械因素的影响,装配式建筑在整体上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由于缺乏准确的质量检测手段,某些装配式建筑构件在成型之前,往往难以对其进行科学的振动分析,导致了钢筋防护层的厚度不均匀。在装配过程中出现的空鼓问题对装配工程的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浆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灌浆机的失效,将会对灌浆材料的性能产生影响。此外,在模板施工中,由于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测试方法,导致了模板工程整体质量不能满足要求和控制,导致了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安装中,由于缺乏精确的控制工具,造成了连接缝误差,影响了装配的精度,使施工质量不能得到改善。

2.3 其他方面的影响因素

2.3.1 材料方面的因素

材料的影响,也会导致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质量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配比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灌浆质量及配合比,将会导致工程施工中出现质量问题。装配式建筑在安装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误差,从而对整体的安装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灌浆套管在制作过程中,因密封不严密,使水泥砂浆正式进入套管,而非承压构件本身的强度不足,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3.2 生产工艺方面的因素

在生产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构件时,由于其他原因(如模板的加固不充分使用和板缝之间的连接不紧密),会使构件的安装质量下降,制造时不适当的振动会造成混凝土漏浆、表面光滑方面的问题出现。另外,模具过早拆除、平板缺乏保护等问题也会对装配结构的质量产生影响。

3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各阶段管控要点

3.1 施工图纸深化

施工总承包单位要把工程资料整合在一起,做到条理清楚、思想清楚、交接面清楚。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深化设计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建设和安装工作经验。深化设计要考虑到产品的功能需求和产品结构的需求,并根据不同的业需求,不断地改进和深化设计的内容。深化设计的成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最后才能确定最终的成果和执行。预制件的质量是保证装配式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在进行结构的深加工时,应对预制件的制作、安装、连接方式等进行详细的阐述。例如预制构件的尺寸精度、预制构件质量控制要点、预制构件的脱模剂、涂工艺、接缝填充工艺等。复测面砖过程中要对面砖背面的加工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保证面砖质量和缝隙的要求。此外,混凝土浇注、保温处理、预制件施工及固定、钢筋骨架入模、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等也需要进行深入的设计。

3.2预制构件预制

首先是对预制构件制造的源头进行质量控制。在预制工作开始之前,派遣技术人员与制造厂商充分的沟通,了解预制构件的型号、尺寸、数量。厂商在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制构件的设计参数和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加工。在件成型后,要认真地检查模具的大小,以保证没有任何污物,砂浆和其他杂物。在使用之前,为了防止混凝土的色,应先在模板内表面涂上一层脱模剂。所有的预制件必须具有表面平整滑、没有蜂窝麻面轮廓清晰、线条直顺无翘曲、每个截面的尺寸都要符合规

3.3预制构件运输

预制构件的纵向输送是为了降低预制结构的不必要的损坏以及降低后期的施工难度,在装车前,必须将预制构件置于吊装架上,然后将预制构件与吊装架进行连接固定,以保证预制结构在运输时的安全。对于像预制楼梯这样的异型构件,应该采取平铺方式进行运输,在运输时,要在构件部加一根通长木条,然后用一根绳子将其与运输车辆连接起来。如阳台飘窗和阳台板,可以放在一起,放的块数不能超过2。在运送预制件时,车辆启动应尽量慢,车速要均衡,在转弯时要降低车速,避免构件翻倒。

3.4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

预制构件的联结与结构的优劣、抗震性能密切相关。在采用预制拼装结构的施工工艺中,为了提高预制件的连接精度,通常会采取螺栓联结的方法。在装配预制件时,下部板层需要预留足够的插筋,使其能够渗到预留板的螺栓孔内,再在实际工程中将混凝土砂浆注射到螺栓孔内,并用螺栓紧固将其与其他结构进行连接。为了确保以后的工程顺利进行,确保了剪力墙的刚度和稳定。为了避免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在实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必须对其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3.5 预制叠合板安装施工

在实际工程中,最常见的就是预制合板的装配工艺。在工程实践中应特别注意叠合板的施工。在实际安装时,为了避免在安装时发生差错,必须在300mm的范围内对叠合板进行全面的调整。在进行预埋件安装时,应加强对合板的保护,防止浪费大量的材料,并对项目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为了确保其安全、可靠,在装配过程中,必须使用模数设计。在实际安装中,要在座上放置临时支以保证其稳定和稳固。在吊装施工完毕后,可以拆临时支。在建筑结构的施工中,应按实际情况采用层支。在安装完上层叠合楼板结构后,进行缓凝土的浇筑,2~5天后进行支护,并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全面检测,满足强度指标后方可进行拆除,以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根据目前建筑业的发展趋势,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仅可以缩短工期,而且可以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成本。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先进、综合、适应工程建设要求的新型装配式建筑结构,在建筑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具良.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控要点[J]. 砖瓦世界,2021(8):183.

[2] 刘昆.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控要点[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5):153.

[3] 钟政凌. 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管控要点[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14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