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策略探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延静 王玉

济南护理职业学院250100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当前大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旨在为大专计算机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借鉴和建议,促进大专计算机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大专计算机教育; 教学策略;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师资队伍

正文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大专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培养目标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提高大专计算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大专计算机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大专计算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大专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教学内容不够贴近实际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大专计算机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大专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仍然偏重于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一些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首先在基础理论课程中教学更多地停留在概念和知识的传授缺乏针对性的实践训练。例如在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等课程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将所学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这使得学生缺乏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其次一些专业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脱节。以Web开发课程为例课程内容停留在HTMLCSSJavaScript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现有Web开发框架、前后端分离等新兴技术的学习。这与实际企业中Web开发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学生毕业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此外计算机应用类课程的教学重点往往偏向于软件使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数据库管理课程中过多地停留在SQL语句的教学而忽视了如何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企业实际问题。这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教学方法单一实践环节不足

大专计算机教学中仍普遍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授课为主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课堂上老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开发和问题解决中。一方面现有的实验课仅限于一些基础技能的训练如熟悉软件操作、编写简单程序等难以满足企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缺乏基于项目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到完整的系统开发过程中无法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从而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师资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大专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很多教师缺乏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大部分教师的教学经历集中在学校内部缺乏在企业一线锻炼的机会。这使得他们难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难以指导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其次一些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教学方法相对薄弱。他们往往沿用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难以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能力。再者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不足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大专院校往往更重视教师的学术研究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使得教师难以深入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企业实际需求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大专计算机教学策略探究

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应用

针对大专计算机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知识灌输、与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应根据行业企业的需求重点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编程、系统配置、数据处理等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可以引入项目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数据结构课程中除了讲授基本的数据结构概念还可以结合典型的算法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可以设置网络设备配置、故障排查等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法。其次在专业技术课程教学中应注重与行业发展的紧密结合。例如Web开发课程中可以引入基于前端框架如Vue.jsReact的项目实战让学生了解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掌握基于框架的项目开发流程。又如在数据库管理课程中可以设置基于真实需求的数据库建模及应用开发环节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引入项目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完整的系统开发过程。例如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中型软件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部署培养其系统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增强互动性

针对大专计算机教学中仍以传统说教式为主缺乏互动性和灵活性的问题应采用项目式、问题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参与度。同时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如虚拟仿真、在线实训等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首先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完整的项目开发中培养其系统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个中型软件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到测试部署培养其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又如在数据库管理课程中可以设置基于企业数据应用的项目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需求分析、数据建模、系统开发等全过程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其次可以采用问题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网络故障诊断、性能优化等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症结设计解决方案并验证效果。又如在算法设计课程中可以设计一些工程实践中的算法优化问题让学生主动研究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提出改进方案。这种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实际工程案例。例如在软件工程课程中可以选取知名企业的成功案例分析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过程管理等做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工程中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又如在计算机安全课程中可以引入真实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学生分析事故原因讨论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这种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利用虚拟仿真、在线实训等信息化手段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例如在操作系统课程中可以使用虚拟机软件搭建不同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让学生进行系统配置、进程管理等实践操作。又如在数据库管理课程中可以利用在线实训平台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数据库的建模、查询、备份等操作。这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有助于弥补实验室资源受限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解决大专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相对薄弱的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另一方面要加大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学团队的实践指导能力。首先要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才充实师资队伍。这些人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有长期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能够结合行业前沿技术和企业实际需求设计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与传统的学术型教师相比这些实践型教师更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其次要加大对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以鼓励教师定期到相关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锻炼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和企业实际需求。通过参与企业项目开发、参观生产车间等方式教师可以增强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提高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另一方面可以组织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在项目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可以让教师参与企业委托的技术开发任务或者组织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教学案例和实训项目。通过这种校企协同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还可以了解行业最新技术动态从而设计出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教学内容。

结语

大专计算机教育的改革需要多方配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促进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提高大专计算机教学质量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晓东张艳.基于工程实践的大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43):63-64.

[2]张琳王金梅.基于行业需求的大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风2020(12):136-137.

[3]刘嫣然.大专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21(10):78-8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