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设计的策略探析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杰德

甘肃省金昌市第二小学 甘肃省 金昌市 737100

摘要

体育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能磨炼他们的心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行为特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以此来按照新课标的改革精神,持续创新小学体育课程中的体育游戏环节,使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高。


关键词

新课标;小学体育;游戏设计

正文


引言: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体育课程在目前的基础教育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继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之中,把科学合理的健康概念融入到教学之中,以学生为主体,满足学校的现实需求,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为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势在必行

1.满足小学体育教学发展需求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贯彻,小学体育教师要对自己的体育教学目标进行重构,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对待,在传授和训练中,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利用游戏活动来引起儿童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后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2.满足小学体育学习个性需求

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展不完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无法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在以往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有些体育教师会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全部讲出来,然后用演示的方式让学生反复地模仿、练习,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激发,学生的情绪被教师忽略,成为课堂上的提线木偶,而游戏恰恰符合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征,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激发出来。

3.拉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在体育游戏中,一些团体协作活动要求学生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胜利,在这种团体协作游戏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扮演恰当的游戏角色,在集体中互相帮助,在集体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与游戏的需求相适应,并将新课程标准中的健康向上的品德理念与体育游戏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健康地发展,形成健康、正面的价值观。

二、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设计的策略

1.小学体育教学初期引入体育游戏

课前预习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小学体育热身中,教师都会让学生先进行跑步定位操拉伸等准备活动,这样的准备活动对于体育课程来说,固然可以起到一定的热身作用,比较枯燥、单调,学生并不喜爱。所以,体育老师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来代替枯燥的热身运动,比如慢跑,拉伸等,并将这些设计成相应的游戏,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下一步有效的体育教学打下一个好的基础[1]

例如,以短跑为例,在小学阶段,短跑是一门基础课程,但对小学生而言,却是一门相对枯燥的课程。在课前热身时,教师可以引入游戏,将游戏与短跑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游戏可采用小学生最喜欢的“追人式”游戏,让学生围成一圈,然后选择两个人在圆圈周围跑来跑去,被追的人可以选择“贴”,而被追的人就会变成被追杀的一方,这种方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增加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把短路的学习当成是一种锻炼自己游戏能力的活动。

2.体育游戏与小学体育项目的结合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课程中,经常教授诸如立定跳远之类的基础技术。教师在进行运动指导时,要将运动技术与适当的体育游戏相结合,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参加运动技能的学习,从而使体育教育的效果得到充分的发挥。为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行为特征,让他们在玩中加强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和运用[2]

例如,以立定跳远的教学为例在体育教师讲解完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且把动作要领教给他们以后,可以引进袋鼠过河的游戏,让学生模仿袋鼠过的动作表情,这样就能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立定跳远的有关概念和动作要点。此外,体育教师还可以在进行体育游戏时,创设有趣的情境,为小学生设计与体育项目相融合的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在扮演中学习到有关的运动项目,并且合理地理解和掌握所扮演的角色在游戏中应该遵循的规则。

3.把游戏与体育教学的核心环节有机地结合

在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对运动技术的讲解和实践。传统的演示和模仿式的教学方法,会逐渐降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将游戏活动和教学的核心环节相结合,通过对学生进行技能的讲解和训练,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新的体育学习经验,从而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成为主要的角色[3]

例如,以长跑为例,一遍一遍地重复,只会让学生越来越累,斗志也越来越弱。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设计“角色互换”和“找不同”两个游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在此基础上给学生示范,让其中一组学生跟自己一起跑步,让其他同学观察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差异,让他们在玩耍中找到长跑的技术,在游戏中主动参加跑步训练,每次比赛都是一种训练,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玩耍中掌握技术,实践操作,对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4.深入挖掘游戏内涵价值,实现身心双育

将体育游戏运用到体育课程教学中,既要发掘其游戏性,又要发掘其自身所蕴含的教育内涵。“游戏性”的出现,可以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掘游戏的主题意义和思想,可以使学生完全意识到游戏中所包含的教育含义,促进个体的思维素质的提高,培养正确的竞技观和学习价值观,使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完成了足球课程之后,教师可以在班上进行一次足球竞赛。在足球比赛成功组织后,可以让学生就这场球赛的经历、感想和自己最深的感触进行讨论和交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逐渐将谈话的主题、重点转向思想认识。比如,让学生就小组合作这一环节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表达出来的意见包含着对足球这项运动的深刻思考,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发言来进一步突出竞技精神和体育人文精神,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使他们在足球专业技能和思想能力上都得到双重提升。

5.游戏活动教学结束环节融合

育教学最后一个阶段是促使学生建构一个完整的体育知识系统并将其内化的重要阶段。但是,由教师自己总结,让学生听是一种被动的方式,而让学生自己来总结,又会显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分享他们在本课中学到的运动技巧和经验,通过每个小总结一分的方式,让学生在比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要指出的是,教师要经常归纳总结他们的分数,把他们的成绩转化为期末的成绩,或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这样他们就可以获得奖励,从而保持他们在游戏中的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师在把体育游戏融入到实践教学中时,应该根据目前的设备情况和小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营造一种活跃的体育教学氛围,通过一种活泼、有趣、又不缺乏竞争意识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同时,在进行体育游戏时,教师要结合体育游戏对学生体质的负担,结合小学生对体育游戏的需要,给予恰当的鼓励和指导,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孟龙,亢兴涛.新课标视域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设计与创新应用研究[J].体育风尚.2024(02):80-82.

[2]何惠珍.新课标下小学体育与健康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路径—以“水平一‘足球游戏’”为例 [J].天津教育.2023(15): 14-16.

[3]曾凡能.试论新课标下体育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实践[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1):76-7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