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祝智强

江西省广丰区东阳乡社后学校 邮编:3346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通过分析静夜思、小蝌蚪找妈妈、登鹳雀楼等经典课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三项具体策略。首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次,通过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最后,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这些策略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表达能力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被束缚于死记硬背与机械式的应试训练中,缺乏对语文的真正理解和创造性思维。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然而,要想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易事。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尚未完全发展,如何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性思维和表达,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促进其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关键之一。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联想,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提升其表达水平。

(一)开展文学欣赏与创作

文学欣赏是培养学生语感和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导读经典课文如《静夜思》、《小蝌蚪找妈妈》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文字之美,启发他们的想象力。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可以是对课文情节的延伸、改编,也可以是自由创作,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

(二)进行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以经典课文《登鹳雀楼》为例,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诗人李白或者登楼的人物,模拟登高的情景,感受诗人的心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开展图文创作活动

图文创作活动是将语言与图像相结合,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或者图片,然后通过文字描述或者配上图片创作故事、诗歌等。比如,以《望庐山瀑布》为题材,要求学生根据图片所展示的瀑布景观,自由发挥想象,进行图文创作,从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其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提升。这些活动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其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

多样化的表达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促进其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通过不同形式的表达,可以让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得到更多的实践与体验,提高其语文素养。

(一)课堂讨论与小组合作

课堂讨论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以《敕勒歌》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境、作者的用意等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见解和体会。此外,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分析课文,合作完成问题解答或者小组展示,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丰富课堂表现形式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日月潭》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景色,引发他们的情感共鸣。同时,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课文解读、情感渲染,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戏剧表演与口语表达

戏剧表演和口语表达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以《牛郎织女》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情景的戏剧表演,让他们扮演诗中的人物,通过表演来理解诗歌的内涵,同时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设计口语表达的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训练,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其语文表达能力。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心,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促进其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全面发展。

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增长知识见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可以开阔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其表达内容,提高语文素养。

(一)推荐优秀文学作品

推荐优秀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拓展思维的有效方式。以《落花生》为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相关的文学作品或者故事书籍,让他们在课外阅读中感受不同的文学风格和丰富的人生情感,从而激发其阅读兴趣,促进其思维空间的拓展。

(二)组织读书分享与交流活动

组织读书分享与交流活动是促进学生交流合作、拓展思维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设立读书小组,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并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互相交流、借鉴,从而丰富思维,提高表达能力。

(三)开展主题阅读活动

开展主题阅读活动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程内容,设计不同的主题阅读活动,如探索自然、感悟人生、了解历史等。通过主题阅读,学生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充分利用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其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发展。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广度,还可以培养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总结

通过以上三项策略,我们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采用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利用课外阅读拓展思维空间,这些方法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不断的实践,他们将逐渐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助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要丽静. 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J]. 情感读本,2020(5):38.

[2] 苏小丽.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研究(上旬),2020(11):84-85.

[3] 蒋倩. 谈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J]. 魅力中国,2019(51):102.

[4] 李欢. 小组合作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729.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5.1418.

[5] 李艳红. 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171-172.

[6] 袁毕华.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小学语文创新思维培育研讨[J]. 读与写,2021,18(7):84.

[7] 桑盛琪.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思维的培养[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7):163.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07.16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