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策略新探
摘要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教学 策略
正文
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学会祖国的语言,所以强化教学口语技能是一项基本功,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学口语还具有教育功能,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智力的开发和语言能力的训练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感到十分困惑的一个现象是:当我们让学生讨论问题的时,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的很积极,甚至有时到了面红耳赤的程度。可在课堂上进行发言辩论时,往往是辞不达意,不知所云。也就是说不知道如何围绕一个主题说话。我认为这主要是我们在平时缺乏对学生的口语训练造成的。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口语教学,只有重视了口语教学,学生的说话水平才能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落实到了实处。
一、明确教学要求,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我们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往往不能围绕一个中心说话,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最后自己都不知道说什么了。这种现象在学生辩论中尤其明显,最后简直就是顶牛、抬杠了,而不是学习上的争论了。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首先要明确在口语交际方面的训练要求,根据相应的口语交际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合理的设置情景,把学生带入的氛围中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产生想说的愿望,这时老师就从方法上进行指导,使学生明确围绕什么话题交流、讨论。要通过口语交际课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同时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二、体现出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读悟结合阅读教学法深入到每以节的语文课上。这种教学法的精髓就是读中悟,悟中读。而其中悟又是重中之重,悟的直接体现就是学生的说,也就是口语表达。我们在课堂上见得最多的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一般是老师问学生答,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那种师生之间相互质疑、合作、探究、交流。但我们应该看到这较以前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毕竟我们向着师生互动迈出了一大步。我认为最高层次是生、生见的交流,学生之间就文本展开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和观点,进行学术的研究和探究,那怕是浅层次的,也是难能可贵了。因此老师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学生如何学习上,而不是引导学生上。我们引不是最终目的,引是围了不引。口语交际是听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就必须要体现中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还要有层次性。层次性可以是语言表达上的提高,也可以是表达内容的丰富,还可以是思维水平的提升。课堂上,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注意观察和倾听,既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及时予以点拨纠正,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又要善于发现学生充满童趣、富有创意的语言,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创造生机勃勃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总之,口语教学,要能体现生与生、师与生的交流互动中语言发展的过程。
三、口语教学必须要照顾到全体学生。我们在课堂上更多见到了是老师和固定的、有限的几个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而多数的学生成了看客和听客,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要考虑到多数学生的实际,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中来,谈看法,说意见。这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理想的课堂样式。所以在平常的口语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口语交流,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方法上可以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高训练效果。
四、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评价。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当一个同学读完课文或是回答完一个问题,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就同学的发言谈谈看法,重点应围绕优点来谈,这样可以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对口语交际进行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引导学生开展简单的自主评价活动,如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等,会促进他们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五、在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在多种场合同别人进行交流对话,提高自己的说话能力和表达水平。此外,还应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说。这对于学生来说要以过不断的培养和训练,而方法的指导显得更为重要,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收到好的效果。
1、指导课前的准备。
一般说来,口语交际应做尽量做好课前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必要的引导。在课前做发一定的准备,比如,材料的搜集、信息等。比如三年级《讲名人的故事》口语交际训练前教师就在课前让学生收集自己喜爱的名人的故事,这样学生在交际时也就有话可说,有内容进行交流。
2、引导有序观察,按顺序交际。
新课改的实验教材有许多的口语交际课都配有插图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弄清图意后,再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或从整体到部分等)仔细观察,边观察边动脑,图上有什么?事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然后再按观察的顺序讲出来,加以合理的想象。比如:一年级《该怎么办》教学时,教师首先让每位学生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三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在此基础上交流:假如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办?学生逐渐地养成了好观察、好思考的好习惯。
3、激发想象思维,丰富交际内容。
学生的想象力极强,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思维,可以使交际内容更为丰富。三年级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学生把做过的许多有趣的事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秋天给我们带来这么多快乐,咱们有没有办法留住它呢?学生装的话匣子被打开了,“画下来!”、“拍下来!”“写下来!”……还想对秋天说些什么吗?学生对秋天的声声赞美,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学生的想象丰富,情感真挚。
此外,在实际过程中多种活动的开展,也是很好的方法。如编故事、朗诵会、课本剧表演等,都可以拓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形式也是多样的,同桌交流、小组交流、与教师交流、全班交流等。
新课标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广泛的参与。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如在三年级《风景优美的地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以不同的身份参与交际“导游”、“解说员”、“游客”等。在交际之后,评出“星级导游”、“最佳解说员”、“优秀游客”等,让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发现同学的优点,取长补短。如在《夸夸我的新同学》教学中将评价贯穿始终,让学生多发现和表扬别人的优点,这本身就是一种评价,对自己是一种促进,对他人是一种激励,交际之后再引导学生评价谁发现别人的优点多,谁汇报得生动、有条理,多方面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成长,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总之,语文教师应该本着为学生发展的目的,努力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表达愿望。从而真正的让我们的课堂有声有色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