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摭谈
摘要
关键词
中职 数学教学 德育教育
正文
中职生在很多人看来,不仅学习差,思想品德更差。因此,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是毋庸置疑。可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德育教育应该是班主任的事情,是班主任的工作范畴,一般都是班主任通过班会或者德育教师在德育课上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然而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这些心理变化决定了他们对传统的说教颇为反感。因此,寻求一种新的符合中职生心理特点的德育教育方法迫在眉睫。这就迫切需要其他任课教师都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班级的所有教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真正做到“班级的德育教育,所有老师都有责任”。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主要特征
1、注重于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拥有辩证和创新思维,方能够学科数学这门学科,且当前社会中对创新和辩证思维人才有极大的需求[2]。很多教师巧用德育和中职数学间的联系,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实施德育渗透。
2、关注数学家风采和发展史
从圆周率的推算过程、数字的演变进程、集合论的产生等层面出发,深入分析源远流长的数学发展史,能够发现古人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探索科学和真理的过程,能够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较枯燥的数学知识更能够促使学生产生兴趣。例如:像华罗庚、陈景润、祖冲之等著名的数学家,他们身上所独具的人文魅力和精神特征等,均能够提供给中职的数学教学以良好德育素材。所以,通过关注历史上数学家的独特风采、数学发展史中丰富德育素材,把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一个突出特点和有效途径。
3、注重于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
在初中时,通常那些升入中职的学生,受到的鼓励和关爱较少,加上他们成绩较差,大多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和行为方式,无较强的自控力和自信心,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到从学生和课程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积极向上、健康、勇敢的心理,实现人格健全发展[3]。
4、关注实践能力和实用性
中职教育致力于为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学习等情况打下坚实基础,注重于提升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所以在中职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不同的岗位需求,实现和所学专业的结合,关注数学知识实用性,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具体的中职数学教学过程重症,教师通过对有效情境的创设,带领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便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能力,积极进行德育渗透。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作为一名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在数学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德育教育的呢?
1、用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不会轻言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我的理念是要从最后一个抓起。我在第一节课上就告诉我的学生:“我们是一个整体,要共同进退。”并且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在努力践行着自己的教学理念。长此以往,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养成了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行,从而整个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如教师的语言表达、教师的仪表以及平时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都无形中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使智育、德育巧妙结合、相得益彰,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很好的影响,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
(1)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自信心。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而中职的数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方面的素材,可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史的发展和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可用数学史实、数学家的事迹激励学生,促其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品德素质。例如,在给学生讲授二项式时,我国南宋时期数学家杨辉在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中就已经记载了著名的“贾宪”三角(也称杨辉三角),这是世界上最早给出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排列,它比欧洲最早发现这个表的法国数学家帕斯卡要早四百多年。
(2)在创设情境中渗透德育。数学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比如在圆的授课中,告诉大家:圆是平面图形中完美的图形,它代表着一种当今社会之中人人必备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这是因为圆本身就是把无数零散的点,有秩序地、对称地、和谐地、按统一的规律排列而成的封闭图形,就像我们提倡的和谐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同时也遵循着集体的纪律。
(3)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理性精神。诚实求是、有理有据是数学理性精神的本质特征,数学语言的严谨性与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没有模棱两可的,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一定要严谨。在授课过程中可与专业相联系,如对于服装专业的学生,如果在打板过程中因为自己的失误,工人师傅按错误的图形进行裁剪,有可能给厂方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对于建筑专业的学生,要是不小心看错图纸,那么带来的损失也是不可估量的。总之,作为教师要给他们建立严谨求实的数学理念和生活态度,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创造性、深刻性、严谨性。
(4)在教学中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做到基础课服务于专业教学。数学课作为中职的一门基础课程,已经不像普高数学那么举足轻重,它只是一种为专业课服务的工具。在给服装专业授课中,学习弧长公式时,我充分利用数学内容和方法与女式喇叭裙的制作联系在一起;在建筑专业的教学中,在学习多面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时,与工程量的计算相联系,对学生进行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教育。这样,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在课后的数学作业及练习中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上,还应与课后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主题活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智力得到了发展,还在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了锻炼,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育熏陶,寓教育于学习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数列”这一内容时,我们可以开展“勤俭节约”的教育实践活动:假设以一个班50人计算,要是每人每天节约1升水,我们一个班的这么多名学生,一天能节约多少水?一个月呢?一年呢?现在我国的水资源严重匮乏,要是全国13亿人每天多浪费1升水,想象一下,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情况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这样,学生通过统计、计算,切实地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他们就会在平时的生活中自觉自愿地节约用水,从而达到德育的效果。
4、实现德育教育和教学实际有机结合
因数学知识内容难度大、范围广、课程紧,在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促使一些学生产生较大的不良负性心理情绪。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紧紧结合学生、教学实际情况,对德育教育进行有效的渗透,有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分析、问题、观察和创造能力,便于学生仔细观察特定对象,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深入性探究与总结相关内容,加强对其自身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实施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展开德育渗透极其关键,应当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关注数学学科教育和人文属性,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兴趣,润物无声的德育渗透,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参考文献:
[1] 韩少伟. 中职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策略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5(14):132-133.
[2] 谢杏娟. 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 中外交流,2019,26(46):116.
[3] 徐浪,郭前芳,吴晓斌. 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J]. 科学咨询,2020,15(19):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