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摭谈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尚阿妮

山东省临沂高都小学

摘要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是人的内部语言,两者是相互促进的。英语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英语思维的训练与培养,提高他们的英语综运用能力。本文就创新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小学英语教学 培养策略

正文


党的二十大提出创新发展战略,习总书记曾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才竞争正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焦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大国,都把科技人力资源视为战略资源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而大力加强科技人才资源能力建设。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和书写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学习,乐于探索。

   一、打好知识基础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掌握的知识经验较少,没有知识何谈创新,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把前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学深吃透,才能在前人达到的科学高峰上迈出新的一步,身为小学英语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把课本上的知识不断积累起来,并运用到生活的实践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从教学活动安排上,活动内容上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权,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学生可以不随大流,可以别出心裁,尽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畅谈独到的见解。

二、在想象中创新,激发创新思维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形体语言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好奇心强,但个别学生面对教师提问时胆子较小,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表现自己,这也是学好一门语言的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提出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作为教师,要有耐心,认真解答,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发现新的问题。有时学生说错了,教师不要直接说 No去否定孩子,而是应该微笑着对他()进行鼓励。只要学生能勇敢地站起来回答问题,教师都要予以表扬。比如在练习 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句型时,教师可以画一个动物园,里面有各种动物.让学生们想象他们在手拉手参观动物园,两人一问一答: Do you like the monkey? Yes, I do. Do you like the dog? No, I don't.教师还应多角度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在学习动物名称时,可以先将小动物的声音录制下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声音和样子。例如 ,catcat,喵喵喵; dogdog,汪汪汪等等,富有情境的单词串编成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儿歌。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有的装成猫咪,有的扮成小狗。通过这种方式,再难的词在学生口中也会变得流利起来,枯燥的单词很快就被学生记住。其实教师只需多用心,就会发现这样激发学生想象思维的机会在课堂中有很多。

三、学生自主,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喜欢听话的学生,许多学生是在老师的条条框框中成长起来的,这样的学生养成了盲目服从的依赖性,这样的学生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都不会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给学生一对一的问题,即一个问题一个答案,这样会束缚学生动脑,教师应激励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回答,答案不止一种。特别是英语教学,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去回答问题,然后师生总结,看哪些方法是最好的。如在课堂中设置“一词多义”的活动板块“小小and本事大”,给出多个句子让学生们来判断意思:①Mary and Lily.表示“和、与”;②Three and one is four.表示“加”;③They talk and talk.表示“反复、一再”;④He is tall and thin.表示“又、而且”等等。这样的活动会让学生们发现原来英语的词汇学习是极富乐趣和挑战性的,那么以后学生们就会自主的去研究每个单词的用法了。长久以往,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四、营造氛围,在语言实践的情景中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氛围,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还要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儿童是善于模仿的,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孩子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3A Unit 10食品及饮料时,教师去快餐店借来员工的衣服,并特意买了汉堡、冰琪淋、牛奶等食品,课前在黑板上贴了一个大大的肯得基老人,上课时穿上快餐店员工的衣服,手托汉堡等食品,进入教室,学生一下子被教师的奇特扮相所吸引,都奇怪老师今天怎么变成快餐店员工了。这时教师把食品放在讲台上,向学生一一推销,一下子缩短了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学生受到感染,仿佛身临其境,一会儿就把单词记住了,自告奋勇来当售货员,于是教师让学生穿上服装,自己则当起了顾客。一个场景的创设,把单词教学与会话教学融合在一起,教单词是为了会话,会话是为了巩固单词,学以致用。这样两者融会贯通,相辅相成。水到渠成,学生当然学得轻松愉快,从想说到会说到乐说,增强了对英语的积极情感。

、重视短文阅读,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

英语的学习不是为了掌握几个孤立的单词,而是为了读懂外语的文章,听懂外国人说的话,甚至能与外国人交淡。然而,令国遗憾的是我国的外语教学几十年来不尽如人意:学了几年英语,只会说: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And you?”之类的问候语和认识大量的却很孤立的单词。一量阅读起来,总是断断续续,一知半解。高校的外语阅读教学为何如此没有成效?这就要淡到学生的阅读习惯了。由于从小没有养成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学生阅读时喜欢逐字逐句地念,同时又想着汉语意思,使得阅读速度减慢,不但速度慢了,而且前面好不容易“理解”到内容是自己译出来的“汉语”。所以很快又忘记了。造成理解“断链”和循环阅读。从而大大地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小学英语教学是英语的“启蒙”教育,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模仿性强,可塑性大。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根深蒂固”。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师应该用好教材上的materials,重视短文的阅读,培养学生快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从4A5B的每一册教材都有阅读训练的部分。即Fun house 中的look and read,比如数学4A Unit 7G Fun house Look and read.短文内容是这样的:“I what is two and three?Five II what is six and four?Ten. III what is five and nine ?It is fourteen Iv what is one and one ?Eleven”,教师可要求学生的规定的三分钟内迅速读完短文,并且强调要默读。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通过图片帮助阅读。这一部分都是趣味阅读,内容轻松,可读性强。所以大部分学生读完都会情不自禁的笑出来。说明他们已经读懂了其中的幽默内容。这里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来说一说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以及短文的幽默之处。但不准让学生逐句翻译。最后,可以让全体同学一起朗读该短文来回味一下。

、创设真实情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十几年来,小学的英语教材一直在变化着。语言不变,教学内容自然也不会变。而变化的是教学方法。所谓教学有,教无定法。这些教材最大的变化是赋予教学内容精美的图片。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更主要的是为其创设了真实的语言情景学生在真实的话语情景中展开思维和语言学习,其效果事半功能信。

如教学《小学英语》5B UNIT 6 at a PE less几一课中,笔者直接将学生安排在操场上,一阵热身运动后,上起了我的“英语体育课”。因为本课所涉及的人体部位名词学生已在4B中学过。所以,教学Put ……on……touch……with……这两个句型时,笔者边说边示范动作,要求学生跟着说跟着做。“Put your hands on your knees”。这时,全身动起来的学生,思维也活跃起来了。用同样的方法再教学stop,turn left/right,stand in a line 等词组。学生照样很快就学会了。反复操练几遍后,教师试探性的说了几个“指令”,学生迅速作出了正确的动作,说明学生已经完成掌握了以上内容。而且,这种掌握方法脱离了汉语这根“拐杖”,是大脑直接用英语思维的结果。

总之,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要的人才。身为英语教师是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主动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是对教育者本身的挑战,因为教师同样需要创新精神。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