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
摘要
关键词
高考作文;写作教学;误区及策略
正文
高考作文在整个试卷当中所占的分值比例比较大。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非常重视高考作文写作。为了有效提高学生高考作文写作的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梳理高考作文的常见写作误区,针对于学生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一起寻找规避一些问题的好方法和策略,提高学生写作的实际效率。
一、高考作文常见的写作误区
(一)审题有误,偏题离题
从高考作文的写作情况来看,很多学生在一开始的审题立意方面就已经存在了很大的问题。而审题立意的正确与否与整篇文章的得分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文不对题,那么文章自然得不到高分。偏离题意的作文也导致整个文章难以达到及格线。而很多高中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审题不够仔细,忽视了话题的限制。部分学生在审完题目之后,忘记了题目的要求和限制,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偏离题意。事实上,高考作文的命题是有一定规律的。即使是话题性写作也有过一定的范围限制。而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则忽视了这一点。
(二)标新立异,观点偏激
高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个性化发展十分鲜明。很多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非常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如此的。部分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不能够正确、客观、全面、公正地去对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写出一些比较偏激的观点,语言也比较尖锐,不能够全面正确的看待问题。这导致整篇文章的基调不够恰当,不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学生作文所得的分数会比较低。
(三)文体混淆,不伦不类
很多学生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都会出现文体界限模糊,写出来的文章比较混乱的问题。事实上,高考作文虽然不限制文体,但并不是意味着文体不重要,也不是意味着不要问题。虽然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文体,但一定不能把几种文体混淆在一起,写出不伦不类的文章。而在当前的高考作文当中,很多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会把议论文和记叙文混为一谈。尤其是在议论文写作的时候,部分学生会先按照记叙文的方式进行写作,然后展开议论。这样的作文既缺乏记叙文本身的感性美,也缺乏议论文的理性美,导致整个文章读起来极度不和谐。
(四)过分重视形式,忽视真实情感
很多学生在进行高考作文写作的时候想取得高分。因此,会过分重视使用一些华丽的词藻进行文章的堆砌。同时,很多学生会大量地使用各种修辞手法,缺乏对细节的打磨,因此,整篇文章的情感内涵不够丰富。事实上,在写作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润色能够为文章锦上添花。但是,过度的修饰则往往会适得其反。高考作文并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也不是各种。华丽词汇的汇集。事实上,文章的本质还是要求学生要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把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出来,过分的追求华丽辞藻的堆砌不仅不能够彰显学生的文采,不能够体现文章的美感,还会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的生硬,内在情感无法有效的展示和表达出来。
(五)急功近利,缺乏文章整体构思
由于在高考的考场上,作文写作是重头戏。而很多学生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放松身心,在紧张的考场环境下,很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就提笔开始写作。由于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构思,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弥补的问题,例如:卷面不整洁、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乱涂乱画等,或者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整篇文章的思路十分混乱。很多考生在进行作文写作的时候,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够重视。事实上,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能够使句子的意思更为完整清晰。而很多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则不重视这一点。其次,由于考生太过于急功近利,对于整篇文章缺乏整体的构思,导致其在写作的过程中书写整体非常的潦草,卷面缺乏美感。
二、高考作文的写作误区的规避策略
(一)认真审题,立意准确
在拿到作文题目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的审题,读清作文的要求,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不管是新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都需要认真读题,反复琢磨,找到话题的范围和限制。只有立意准确,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
(二)把握主旨,辩证分析
虽然适当的追求个性是正确的,在写作文的时候需写出亮点。但是,这一定是要建立在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去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够用发展的以及联系的观点去看待写作话题。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进行分析。同时,在遣词造句的时候,也需要避免使用一些太过于偏激的语言,把握写作的分寸和尺度。
(三)加强文体训练,掌握文体特征
高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写作文体的训练,让学生掌握不同文体的规范,写作形式和方法,让学生不仅能够熟悉各类文体,同时也能够选对文体,使学生能够写什么像什么。其次,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候,还需讲清不同文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各问题的优势,让学生围绕着同一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和分析。通常来说,议论文主要是以议论和说理为主,要求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提出鲜明的观点。而记叙文则主要是以叙事为主,其中还是融入一定的情感。散文则需语言流畅,文采能够感染人。只有熟悉了各类文体的特点和规则,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结合话题,选择恰当的文体来进行写作。
(四)充实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流畅于笔下,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抒发自己的真实观点和情感,切不可过于追求形式化,陷入本末倒置的误区。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既要重视学生在日常阅读和实际生活当中的写作素材积累,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能够用心的去感受生活当中的人和事。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不会太过于形式化,能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打动读者。其次,在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的时候,一定要恰当,不能滥用。修辞手法一定要符合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特色,这样才能够在行文流畅的前提下为文章增添光彩。
(五)列出提纲,规划文章整体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写作之前能够有意识地去对文章进行整体构思,不仅要明确写作的主题,选用的文体,还需要有所取舍地进行写作。在明晰了这些内容之后,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快速列出文章的提纲,写出各部分的关键词或关键句,或是简单地勾画出写作的框架和思维导图,避免遗漏关键信息。清晰的文章结构框架能够让学生在写作中思路清晰,避免写到一半不知道写什么的问题。可以说,通过打草稿,能够避免很多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能够使作文的质量得到保障。
结语:总而言之,在当前的高考作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常见的一些写作误区去进行分析,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去探究如何规避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教师耐心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学生在面对高考作文写作的时候才能够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写出高质量的作文。
参考文献:
[1] 苑书文.高考作文的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J].学周刊, 2022(24):3.
[2] 王学华.记叙文写作误区及规避策略[J].中学生优秀作文:中考专刊, 2013(6):6.
[3] 陈艺心,王学华.巧拨云雾现天日,妙吹狂沙得真金——高考作文如何规避失分"雷区"[J].求学, 2020(S1):63-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