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作红烛颂师魂,教坛正气满乾坤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谭新燕

四川省广元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横贯历史的长空,穿越岁月的长河,鉴百年党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身为教师的吾辈红心向党,永跟党走,借此良时,抒我心怀——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愿化红烛颂师魂,教坛正气满乾坤》。

回想起十多年前,读大学那会儿,我专注于工商管理,做杂志,自主创业,做第三方渠道建设,我一直以为我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直到大三的时候,我父亲问我,你想实现的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也因为这种困惑,大四的时候,我顺从了父亲的建议,开始了求职之旅,那个时候,北上南下,走了祖国很多地方,2013年1月,来到了四川广元,那个时候,是我第一次听说“广元”,那个时候,从武汉过来,要坐整整22小时的车,本没想过停留,可是一则新闻把我留了下来。1月3号,面试之后,落榻东辰酒店,看到了广元电视台的一则留守儿童采访的新闻,他们说很久没见过父母了,有的说一年,有的说两年;他们说,想努力学习,然后自己去见他们。我就那样被触动了,想去呵护与滋养这些企盼爱的灵魂。如今想想,能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扎根,或许只因内心的热爱。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刚开始站上讲台的时候,老师们说我空有一腔热情,发音不好,说我上课像极了是给大学生上课。可为了这份热爱,我听遍了所有英语老师的课;下班后坚持学习教育学理论,心理学;暑假,我会在嘉陵江边练着口语,等待太阳升起。可是,我没感觉到苦,没感觉到累,我觉得享受,我觉得责任是一种幸福。自此,我遇到了很多孩子,也成了很多孩子的班主任,更看到很多孩子在他们的人生路上熠熠生辉。我为当初的这份初心、这份选择、这份执著、这份坚持而骄傲,从此,三尺讲台成为我人生的舞台,白色粉笔成了我人生的画笔。因为热爱,我深情的演绎着我的人生;因为执著,我微笑着写下金色的希望。如今的我怀揣着教育“心有大爱,肩扛大责”的未来青年的梦想,不断的学习、践行,用爱、知识、德行教学生为学、为事、为人。

习总书记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我因这份责任而感到幸福和自豪。

在过去的许多年,我们一直进行着师德师风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这使我得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呼喊:“热爱和无畏才是教师最高的职业道德。”

曾经听过一句话:英雄的教师,无畏的斗志。我在他们的身影与奋进中体会到了。

1915年到1921年,有一批教师担当起救亡与启蒙之责,从传播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的火种到最终建立中国共产党,他们,引导一批青年学子,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国为民。

蔡元培先生,1917年任北大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对学生提出三点要求: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长,将“抱定宗旨”置于首位。匡正了北大延续已久的痼疾,让学生真正地开始研究学术,形成大学之风。

李大钊先生清正廉洁,忠厚谦和,品德高尚。他说过:“吾人自有其光明磊落之人格,自有真实简朴之生活,当珍之、惜之、宝之、贵之,断不可轻轻掷去,为家族戚友作牺牲,为浮华俗利作奴隶。”他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党的事业,或用来帮助同志,接济贫苦青年。李大钊不仅身为北大老师,亲临讲坛,开设五门课程;而且更多地走进无产阶级,开展劳工、妇女、农民教育,以教育所有国民为对象,解放他们脱离压迫的桎梏。

陈独秀先生创办《新青年》,以笔为器,唤起国人觉醒,将天空划出一道道亮光,为无数青年学子指明了方向。“盖教育之道无他,乃以发展人间身心之所长而去其短,长与短即适与不适也。”对于如何确定教育方针,他提出 “今日教学相期者,第一当了解人生之真相,第二当解国家之意义。第三当了解个人与社会经济之关系,第四当了解未来责任之艰巨。”强调了教育社会责任感。

他们,真正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真正的引导着那个年代的学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很多人问我,你是党员吗?我总会骄傲的昂起我的头颅:“当然,中国共产党是我的信仰。”

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选择从事教育?我也总会眼里闪耀幸福的光芒:“教育是我一生的热爱。”

这就是我理解的热爱,真正的热爱,不仅是因为觉得它美好而值得为之努力,更应有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愿意燃烧全部的赤诚之心与沸腾热血,倾情投入,无所畏惧。

就如,年轻医生保罗·卡拉尼什遗作《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中序言所说:“他爱的不仅仅是大脑的错综复杂和经过训练可以做惊人手术的满足感,还有对于那些饱受痛苦的人深切的爱与同情。”

武汉大学教师陈铭说过一句很浪漫的话: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即使岁月荒芜,亦能奔山赴海,静待一树花开。这种热爱是一种‘誓愿’,一种得不到决不会停止的渴望,使全身上下都充溢着这个愿望,一心一意沿着自己相信的道路,笔直前行,义无反顾。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深知自己才学尚浅,经验不足,但我对教育事业有着不懈的追求和无限的热爱,我愿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与学生一同成长!

也许,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艳羡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烜赫一时的名誉和荣耀。但是,当你面对学生纯真的眼神流露着对知识的渴求的时候,当你看到学生眼神中写着对你无限信赖的时候,甚至当你看到学生因你的努力而取得哪怕是一丁点儿的进步的时候,我想,在这个时候,你才更能领会“教师”二字所蕴涵的丰富内涵,你才更会明白“教师”二字所包含的深重责任。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要说:师不可以不德高。没有高尚的师德,怎能安贫乐道、潜心教学?没有高尚的师德,又如何服务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呢?看啊,默默耕耘在我市教坛的教育工作者们,他们无怨无悔的守护着这方净土,执著于一份恬淡,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变;任凭青春流逝,憔悴红颜;他们在三尺讲台上抒写着人民教师的风采。这三尺讲台,融进的是辛劳,是陶醉;融进的是师魂,是师爱!正是他们在把一代代改天换地的天骄造就!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化作红烛一颗,来赞颂这师魂的伟大;我要用青春的激情,高唱起师德的赞歌。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