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龄游戏对幼儿交往行为能力的培养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晓亮

陕西省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第一幼儿园 邮编:714002

摘要

本论文从开展混龄游戏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培养儿童的交往和合作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二是要充分发挥地域环境教育的作用,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三是要强化幼儿教师的混龄教育意识,提高幼儿的交流与协作能力。


关键词

混龄游戏;幼儿;交往行为能力;策略

正文


前言

要想在混龄游戏中提升幼儿交往与合作的质量,就必须在进行游戏之前,明确混龄游戏的目的,将幼儿之间互助协作的社会性发展目标摆在突出的位置,并对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有目的的协作游戏指导。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投放能够诱导幼儿进行合作行为的游戏材料,以促进幼儿的交往;在混龄游戏中,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合作游戏、语言交流技巧等。

一、发展幼儿交往合作能力,明确混龄游戏目标

目的是具有导向性的,在进行混龄游戏时,要建立起儿童交往和合作的目的,引导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参加游戏,老师提供指导,从而推动各年龄阶段的儿童之间的协作和交往行为,在玩耍中自然地加强他们的协作意识。在组织和实施混龄游戏之前,我们就给各个活动区设定了合作交往的目标,对混龄幼儿进行引导,让他们的游戏行为不再“盲人摸象”,而是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积极地选择不同年龄的幼儿进行合作、语言沟通,一起进行游戏。

例如“快乐工作达人”这一主题,各混龄区分别设计了与主题有关的混龄游戏,语言区则进行了混龄故事游戏等,通过设定混龄游戏目标,来指导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开展协作游戏,让各年龄阶段的儿童清楚自己在游戏中的作用,对语言表达水平中等的幼儿,不管是中大班的幼儿,还是小班的幼儿,都可以挑选自己最熟悉的职业来讲述,并且愿意向陌生的同伴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口语能力稍微好一点的孩子,老师会让他们勇于投入到不同年龄的讲故事活动中,并且愿意和不同年龄的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一起讨论和职业相关的主题;在语言发展上有优势的儿童,教师希望他们能与其他年龄的同伴分享自己的语言经历,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扮演“小老师”的角色,引导他们与同伴进行沟通与合作。在以上目的的引导下,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合作游戏中得到成功与满足,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交流能力。

二、发挥区域环境教育功能,引发交往合作行为

在传统的区域活动中,老师经常会让同龄孩子一起玩耍,并且大部分都是同班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就大大减少了他们与不同年龄同伴交往的机会。在进行混龄游戏的实践探索中,我们首先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同龄幼儿进行区域游戏的限制,给予幼儿足够的空间,并鼓励幼儿与各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交流,这样就能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使其能够主动地与异龄伙伴进行交往,从而在自由结伴玩耍的过程中,深切地感受到互相帮助,并从中得到快乐。例如,每个班都会有一部分孩子性格内向、生性胆小,在与人沟通时会出现退缩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实现的混龄游戏,让他们积极地参与进来,在善于交往的幼儿的带领下,让他们获得成功,体会到合作的快乐。

三、混龄游戏中的玩具分享,丰富幼儿交往的方法

在混龄游戏的玩具分享活动中,为孩子们创造了一种“以大带小”的类似于天然的玩耍生态环境,使儿童能够自愿、积极地在动态场景中进行合作,在混龄场景中,体验到与各个年龄段的个人或者同伴之间的联系,从而得到不一样的玩耍经验,学会与别人交流的技巧。一般情况下,孩子们会由于相同的玩具而聚到一块,或者一起构成一个主题的游戏,在游戏的指引下,与他人进行交流,体验分享的乐趣。我们的研究表明,当幼儿与年龄较大的幼儿进行共享和交流时,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游戏水平都有明显的提升;而大一点的孩子,在和比自己小的的孩子交流的时候,会更加的有礼貌,更加的谦虚,更加的善于处理游戏中的矛盾。结果表明,在儿童群体中,玩物共享是一种有利于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活动。

四、混龄游戏中的节日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机会

愉快的沟通经验可以提升幼儿的自信心,节日的举办更是为幼儿提供了一次愉快的沟通机会。每到六一、中秋节、新年,我们都将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游戏活动。比如,在入园前,各班级的老师就会组织孩子们一起讨论:认识节日、过新年的愿望、怎样把幼儿园的游戏融入到节庆活动中去。在确定了各自班级要做的事情之后,各班就进入到了物资采购、游戏玩法、游戏规则、环境布置等环节。由于游戏是按照孩子的思想来设计的,而且是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大大提升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在参观的时候,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共同开展的活动,让孩子们感到特别的有趣,在环境游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们不但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还体验到了节日的喜悦,体验到了交流的乐趣,感受到了同伴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快乐,从而培养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五、混龄游戏中的大带小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交策略

每周一次的活动,我们都让幼儿在类似天然的“大小长幼”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各种生活技能,学习如何与他人交往。在集体中,学会与各个年龄段的人或者同龄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要学会接纳那些发展迟缓的人,还要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为此,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开放式的角色游戏,为孩子们提供平台,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与他人交流。在“快乐工作达人”主题游戏中,我们设计了独特的人物游戏场景,在游戏开展中我们发现,女孩子一般更愿意承担更多的服务性工作,将“餐馆服务员”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男孩子则更愿意表现出自己的正义感,比如当警察,当建筑师。角色游戏给儿童提供了足够的交流机会,在和各个年龄层次的同伴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会意识到,当他们和自己有着不同意见和态度的时候,他们可以学习如何去调整自己的意见,来解决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再如,在开展混龄搭建游戏时,小朋友们会互相提问、探讨,诸如“如何建造一座桥梁比较坚固”、“如何将花园布置得更漂亮”、“动物公园添加了哪些东西,使动物们的生活更加快乐”等,从而促进儿童的语言,思考,社会交往等。又比如,户外的“混龄”活动,孩子们置身于自由、自主的广阔的大自然中,在成人的感染下,他们的活动得到了发展,他们的游戏技能也得到了提升;而大一点的孩子,因为其他的孩子都以他们为榜样,所以他们会更小心地做自己的事,在孩子们面前表现得更好。另外,通过这个年龄层的交流,孩子们也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怎样去帮助别人,怎样向别人求助,怎样接受别人的帮助等等。在交互活动中,幼儿均突破了自身的发展层次,发挥了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促进了每位儿童的运动发展与体验。混龄性的室外运动活动,为不同年龄小朋友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结语

在幼儿园的游戏活动中,大部分都是同龄幼儿之间的交流,而混龄游戏扩大了幼儿的交流空间,为幼儿之间的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混龄游戏中,幼儿通过与不同年龄的同伴交流,培养了他们对游戏的正确态度,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技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社交能力。通过对混龄游戏的实践研究,归纳出如何通过混龄游戏来促进儿童的合作交流,从而为今后的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霍晓红.浅谈混龄游戏中幼儿的能力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 2020(13):2.

[2] 刘梅.混龄区域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思考[J].  2020.DOI:10.12214/j.1672-3872.2020.01.172.

[3] 付芳.混龄区域游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探讨[J].  202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