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徐妍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第一实验小学 邮编:276100

摘要

所谓“读写结合”是指融合阅读与写作的教育价值,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互动互补,通过读写互动的方式,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读写水平。本文旨在基于读写结合的理念,探讨如何构筑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

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正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古代重视读书,认为广泛阅读是写作灵感的源泉。这表明了读与写的紧密联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阅读的精髓。因此,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创新,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打造高效能的教学环境,增强学生的读写技能,为他们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读写结合教学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读写结合教学对语文学习至关重要,它构建了一个培育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舞台。学生在阅读中不但能够累积词语、提升理解力,还可以学习到多样文体的创作手法与表达技能。阅览过程让学生感受到文学大家过去至今的才智与魅力,进而开阔思维、熏陶心灵。写作环节能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与领悟落实到行动中,锻炼其言语布局和表述的技巧。通过持续的练习,学生能够不断精进其笔力,勇于探索和采纳新奇的表达方法,使得思考变得更富弹性,用语更趋精确。其次,结合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方式,能唤起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与积极性。相较于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这种方式让学生充满了参与的意愿。伴随精选的读本和引人入胜的作文任务,学生对语文的好奇心和兴趣会显著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被鼓励去揭开文字的神秘面纱,去深究作家的深意与创作目的,进而激发了他们对深层知识的追求。在写作实践中,他们发现自己的幻想和创新潜能被完全激发出来,不但增强了对语文学科的自发性,也为他们的学习之旅注入了持续的热忱和推动力。除此之外,采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育方法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及创意觉醒。当探究各种文献内容时,学生们需要运用逻辑推敲与深度思考来领悟作家所传达的理念及其立场,这样一来,便能够锻炼他们的批判性思考力。在此过程中,他们将学习辨识文章中的逻辑连贯性,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缺陷与冲突,进而构筑个人的独立见解与判断力。写作环节要求他们不懈追求创新的观点与表述手法,以真实呈现自己的原创思想与洞见,由此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与创造才能。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育领域,读书与作文教学往往呈现出相互分割的局面。由于考试导向的教学模式影响,众多语文教师仅仅关注学生成绩的高低,把阅读与写作当作两个截然不同的单元来对待,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乏深刻理解。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被分割开执行,也导致了学生们的阅读和写作技能无法达到理想状态。尽管存在认识到阅读与写作结合重要性的教师,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仍注重形式胜过实质内容,使得读写融合的教学只停留在表层。例如,在教授描写风景的记叙文时,简单地指导学生进行描写练习,未能实际促进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达到真正的教学成效。只读不写,在小学语言文字的授课过程中,由于许多教授语文的老师对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深层次联结缺乏足够的理解从而导致一些教师持有观点,认为在教授阅读的同时穿插写作训练是一项耗费时间的活动,可能会削弱阅读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当实施阅读课程时,他们倾向于忽视写作技巧方面的指导,使得阅读课仅仅专注于提升学生的基本理解和归纳能力,而遗漏了阅读对写作能力提高的积极作用。这种做法不仅使学生在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不足,还影响了阅读和写作的综合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读写结合下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利用适当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读写结合习惯

学生的语文分数受其阅览篇幅与作文技能的显著影响。欲促进其文学成就,宜采纳阅写互补的指导策略,指引学生培养阅写并重的优良风俗。一旦学生习得独立结合阅读与写作的学习方式,其文学素养将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在作文练习的过程中,学生须不断强化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实践,通过不懈累积与多次磨炼,把握写作的节奏与法门,构筑写作的航船。以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中的实际例子为基础,“寓言故事写作”是一种综合了阅读与写作实践的练习方式,特别适用于小学生。这种方法不仅强化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吸收,还提升了他们创造性写作的能力。教师先挑选几篇经典的寓言故事,如《狐假虎威》、《拔萝卜》等,指导学生阅读并分析这些故事中的角色特性、情节设置以及背后的道理或寓意。教师解释寓言故事的基本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局等,并强调寓言故事中往往包含的道德或哲理。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生活经验选取一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并进行初步构思。教师提供指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确保故事内容既贴近生活又富有教育意义。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构思撰写寓言故事草稿,教师在这个阶段提供写作指导,例如如何通过动物或虚构角色表达人性、如何构建情节等。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对草稿进行修订。最终,学生可以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作品,并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通过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写作项目,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阅读和分析经典作品,还通过实践学会了如何创作含有深层意义的寓言故事。这样的练习过程,实质上是在不断强化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帮助学生通过不懈的累积与磨炼,掌握写作的节奏与法门,借此构建属于自己的写作能力。

由此可见,语文老师需运用得当的授课策略,培育学生阅读与写作并行的习惯,以此提升学生语文水平。例如,语文老师指派学生每月向图书馆借阅一册他们认为有价值的图书,同时要确保学生在每周划分出的写作时段中集中精力投入阅读活动,引导他们掌握适宜的阅读速度,并且坚持在四周的时间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任务。学生如果没有在写作课程中阅读完毕,就需要抽空在非上课时间把书读完。下一个月的写作课上,教师将指派学生根据各自完成的阅读任务写一篇读后感,并对其进行审阅与提供指导。

(二)增加学生在阅读中的积累

阅读文字是积聚智慧的途径,学生得以在此过程中吸纳多元的知识与阅历,进而收集到丰富的写作资料。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们而言,他们的趣味尚在孕育之中,生活体验尚浅,缺少可供写作的素材,这让他们在文笔施展上有些困难。面对这状况,教师的指导就显得格外关键。教师能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辅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搜集可资写作之用的素材。学生在阅读时,将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情节、角色和背景,这些元素能激发他们写作时的创意泉源。在进行叙事创作的练习期间,教师能够引领小读者们在解读文章时集中注意力于剖析文中所述事件的成因、过程及结局,协助他们掌握如何精心构筑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线条。例如,像《少年闰土》这样的经典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方式,结合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呈现,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含义,以及角色的情感表达与行动逻辑。进而,在塑造角色的创作训练环节中,教师能够促使学生专注于角色的情感表达、行动、容貌以及品性等细节的描写,借此教会他们如何塑造栩栩如生的角色形象。例如,通过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如闰土的勇敢和坚韧,以及他所面对的挑战与成长,引导学生在创作中塑造出自己独特而生动的角色形象,使其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可读性。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课后的小练笔中进行练习。比如,在《少年闰土》的故事启发下,学生可以选取自己的一张照片,仿照故事的表达特点,通过描述照片中所呈现的场景、人物或情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表达能力。这种结合案例教学和创作练习的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有助于他们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教师还可激励学生通过阅读来扩展他们的情感感知深度。阅读多种风格的文本能让学生体会到形形色色的情绪波动,比如快乐、愤怒、悲伤与欢笑、悲喜与离合之情,这些体验有助于构建他们写作时的情感立场。老师应当巧妙挑选与学生年纪及能力相匹配的读物,带领他们体验字里行间的感情波动与心灵震撼,进而点燃他们创作的火花和情感抒发的才华。孩子们将个人的感受和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融合,在自己的作文中营造更为真挚和深沉的情绪共鸣,让文章更加动人。因而,借助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方式,老师能帮助学生在阅读时积累写作的材料与情感深度,以增强其写作与表述技巧。实施此教育策略时,教师须着重指导学生在阅读时寻找创意与启发,锻炼他们的表达及想象力,并使他们在语文上持续精进,不停提升写作能力。

(三)训练续写

在小学的语文阅读课上,学生们阅读有关章节后常常感到兴味盎然,一股创新之情油然而生。例如,在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手指》中的小练笔,则为教师提供了另一个思维转换的机会。通过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进行描写,学生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技能,还可以通过对细节的把握和表达,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义和情感。比如,可以选取眼睛、鼻子、嘴巴等人体部位进行描写,尝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将人物形象展现得更加栩栩如生。这种将阅读课程与写作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也有助于他们提升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思考的方式主要是直觉型,因此练习写作时应变通并且多样化,这有助于唤起他们对写作的热情,并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总而言之,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领域的实施,无疑正沿着教学发展的大势前行。站在实际教学的立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有着较强的联系性,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有效地将两种教学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还可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肖湘.读写结合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读与写(上,下旬), 2020, 017(009):34.

[2]  韦伟文.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12):0079-0081.

[3]  冯晓宁.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 2021, 018(006):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