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怡精神”视域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的实践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吴成友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410012

摘要

2022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到,要发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职业教育精神,推动湖南省职业教育内涵式高质量的发展。“楚怡精神”是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能力、塑造办学特色的捷径。从国家关于高职院校教学的指导文件来看,“双师型”教师是目前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基于此,湖南省的高职院校应该在国家整体的教育方针下,根据湖南省地方教育厅的指导开展教育革新工作,开创地域性特色办学模式,促进地方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进步。基于此,本研究深刻挖掘了“楚怡精神”的教育内涵与特征,在“楚怡精神”的背景下针对民办高职院校提出了几点“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够为民办高职院校传承创新“楚怡”职教精神培养“双师型”教师工匠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楚怡精神”;民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育

正文


一、引言

“楚怡精神”的战略指导下,湖南省职业院校开展了一系列的举措,积极落实贯彻“楚怡”职教精神,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的成效。目前,湖南省正在加快建设教育强省,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中重要的一环,更是要深入挖掘“楚怡”职业教育时代精神价值,将“楚怡精神”应用到教育教学管理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湖南省教育教学的发展。传承“楚怡精神”已经成为了湖南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追求[1]。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双师型”教师具备双职称、双素质,可以较好的支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而“楚怡”精神与目前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育目标相适应;所以,在“楚怡精神”的视域下展开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实践培育研究对于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管理有较好的帮助作用。

“楚怡精神”视域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育实践

(一)完善“楚怡精神”文化,融入强化“双师型”教师工作管理体系

“楚怡精神”文化是楚怡精神应用的核心,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融入“楚怡精神”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举措条件。建立“双师型”教师工作管理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1)严格执行相关意见,重视“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的开展。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应该严格执行教育部对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意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引领,深刻理解“楚怡精神”的文化内涵,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起来,加强对教师培养工作的统筹规划管理,完善教师人才体系的建设,调动学校的资源,发挥学校的优势,及时解决“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问题,加强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与督导,在学校发展中形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合力,确保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能够有效开展。

2)打造校园企业融合体,建设企业“育人导师库”,实现“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

“双师型”要拥有实际的工作经验也要有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而企业中,拥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有很多;因此打造“校园企业”融合体,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校园企业”融合体下,可以在企业挖掘“导师”,建立“导师库”,对符合要求的企业优秀员工进行教育教学的培养,促进这类“导师”教学素质的提升;此外,学校的老师还可以与企业的“导师”共同联合,开发育人教材、项目等,共同推动“楚怡”精神走进校园、走进企业,扩大“楚怡精神”的影响力,全面打造“楚怡双师名师”、“楚怡双师名师工作室”,进一步提高高职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构筑“楚怡精神”平台,培养优化“双师型”教师整体综合素质

“楚怡精神”包括多个方面,因此,在培养“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可以深度挖掘“楚怡精神”的内涵,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制作“楚怡”系列线上培育模式,构筑“楚怡精神”平台,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综合素质,构筑信息化“楚怡精神”平台来培养教师可以根据高职院校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以及能力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构筑平台,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比如:

1)打造“分层教育”平台。

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和教学的能力强弱各有不同,因此在教育培养中不能一视同仁,可以采取“分层”培养的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就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分层教育”平台;可以按照高职院校教师的技术技能水平与教学能力强弱的基本情况,将院校教师划分成为不同类别,分类标准如下表1所示:

教学能力水平类别

技术技能水平类别

A

B

C

a

Aa

Ba

Ca

b

Ab

Bb

Cb

c

Ac

Bc

Cc

1 高职院校教师“分层”标准(A与a表示优秀、B与b表示一般、C与c表示较差)

按照上表1的标准,可以基本将教师分为九个类别,根据这个表格,可以在平台上创建九个栏目,邀请专业的专家、名师,根据不同的教师类别,开展九个专栏教育,针对不同教师的薄弱之处,针对性的开展培训教育,促进和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与教学能力水平的提升,实现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

2)打造“双师型”青年教师培训平台。

青年教师是高职教育中的重要人才,这类教师的学习能力较好,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较快,教学的创新性较好,但是缺乏专业的职业经验;所以,培育“双师型”教师中,重点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培养也是一种重要的举措。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打造青年教师培训平台,实施“双师型”青年教师培训工程,在平台上学习职业知识、掌握职业专业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理论知识,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培训学习的平台,与专业的职业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更好的丰富自身的职业经验。在平台上还可以设置模拟职业活动,为青年教师的职业学习提供一个虚拟的环境,学习职业专业知识,掌握职业专业技能。

3)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实训是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关键,学校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模式,以及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以计算机专业学习“双师型”教师培育为例,学校可以联合企业在学校或者是企业,建立一个计算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师需要参与到企业的工作活动中,参与企业的项目开发,也要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加强产业与教学的融合,提高专业教师“双师型”的转化。通过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教师的实践技能能够得到锻炼,也可以很好的丰富教师的经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践行“楚怡精神”计划,拓宽引进“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结构

“楚怡精神”计划就是培养更多具有爱国、求知、创业、兴国、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人才,所以“楚怡精神”与“双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相符合,在高职教育中,可以通过践行“楚怡精神”计划的方式,拓宽高职院校“双师型”人才队伍结构。“楚怡精神”视域下“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坚持三个原则:公开招聘、高校优选、从企引进。特别是对于民办的高职院校来说,人才队伍的建设有较高的灵活性,所以可以更好的利用“楚怡精神”引进“双师型”人才,拓宽人才队伍结构。具体来说,可以按照以下图1的框架实现“双师型”人才队伍结构的壮大:

 

1 “楚怡精神”视域下“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的引进框架

从图1中可以看到,“楚怡精神”视域下,“双师型”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就是要建设人才制度,保障人才队伍引进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然后对市场上的人才进行分析,设置人才引进计划,完成人才引进,最后反思整体人才引进过程的不足之处,开展新一轮的人才引进活动,不断完善促进“双师型”人才队伍结构的壮大。

(四)应用“楚怡精神”内涵,激励激发“双师型”教师整体工作活力

“楚怡精神”是一种执着且坚韧的事业精神,也是一种科教兴国的育人精神,是湖南教育的一个重要名片,在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中,要应用“楚怡精神”内涵,激发“双师型”教师的整体工作护理,不断的促进教师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实现“楚怡精神”的传承与发展。“楚怡精神”的内涵在于创新,高职院校可以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建立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机制鼓励教师创新,激发教师的活力,比如,可以建立以下几种竞争机制:

1“三段七教”教学质量评价竞争。

量化考核在加强“双师型”教师培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标准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标准应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学科特点等因素,以确保评价体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了鼓励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高职院校应当明确教学质量考核的目的和意义,使教师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量化考核,可以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从而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

“三段七教”教学质量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该方法从“教学过程、教师自我提高、企业实践”三个阶段入手,全面考察教师在不同阶段的教学表现。同时,通过“教师自评价、院系评价、教务评价、企业评价、学生评价、科研评价、学校评价”七个教学评价方面,对教师的整体教学和质量进行统一的评价测评。这种多维度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质量,为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施量化考核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评价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要确保评价标准的公开透明,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同时,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技能比赛竞争。

技能比赛不仅是针对学生检验学生专业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针对教师,检验教师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技能比赛的方式,督促“双师型”教师提高专业能力,促进整体教师教学活力的提升;比如,可以设施阶梯式的比赛制度,一级国家级、二级省级、三级校级、四级院系级、五级班级。

通过阶梯式比赛制度,充分选拔优秀教师,推动高职院校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优化,通过比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比赛促进教师教育技能的提升,进而更好的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育。

、总结

综上所述,“楚怡精神”是这个时代独有的教育精神,是在历史沉淀的背景下挖掘的一种教育模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楚怡精神”担负着重要的教育任务;在高职教育活动中,要坚持“楚怡教育精神”,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研究,将“楚怡精神”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结合在一起,让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发展,增强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为培养高质量的高职人才提供保障,为社会输送更多具有创造力、创新能力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志芳.楚怡精神视域下高职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现状与实践困境研究[J].现代农机, 2023(2):105-107.

[2]谢喆珺.楚怡精神视域下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路径探析[J].大学, 2023(33):40-43.

[3]陈云梅.楚怡精神引领下的高职教师团队文化建设研究——以数智财商教师团队为例[J].商情, 2022(4):0096-0098.

作者简介吴成友 1986.8.14  湖南长沙  本科 讲师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研究方向:计算机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