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初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潘茵

广西贺州市平桂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542827

摘要

任务群教学以整本书为载体,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全面发展。推荐适合中年级的题材,如寓言、历史故事等,以丰富学生知识背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导入、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在此过程中担任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确保学生阅读质量与深度。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策略,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习惯。


关键词

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

正文


引言:在当今信息时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尤为重要。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应运而生,它旨在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阅读习惯。针对中年级学生,小学语文教师需设计符合其认知特点的阅读任务,选择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书籍,通过设定明确的阅读目标、制定阅读计划等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既要提供策略指导,也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从根本上强化阅读教学品质,为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提供助力。

一、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价值

首先,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具有显著作用。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正处于关键的发展期。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接触到更丰富的词汇、更复杂的句子结构和更深入的文本内容。这样的阅读经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中的深层含义、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其次,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相较于片段式的阅读,整本书阅读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为全面、系统的知识[1]。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到书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还能够学习到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知识。这样的阅读经历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此外,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中年级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处于形成期。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够逐渐培养出对阅读的兴趣和爱好,形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同时,整本书阅读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质量。

二、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策略

(一)选取适合小学中年级学生的书籍

1.内容适龄,主题健康

在选择适合中年级学生的书籍时,首先要确保书籍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匹配。选择那些既有教育意义,又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故事或文学作品。同时,书籍的主题应该健康向上,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2.题材多样,富有趣味性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选择题材多样的书籍,包括寓言、童话、科普、历史、文学名著等。这些书籍的丰富情节和生动人物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投入到阅读中。

3.语言优美,易于理解

中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尚未完全成熟,因此选择的书籍语言应优美且易于理解。简单的句子结构和适量的词汇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又不会给他们带来过大的阅读压力。

(二)设计具有层次性的阅读任务

1.基础层次: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脉络和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这可以通过让学生概括故事情节、描述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关系等方式来实现。同时,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2]

2.深入层次:分析文本内涵和语言特点

在理解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深层内涵和语言特点。这可以通过让学生探讨文本的主题思想、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品味文本中的精彩语句等方式来实现。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语言特点,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3.拓展层次:评价文本价值和进行创造性写作

在阅读整本书的最高层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评价文本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进行创造性写作。这可以通过让学生撰写书评、续写故事、创作与原文相关的作品等方式来实现。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价值,还要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设计

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教学方法,它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整本文学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1.预测环节: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期待

预测环节是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起始阶段,它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期待,为后续的深入阅读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

1)巧设悬念:教师可以利用书籍的封面、标题、作者介绍等信息,巧妙地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教师可以提问:“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觉得这本书可能会讲一个怎样的故事?”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猜测,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3]

2)分享背景知识:教师还可以分享一些与书籍相关的背景知识,如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风格。这些信息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还能够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2.概览环节:帮助学生建立整体认知

在概览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整本书籍,了解故事的大致情节和主要人物,建立起对整本书的整体认知。这个阶段的教学策略包括:

1)制定阅读计划: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阅读计划,明确每天或每周需要阅读的章节和内容。这样的计划能够帮助学生有序地进行阅读,避免盲目和无效的阅读行为。

2)快速阅读技巧指导: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如略读、扫读等。这些技巧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取书中的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3)提炼故事梗概:在阅读完整本书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炼出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形成一个简洁明了的故事梗概。这个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书中的内容。

3.细读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细读环节是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和分析。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

1)分析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行为方式以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等,从而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在故事中的作用。

2)探讨主题思想: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讨书中的主题思想和价值观念。这些问题可以涉及书中的道德观念、人生哲学、社会问题等方面,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3)品味语言特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和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讽刺等[4]。通过对这些语言现象的分析和品味,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意图。

4.讨论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讨论环节是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和观点的平台。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1)分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围绕书中的某个主题或情节展开讨论。这样的分组讨论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提出问题引导: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思考。这些问题可以涉及书中的某个细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理解作品。

3)倾听与尊重: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需要倾听每个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们的差异和多样性。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中的预测环节、概览环节、细读环节和讨论环节各有其独特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建立整体认知,深入理解文本,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和策略,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为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强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宋良爱.小学语文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教学之探索[J].教学随笔,2019(31):185-186.

[2] 赖国兰.基于整本书阅读的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语文课堂,2022(2):15-17.

[3] 朱慧平.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教学初探[J].河南教育,2023(4):44-45.

[4] 龙桂好.小学中年级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J].文理导航,2021(6):44-4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