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音乐律动教学策略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崔丽越

平原县德原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 253100

摘要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加强对小学生的审美教育,是使其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需要。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音乐被纳入到了学校的一门必修课之中。然而,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观念的严重影响,学生和老师们都觉得,音乐学科和主课课程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因此,他们对音乐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都比较简单,而且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要想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老师要利用音乐节奏来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从而提升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音乐律动;小学音乐;音乐教学

正文


1通过音乐律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大部分的学生都想要在音乐课上得到休息,因此,一些高科技的仪器可以很好地满足他们对音乐的需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可以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进而激发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老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不能养成他们的独立学习的习惯,不能发挥他们的音乐潜力。要想让同学们的音乐学习效果得到提升,老师们要改变以往的音乐教学方式,将音乐节奏融入到音乐的课堂中,给同学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协助同学们搭建起一个线上、线下两种不同的音乐学习平台,让同学们能够持续地提升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准,体会到音乐的韵味,从而提升自己的人格素质。比如,在学《调皮的小闹钟》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利用音乐节奏,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普通的声音,这样既可以加强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又可以提升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经过多次的倾听,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音乐节奏的规律以及乐曲的情感。老师要告诉学生,切分音节是一种独特的乐曲节奏,在乐曲之中,很多作曲家为了表达出小闹钟的节奏,会添加很多的装饰音标记。

2通过音乐律动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他们缺少了独立的学习能力。小学音乐老师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会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帮助他们记住歌曲,而老师们采用的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只会让学生们被动地去记住歌曲,而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传统的教育模式会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下降,从长期来看,还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教育方式展开变革,将音乐律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韵律的作用下牢牢地记住歌曲中的歌曲,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让他们的音乐和演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还可以让他们的音乐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比如,在教学《数鸭子》的时候,老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演示《数鸭子》,然后一段一段地引导同学们一字一顿地唱,在保证了同学们有了独立的学习能力后,老师还要给同学们一些自由发挥的时间,让同学们自己去设计音乐的节奏,并用敲锣打鼓的形式来让同学们加入到唱歌《数鸭子》的行列中去,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歌词背下来,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会给学生一朵道具鲜花,同学们要顺序地传递鲜花,老师要背对着同学们去弹奏,同学们在听到音乐后要把鲜花交给下一位同学,老师的话音落下,同学们就可以开始演奏了。通过这个有趣的小游戏,可以感受到音乐节奏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这个过程中。利用“击鼓传花”这样有趣的小游戏,一方面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律动潜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歌曲的学习之中,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他们的记忆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记住这些歌词,从而提升他们在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效果。

3通过音乐律动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理解

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特点,选用适合他们的教育手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革。小学的音乐教育要以音乐文化为核心,加强人与社会、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提升学生的感觉美和美学水平。在小学阶段,音乐课本的内容是带有一定的地域特点的,而小学生的年纪还小,所以很难被他们所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就可以在课堂上用音乐的节奏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音乐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还可以用一些合适的游戏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到音乐所要表现出来的情感。在进行音乐演奏的时候,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欣赏,并用身体动作去表现自己所领悟到的东西,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让他们得到更多的发展,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授《粉刷匠》这首歌的时候,要让同学们感受到粉刷匠的工作,建立起他们的价值观,并让同学们对这首歌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们可以在讲课的时候,把这首歌的内容与老师们的互动结合起来,让同学们积极地参与到这首歌的学习中去,这样就能加深同学们对这首歌的了解。在音乐节奏之中,老师要指导学生配合歌词来演奏,感受粉刷工这一劳动角色的艰辛,老师可以在钢琴的帮助下,用边弹边唱的形式,让学生先去倾听,然后对歌曲的内容和歌词有一个大概的认识,老师在听唱法的指导下,再来引导学生逐句歌唱。在学生学习了这首歌曲以后,老师要鼓励他们进行一次现场的音乐表演,在这次的演出之中,用歌词表达的含义来模拟粉刷匠的工作情景,让学生用音乐律动来表现出歌曲当中所描述的样子。

4利用音乐律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律动无疑是一种富有创意且效果显著的教学手段,它通过身体动作与音乐的结合,将抽象的音乐元素具象化,使得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节奏、旋律和情感。通过巧妙地运用音乐律动,教师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来。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歌曲和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音乐律动活动。除了基础的拍手、跺脚等动作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来创造独特的音乐效果。比如,可以让学生用双手拍打桌面或椅子,模拟出不同的乐器声音;或者让学生用脚步踏出特定的节奏型,与歌曲的节奏相配合。

在学习《欢乐颂》这首歌曲时,音乐律动的教学方法能够发挥出特别的效果。首先,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拍手和跺脚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基本节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地调整节奏的快慢和强弱,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

当学生对歌曲的节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老师可以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舞蹈。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提供一些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让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和情感来进行编排。学生们可以通过互相讨论、尝试和调整,最终创作出一个简单而富有创意的舞蹈。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深入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在舞蹈的编排和表演过程中,学生们会不断地尝试、调整和创新,从而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此外,音乐律动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在舞蹈的表演中,学生们会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歌曲的情感,使得音乐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技巧层面,更能深入到情感的表达和理解。

5借助音乐律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律动作为一种独特且富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相融合,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激发其创造潜能。

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利用音乐律动这一工具,引导学生深入探索音乐的韵律、节奏和情感表达。首先,老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鲜明节奏和旋律特点的歌曲,如《小白船》。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歌曲,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起伏和变化,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接下来,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自由编排舞蹈动作。学生可以想象自己正在一艘小船上,随着波浪的起伏而摇摆,或者想象自己在夜空中航行,感受着星空的美丽和神秘。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舞蹈动作,来表达小白船在海洋或星空中的形态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支持和指导。他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和优化自己的创作。同时,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让他们分享彼此的创作成果和经验,从而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此外,音乐律动还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语文、美术等。在学习《小白船》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并描述小白船在海洋中的场景,或者让他们用画笔将心中的小白船描绘出来。这样的跨学科教学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他们对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6融入音乐律动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通过音乐律动的教学,可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在音乐课堂上,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情感色彩的音乐作品,通过律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感受和表达其中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送别》这首歌曲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缓慢而深沉的律动来表达歌曲中的离别之情。学生可以模仿送别时的动作和表情,以此来感受歌曲中的悲伤和不舍。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情感内涵,还能提升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共情能力。

结语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音乐韵动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调动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减少他们的学习困难,同时也可以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从而提升他们的音乐素质。在实际操作的时候,老师们可以用有趣的节奏游戏来帮助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提高他们的音乐学习效率,增强他们的音乐知识的领悟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思考能力,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隆静萱.探讨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文化产业,2021(32):71-73.

[2]李娅琼.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识谱教学思考[J].戏剧之家,2021(32):129-13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