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智能传媒时代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改革新路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王纯雪

成都文理学院 610401

摘要

随着智能传媒时代的到来,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旨在探讨智能传媒时代下,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路径,以适应技术革新、信息传播和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文章首先分析了智能传媒时代的特点,然后明确了教学改革的目标,最后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改革路径,旨在培养能够适应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


关键词

智能传媒;教学改革;播音主持;新媒体;虚拟现实;增强现实

正文


引言:在智能传媒时代,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的爆炸性增长对传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高素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本文将从智能传媒时代的特点出发,探讨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新路径。

一、智能传媒时代的特点

在智能传媒时代,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显著增强技术的进步使得信息可以实时传递给全球受众,而受众也可以即时反馈,形成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要求播音主持人才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新媒体工具,与受众进行有效互动。此外,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内容分发成为智能传媒时代的另一大特点随着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发展,媒体平台可以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和偏好,推送个性化的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智能传媒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注重视觉化和多媒体化。视频、图片、音频等多媒体元素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播音主持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视觉审美能力和多媒体制作能力,以适应这一趋势。再者,智能传媒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强调数据驱动和效果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传播效果进行量化评估,为内容制作和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播音主持人才需要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了解如何运用数据指导内容创作和传播策略。智能传媒时代的信息传播更加注重安全性和伦理性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和广泛,信息安全和伦理问题日益突出。播音主持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安全意识,了解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和尊重知识产权的前提下进行信息传播。

二、智能传媒时代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路径

(一)引入新媒体理论与技术课程

新媒体理论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传播的理论体系。它涵盖了信息传播的渠道、方式、内容、受众等多个方面,是现代传媒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传媒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的播音技巧,还需要了解新媒体的运作机制,学会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内容创作和传播。这要求高校在教学中引入新媒体理论与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新媒体思维和实践能力。

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为例,该学院在新媒体理论与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开设了《新媒体传播原理》、《数字媒体技术》等课程,邀请了业界专家和学者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新媒体的理论知识。同时,学院还与多家新媒体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在实践教学中,学院鼓励学生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内容创作。例如,学院曾组织学生参与“新媒体创意大赛”,要求学生以团队形式,运用新媒体技术制作一档网络节目。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选题、策划、拍摄到后期制作,全程参与节目的制作。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新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创新思维能力。此外,学院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新媒体运营能力。学院开设了《新媒体运营与管理》课程,教授学生如何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推广和用户互动。学生们在课程中学习了新媒体运营的基本策略和技巧,并通过实践项目,如运营学院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通过引入新媒体理论与技术课程,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积极成效。学生在掌握传统播音技巧的同时,也具备了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创作和传播能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增强了其在智能传媒时代的就业竞争力。

(二)利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

利用VRAR技术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中,VRAR技术的应用可以模拟真实的播音室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进行模拟主持,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此外,这些技术还可以用于模拟突发事件,训练学生在紧张情况下的应对能力,这对于培养未来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具有重要意义。

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次教学实践为例该校利用VR技术,开发了一个虚拟的播音室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其中进行模拟主持。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不同的节目类型,如新闻播报、访谈节目、体育赛事解说等,并根据节目内容进行相应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训练。同时,教师可以通过VR设备实时观察学生的表现,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在一次模拟新闻播报的课程中,学生小张被要求播报一条突发新闻。通过VR技术,小张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新闻直播间,面前是摄像机和提词器。他需要根据新闻稿的内容,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播报,并适时加入自己的评论和分析。在播报过程中,小张遇到了一些困难,如语速过快、情感表达不到位等。教师通过VR设备观察到这些问题后,及时给予了指导,帮助小张调整播报节奏和情感表达。

VRAR技术不仅能够提供逼真的模拟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些技术进行实时观察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因此,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应当积极拥抱VRAR技术,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高素质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学生的现场报道和直播能力

现场报道和直播能力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智能传媒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观众对于信息的获取方式和内容形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形象气质,还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敏感性、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媒体人。

2019年央视春晚的现场报道为例,可以看到现场报道和直播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2019年央视春晚是一次规模宏大、影响广泛的文化盛事。为了确保春晚的顺利进行,央视派出了一支由经验丰富的主持人和记者组成的报道团队。这支团队不仅要负责春晚的现场报道,还要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在春晚的现场报道中,主持人和记者们展现出了高超的专业素养和应变能力。面对现场的复杂情况,他们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及时调整报道策略,确保信息的准确和及时。同时,他们还能够与现场的观众和嘉宾进行有效的互动,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使观众感受到春晚的魅力。

除了现场报道,直播也是智能传媒时代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直播与现场报道相比,有着更高的实时性和互动性。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良好的形象气质,还要具备快速的应变能力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直播过程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直播的顺利进行。

2020年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直播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由于疫情的影响,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的冲击。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许多高校纷纷转向线上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直播平台进行线上教学,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服务。在线上教学的直播过程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展现出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他们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和生动同时还能够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智能传媒时代,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强化学生的现场报道和直播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成为优秀的媒体人。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与媒体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四)建立行业专家与高校教师的交流机制

建立行业专家与高校教师的交流机制,是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通过这种机制,可以加强教学内容与行业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更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这种交流机制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学水平,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

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学院为例,该学院与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多家知名媒体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院定期邀请行业专家来校进行讲座和研讨,同时组织教师和学生参与到实际的传媒项目中去,如新闻报道、节目主持、音频制作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行业动态,还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在一次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项目中,学院选派了10名学生参与到一档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学生们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从选题、策划、采访、编辑到最终的播出,全程参与了节目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了新闻采编的基本流程,还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他们还了解到了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对新闻工作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此外,学院还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展了一档名为“声音的力量”的广播节目。该节目由学院的教师和学生共同策划和制作,旨在展示播音与主持艺术的魅力,传播正能量。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还提高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建立行业专家与高校教师的交流机制,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为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值得其他高校借鉴和学习。

结束语

智能传媒时代对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改革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媒体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不仅需要高校教师的努力,也需要行业专家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1]崔磊.高校思政课借助“新媒体”平台实施教学改革初探——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思政课为例[J].休闲,20225):206-206.

[2]牛颜.融媒体时代高校播音主持教学的适配性分析[J].明日风尚,20238):70-70.

[3]方德丽.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8):38-40.

[4] 张凌彦,唐海龙. 高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全媒体视域下的认知与构想[J].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