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大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黄玥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康复路小学 014040

摘要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改变了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的模式和理念,大多数教师都根据新课标理念改革和完善了自身的教学观念,满足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在小学阶段语文学科是最基础的学科,该学科肩负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为了更好的体现出语文教学的育人作用,大概念教学理念随之出现,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将新课标理念和小学语文教学相衔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

新课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概念教学

正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一昧的传授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如何才能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和眼界,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汲取知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达自身的情感,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综合提升。通过大概念教学,能够让语文知识的输出更具有整体性使语文教学的完整程度更高,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的任务和目标,从而增强大概念教学的效率。

一、设置单元目标

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中所选用的单元结构是人文精神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并且每一篇课文都通过单元主题的形式连接起来。这种单元结构和大概念教学的理念是相通的,都关注教学的衔接性和完整性。但是在大概念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单元目标,让大概念教学更具有操作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大概念教学时,要注意完成以下两方面的课前任务:其一提取文中大概念;其二制定单元目标。提取大概念的方法主要有配对法归纳法、高频法等。单元目标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单元内容时所期待的教学成效,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单元导语设计针对性的单元目标。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这一单元的导语主要体现了两个要求:其一是根据教学内容,感受课文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其二是学会提炼大纲。单元中的这两个要求正好满足了教材双线结构的大概念。因此,教师在大概念教学中要根据单元要求制定课堂教学的方案,突出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通过学习单元内容能够更好的感受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此外还要能够列举提纲并分开进行叙述。

解析言语内容

在大概念教学中,言语内容说的是文章本身的内容,教师在单元内容中可以将课文中的文本内容进行归纳与整合,解析文本言语内容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让学生在关键的词、句解读中,能够更好的感知某一情境中蕴含的情感表达。例如,在教学《匆匆》这一课文时,作者在文本中融入了自身对光阴如箭的感慨,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解析课文中的言语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各种描写手法,透过表面言语解析深层次的情感。结合这一要求,学生能够自主分析课文中的言语内容,比如课文中的第二段“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这句话作者利用了形象的比喻,以此来比喻时间正在悄无声息的流逝,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将岁月如梭,光阴如箭的感慨表达了出来。在学生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自主在脑海中想象作者所描述的景象,体会在时间面前人是那么的渺小和无力,感受朱自清先生在文本中所寄托的情感。通过以上这些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单元学习任务,还能满足人文精神和与语文要素的发展。

创设真实情境

和以往的教学理念相比,将大概念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借助真实的教学情境,只要创设出切合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中来。因此,在大概念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将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到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提高对知识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这一单元的概念主要为以景促情情景交融缘情而发”,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舒适的教学情境。比如在“让真情自然流露”的单元习作中,为了加强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能够发自肺腑的表达自身情感,教师要求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讲述一件自身印象最深的事件,将自己在该事件中的情绪变化详细的进行叙述,如由“开心”到“难过”,由“沮丧”到“兴奋”等。这样,便能让学生在事件的回忆中,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在书面语言中体现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实现大概念教学的目标。

四、实现教学评三者之间的一致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较为关键的要素即为“教”、“学”、“评”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小学语文大概念教学,需要让教学评三者实现相对平衡的状态。大概念教学理念的出现,证明了体系教学的作用,也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例如,在《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古诗词的教学中,多数教师在教学前两首古诗时,都能够很好的落实大概念理念,能根据古诗中的传统节日、文化讲解相关知识,将该单元的大概念进行整理和归纳,然后在教学第三首古诗时,教师会下意识的将重点放在了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上,缺忽略了对传统节日和文化上的解析,没有很好的落实大概念。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没有设计相关的作业,致使教学评无法实现一致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先行提炼和整理单元古诗的大概念,根据整理出概念展开合理的评价,确保该单元内的课文都能够满足大概念的要求,贯彻落实教学评的一致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大概念教学应运而生,语文教师通过和学生深入的对话,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设计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深入的进行探究,而探究出的结果经过整合变成了一张大网,让学生有效的吸收其中的知识,在生活实际中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水平,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教师通过不断的钻研大概念教学,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优质的条件和环境,以此来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宗德柱.大概念教学的意义、困境与实现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9(5):5.

[2]黄从俊.国内大概念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和现状分析——基于CNKI文献的共词分析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14):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