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生数学习惯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学习习惯;数学课堂;教育引导;策略性;思维习惯
正文
1 引言
教育一直是国之大计,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的一代承载着祖国的希望,小学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科学化教育时代的推进,更是让学习习惯这一词语渗入生活、渗入实际,家长与教师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社会的飞速智能发展,验证了正确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性。数学以逻辑为主要特点,从小学课程的开设伊始,数学对于小学生思维习惯的促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单单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还会联系到小学其他各科,因而如何教好学生、学生如何学好成为了不变的主题,究其本质源于一种习惯的影响,基于此,笔者拟从数学习惯培养角度入手,做实践性地教学探索研究。
2 小学数学习惯培养教学
2.1 学习习惯现状概述
小学生是一个崭新的白纸,其学习及思维习惯的养成过程中,教师与家长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专题探讨当学生在学校,如何进行科学的引导与培养。数学学习习惯是一种习惯方式,更是一种学习方法,需要在学生群体中进行有意识地训练,当学生具备了一种正确的思维习惯与学习习惯,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科学建立学习观、思维观以及习惯观,是重要的基础养成保证,此过程映射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的最优启蒙[1]。
基于小学生自控力较差特点,要求讲授学业的教师应当具备相当耐心的性格,以一种教书育人的方式去影响孩子,去给孩子做表率。经调查可知,当前小学生群体普遍存在习惯没有得到固化,学习与活动只存在短暂的习惯体现,并没有形成长期的系统工程体现,有的孩子存在抄错题目、有的孩子存在题不答意、有的孩子存在张冠李戴等学习作业错误与马虎现象,细分析,并不是孩子没有掌握计算的方法,而是没有用心地去掌握,这在80%左右的比例源于没有固化良好的学习与做题习惯,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因而结合学习习惯调查现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优化与改进十分必要,下述将展开具体的细节性探讨。
2.2 基于有效学习习惯的教学实践应用
选取小学数学的讲授内容为素材,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理解,进行关键性的教学实践反馈,找出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因素与核心环节,可从如下两方面进行归纳实施并应用:
(1)以课前预习作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向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直以来都是学习领域的重要导向标,小学数学从简易地数字认知到应用,再到复杂的加减乘除计算,对于小学生思维而言,需要一段时间地接受与过渡,一瞬间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并投入到集体课堂,会给学生造成一些思维与情绪不适,此时笔者在课堂上首先进行单一任务时强调,即要求每位学生课下做到针对下一节将要学习了解内容的提前预习,了解将要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并准备相关的课堂演示器材,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参与进来,还不容易出现课堂对教师讲授内容存在“不知所措”的畏惧,从此意义上来看,以课前预习为硬性指标的任务要求是帮助学生形成学习习惯的重要向导。
(2)以课堂专注作为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核心环节
“业精于勤,荒于嬉”在于强调做学问、学知识的认真与专注,小学生群体存在多动、自控力差的特点,因为培养其学习习惯需要从细处做起,首要保证课堂上具有良好的学习气氛,每位学生都能够专注于知识与内容的讲授,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设计时体现突出的趣味性与连贯性,以一种逻辑布局较强的讲授方式让学生轻松明白接受,整个过程下来尽量减少学生在课堂开小差的现象,这是对其学习习惯有效培养的关键,更是其形成自我处理数学学习方法的过程演变,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具有良好数学学习能力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之一[2]。
2.3基于有效学习习惯的教学策略建议
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离不开教师的科学引导,在上述注重学生对内容预习与课堂重视的关键支撑因素基础上,以其数学课堂反馈为参照,结合学生应对数学的积极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特征体现,深度思考基于有效学习习惯的教学策略实施方案,形成如下的教学策略建议:
(1)进行有效地小学生数学习惯培养,应注重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的坚持与督促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当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实施并固化形成的,进行有效的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一方面要确保学生的全力配合,更重要的是家长与教师的共同监督,即可以通过每日固定练习计算来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性必要措施,当教师坚持日复一日、不间断地通过微信群、课堂通知后,家长在课下要进行及时的督促,确保班级的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诚然,由于孩子年龄存在个别差异,接受新知识、进行数学计算的反应能力参差不齐,但是不应当放弃每日的计算锻炼,还有的教师可以实施数学小故事10分钟了解,从不同侧面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投入兴趣,亦是培养学习习惯的一种方式。
(2)进行有效地小学生数学习惯培养,应注重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的主动与热情
习惯的渗透与培养实施引导在教师,而实施主体还是学生自身,因而如何保证孩子们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渴望,如何让其热情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便成为其学习习惯准确养成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为方向,教师应充分引入当前有效地、类似的教学方案成果,通过创新式、互动式教学课堂,帮助学生们融入其中,生动活泼的数学讲授让学生对于知识的热情具有一定的持久力,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抵触心理,教师的言传身教、饱含热情,会无形中刺激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感知的欲望,“学”某种程度上不仅仅是学知识,更是学习教师的气场、教师的习惯,因而教师的以身传教尤显重要[3]。
(3)进行有效地小学生数学习惯培养,应注重整个教学实践过程的独立与稳定
习惯思维养成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稳定安静的思考环境,当学生在课堂上接受了教师的标准思维输入后,要求其转换为自己的学习思考方式[4]。此时,一方面,一种稳定地学习情绪是习惯培养的前提,学生以一种稳定的情绪投入到数学作业,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其抄错题、写错结果、漏做题等普遍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还应考虑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以独立、自觉为原则,初期的低年级学生有些吃力,慢慢随着时间地推进,孩子们会逐步养成,取决于将其放入学生群体中进行“比学赶超”,取决于课下家长的“绝不干扰”,都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与独立思考的条件。
3结束语
基于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教学实践探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科学的学习习惯,更有助于其学习人格与学习方法思维的搭建,是具有较强研究价值的专题;同时通过正确的学习习惯养成,更有利于小学生平衡各学科的学习时间与学习精力投入,在不削弱学习兴趣的前提之下,达到最优的学习收获效果,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应用与创新的问题思考方向,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一种侧面的基础激励。
参考文献:
[1] 崔秀琴.小学数学习惯养成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28):190-191.
[2] 邱绍球.小学数学习惯的培养研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12):78.
[3] 祁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学周刊,2021,10(10):33-34.
[4] 杜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J].学周刊,2021,(7):9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