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摘要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正文
一、引言
新课改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语文素养涵盖了阅读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等,而读写结合教学实现了教学的融合,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同时也积累了写作素材,锻炼了扎实的写作技能,因此在课堂上受到了教师的高度重视。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然后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记忆,缺乏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从目前读写结合的教学现状来看,还存在读写结合不充分、阅读材料不丰富、写作技能不高等问题,影响到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1]。因此,语文教师需要积极探索读写结合教学创新策略,以构建高效的读写结合课堂,丰富读写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感。
二、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积极相应新课改号召,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多样化教学模式,以达到激发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果,培养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教学目的[2]。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材料,了解作者的观点,培养对文字的理解分析能力,将其运用到写作表达中,深化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同时读写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学习不同类型的文章,积累丰富的词汇、语言结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在写作中实践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升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通过对读写结合策略的运用,也有助于培养创新思维,在课堂上引入不同领域的知识,培养广阔的思维视野,发展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后,读写结合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阅读文化、科学等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
(一)明确读写结合培养目标
为了更好地促进读写结合效果的提升,在教学设计中,需要明确读写结合的培养目标,促进小学语文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结合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从阅读和写作两个角度出发,分析阅读目标以及写作目标,并且实现两者目标的融合。在阅读目标中,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例如预测、推理、概括、比较等,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写作目标中,培养学生写作表达能力,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准确、流畅、有逻辑性的写作表达[3]。
例如在《慈母情深》的教学中,教师综合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中进一步明确读写结合的培养目标,比如阅读目标,要求学生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够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情感,通过导读、问题引导等方式,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进行阅读鉴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要设置写作目标,要求学生在阅读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者在描写母亲形象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技巧、情感表达等,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要求学生模仿或创作类似的文学表达,锻炼他们的写作技巧。
(二)以读促写扎实写作技能
读写结合要求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通过欣赏优秀的阅读文章,扎实学生的写作技能,在课堂上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能力,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本,如故事、诗歌、科普文章等,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开展写作练习,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4]。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范文,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分析范文的结构、段落、句式、用词等方面的特点,通过理解模仿范文的写作技巧,更好地应用到写作中,提高写作水平。
例如在《少年闰土》的学习中,借助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在阅读中,重点介绍人物、景色的描写技巧,并且让学生摘抄优秀的文章句子,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背景等,与学生共同探讨写作技巧。选取描写闰土形象的段落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结构、语言运用、描写手法等方面的特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选取阅读中优秀的写作案例,引导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练习,运用生动的描写、恰当的对话等手法,让他们的作文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通过对游戏文章的学习,拓展学生的写作领域,训练学生写作技巧,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完美结合[5]。
(三)拓展阅读丰富写作素材
在读写结合的课堂上,教师应当积极引入丰富的阅读材料,以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通过拓展阅读材料,积累更多的知识,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培养阅读习惯。教师应当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非文学作品和实际生活中的材料,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报纸文章、广告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同时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记录阅读观点、感受和理解以及优秀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6]。
例如在《猴王出世》的学习中,教师应当引入有关《西游记》的阅读素材,以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从《西游记》引入《三国演义》《红楼梦》等阅读材料,学生从中获得灵感,借鉴其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设置等元素,丰富写作内容,并且在阅读中对一些优秀的句子进行摘抄,学习表达技巧。比如从《西游记》中学习孙悟空的机智与勇气,从《红楼梦》中学习贾宝玉的情感世界等,将这些元素运用到写作中,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在阅读材料拓展中,学会分析作品的结构、风格、人物形象等,理解作者的意图,在写作创作中运用阅读材料内容,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水平。并且在写作任务中,丰富写作类型,写读后感、写观后感、写作文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阅读知识,培养写作表达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教学背景下,读写结合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重要措施,实现了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读写结合课堂的创新,从内容、形式等多个角度出发,通过明确读写结合培养目标、以读促写扎实写作技能、拓展阅读丰富写作素材等策略,更好地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掌握科学的写作技巧,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绍悦,张昊.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策略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05):40-42.
[2]邵丽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30):177-180.
[3]王丽娟.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试探[J].知识文库,2022,(17):88-90.
[4]王冰.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试探[J].知识文库,2022,(09):82-84.
[5]钟春.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分析[J].家长,2021,(30):148-149.
[6]马鸿平.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初探[J].学周刊,2021,(18):57-58.
作者简介:徐传美 1979.12 女 皖 汉 大专 二级教师 研究方向: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