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所渗透的人文素养对中学生的深远影响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张小珍

江苏省连云港市柘汪中学 222110

摘要

绚丽多姿的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人文内涵,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影响。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画中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如何对中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并分析如何在中学教育中有效实施中国画教育,以更好地发挥其育人作用。


关键词

中国画;人文素养;中学生;审美教育;道德培养

正文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笔墨技法、深邃的意境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在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正在快速发展,他们的审美观念、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都处于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将中国画中所渗透的人文素养融入中学教育,对于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深厚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与深厚的人文素养

(一)独特的艺术特点

中国画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线条的疏密曲直,以写意为主、写实为辅的手法,表现出自然与人生的和谐之美。同时,中国画还强调“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修养,要求画家不仅要有高超的绘画技巧,还要具备深厚的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素养。这种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得中国画在表现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时,更加注重情感的传达和意境的创造。

(二)深厚的人文素养

中国画所蕴含的人文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国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哲学思想对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谐共生的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二是“以德为先”的道德观念。中国画通过画面表达对社会伦理道德的颂扬和追求,如山水画中的山水之情、人物画中的忠孝节义等,这些道德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三是“诗书画印”的综合艺术修养。中国画要求画家具备深厚的文学、书法、篆刻等艺术素养,这种综合艺术修养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画对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积极影响

(一)培养审美情趣与创造力

通过学习中国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深邃的意境创造,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同时,中国画所强调的写意精神和笔墨技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这种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敏锐地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成为具有独特审美眼光和创造力的人才。

(二)塑造健全人格与道德情操

中国画所蕴含的人文素养对于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学习中国画中的“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和“以德为先”的道德观念,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人文情怀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中国画所强调的“诗书画印”综合艺术修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这种健全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成为具有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优秀人才。

(三)增强文化自信与国家认同感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能够增强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通过学习中国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种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的增强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成为具有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青少年。

 

、实施中国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为了在中学阶段有效实施中国画教育并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一)加强师资培训与专业发展

为了提供高质量的中国画教育,应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培训。通过组织专业的培训课程、邀请知名画家进行讲座和指导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艺术技能和人文素养。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完善课程设置与教学体系

学校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合理安排中国画教育的课程设置。可以将中国画课程纳入美术课程体系中并设置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此外还可以举办画展、讲座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和了解中国画的机会。

(三)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国画的魅力并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现代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实例分析

在美术课程中融入中国画的教学内容,是一种富有深度与广度的教育尝试。下面,我将通过一个具体而详尽的实例,来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实践价值。

我们的课程目标设定为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更要掌握其基本的绘画技法。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们精心挑选了一幅经典的中国山水画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幅画以细腻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山峰起伏跌宕,流水潺潺湍急,云雾缭绕弥漫,树木郁郁葱葱。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们细致入微地观察画中的每一个元素,启发他们理解中国画的构图原则与审美观念。通过详细的解析,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粗犷有力的线条能够勾勒出山峰的雄伟轮廓,柔和流畅的线条则能够展现出流水的动感和生命力。淡雅的色彩渲染出云雾的飘渺与朦胧,而浓烈的色彩则突显了树木的繁茂与生机。在掌握了基本的技法之后,教师鼓励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重新演绎这幅经典的山水画。学生们兴奋地投入到创作中,他们不仅练习了技法,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艺术的魅力。为了检验学生们的学习成果,教师定期组织作品展示和评价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看到自己和同伴的进步,还能通过教师的评价和指导,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技法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原则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改进方向。

这一实例充分证明了在美术课程中引入中国画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它不仅能够让学生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够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中国画的精髓,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于美术的热情和兴趣。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中国画知识和技能,能够准确地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还需要具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灵活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中国画的教学在美术课程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美术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画中所渗透的人文素养对中学生的深远影响

五.综述
    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渗透的人文素养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加强中国画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力更能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增强文化自信。因此中学阶段应重视中国画教育的实施和推广为培养具有高尚情操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新一代青少年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翠霞. 从专项化技能训练到综合性素养提升——中国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华夏教师,2022(35):79-81. DOI:10.3969/j.issn.2095-3267.2022.35.026.

[2]  司徒桦. 如何在中国画教学中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18):119.

[3]  王慧影. 初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的实践探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394. DOI:10.12253/j.issn.2096-3661.2020.12.815.

[4]  郜飞,吴镁凡,韩念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书院美育--以汕头大学思源书院美育课程为例[C]. //第六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论文集. 2019:183-191.

[5]  李鑫. 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选修中国画教学中文化理解素养的实践研究[J]. 文渊(中学版),2021(7):1868. DOI:10.12252/j.issn.2096-627X.2021.07.110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