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谢梦霞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早期教育中心,3153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阶段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实施策略及效果。通过分析四个具体实例,阐述了如何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表明,自主探究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实践;创新能力

正文


幼儿期作为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奠基阶段,自主探究活动无疑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类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更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本文紧密结合幼儿园教育的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具体实施策略,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索,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我们期望通过本文的分享,能够推动幼儿自主探究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和优化,为幼儿的快乐成长和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与可能。

一、创设开放式探究环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在幼儿教育中,创设开放式探究环境对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具有深远影响。这一环境不仅提供丰富的材料和工具,更重要的是构建了一个自由、宽松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节奏进行探索,从而主动积累经验和知识。这种环境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多种能力,还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创设这样的环境,为幼儿的全面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以我们幼儿园的科学角为例,我们精心准备了磁铁、放大镜、电池等各式材料和工具,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充满探索乐趣的空间。在一次科学角活动中,几个孩子被磁铁深深吸引,他们兴奋地拿起磁铁,尝试吸引各种物品。当发现磁铁只能吸引铁制品时,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惊奇的表情。这时,我走到他们身边,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你们看看,还有哪些东西是铁做的呢?”孩子们开始四处寻找,有的拿起小铁勺,有的找到铁钉,还有的孩子发现了玩具车上的小铁片。他们用磁铁一一试验,每次成功的吸引都让他们欢呼雀跃。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也时刻关注着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例如,当有的孩子对磁铁的极性感到困惑时,我会引导他们观察磁铁的两端,并解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通过我的引导,孩子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对磁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开放式探究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好奇、热情和探索精神,也看到了他们在探索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开放式探究环境的创设和维护,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探索机会和资源。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们的探索活动中来,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综上所述,创设开放式探究环境是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继续优化和完善这一环境,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培养探究意识

在幼儿教育中,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并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不仅是教育过程的重要一环,更是推动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动力。这一做法不仅满足了幼儿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更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学习精神,促进他们认知、情感、社交等多方面的成长。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当幼儿学会提问时,他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开始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他们会对周围的事物保持警觉,不断发现新问题,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去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提出假设、如何验证结论,这些技能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营造一个宽松、鼓励提问的氛围。在幼儿园里,老师总是面带微笑,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心中的疑惑。当小明指着窗外的树叶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树叶颜色不一样呀?”老师会蹲下身子,认真倾听,并温柔地回答:“小明观察得很仔细哦!这个问题真的很棒。树叶的颜色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它们生长的环境不同,或者是因为它们吸收的阳光不一样多。”接着,老师会进一步引导小明和其他孩子们去观察树叶。她带领孩子们走到户外,让他们用手触摸树叶,感受它们的质感;用鼻子闻闻树叶,体验它们的气息。老师还会鼓励孩子们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在孩子们对树叶有了初步的了解后,老师会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孩子们更深入地探究树叶颜色的奥秘。她准备了一些水彩笔和纸,让孩子们在纸上涂抹不同颜色的水彩,观察颜色的混合和变化。孩子们兴奋地尝试着,不时发出惊叹声。实验结束后,孩子们纷纷分享自己的发现。小明说:“我发现红色和黄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橙色,就像秋天的树叶一样!”其他孩子也兴奋地分享着自己的发现。经过这次活动,孩子们不仅学到了关于树叶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提问、观察和探究。他们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亲密和有趣,也让他们更加热爱学习和探索。

通过深入引导和实践操作,我们不仅能够强化幼儿的探究意识,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够点燃他们的创新思维,磨砺他们的实践能力。正如在树叶颜色观察活动中,孩子们从好奇提问到亲手实验,从观察到思考,从假设到验证,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究的乐趣和成长的足迹。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幼儿学会了如何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更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体验到了知识的力量和探索的魅力。孩子们在探究中学会了观察、分析、比较、实验,这些技能不仅帮助他们解决了当前的问题,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珍视并深化这种引导幼儿提问的教学方式。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元化、更富有挑战性的探究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在探究中不断成长、在成长中不断探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之星。

三、开展项目式探究活动,促进深度学习

在幼儿教育中,项目式探究活动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幼儿深度学习,全面发展。通过结合幼儿的兴趣点和认知水平,我们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项目,旨在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

“小小建筑师”项目为例,我们来详细探讨项目式探究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

在项目启动前,老师们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孩子们对建筑的好奇与喜爱,精心策划了“小小建筑师”这一主题活动。他们准备了丰富多样的建筑材料,如积木、纸盒、木板等,并设计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搭建任务。活动伊始,老师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项目的主题和目标。他们通过展示精美的建筑图片和模型,激发了孩子们对建筑世界的无限想象。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动手尝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属于他们的建筑王国。在搭建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他们自由选择材料,设计并搭建自己的小房子、小城堡。老师们则在一旁细心观察,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他们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同时,老师们还组织孩子们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搭建经验和心得,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这种互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当孩子们完成搭建后,老师们为他们搭建了一个展示平台。孩子们兴奋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同伴们介绍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老师们则认真评价每个孩子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他们特别关注孩子们在搭建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意、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孩子们继续努力,探索更多可能性。在整个项目式探究活动中,老师们与孩子们紧密互动,共同度过了一段充满乐趣和创意的时光。老师们不仅是孩子们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更是他们的朋友和伙伴。他们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一起探索、一起分享,共同创造了一个充满爱与智慧的学习环境。

通过这样的项目式探究活动,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搭建房屋,更掌握了空间感知、创意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在与老师和同伴的互动中学会了合作与分享,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这样的活动无疑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通过幼儿自主探究活动,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锻炼了动手能力、创意思维,并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习体验,还提升了孩子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策略,结合生活实践,设计更多富有趣味性的项目,并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孩子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彩莉. 户外自主游戏,孩子的天地——幼儿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创新研究[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六).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官舟镇中心幼儿园;, 2023: 4.

[2]凌琼. 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尝试 [J]. 教育界, 2020, (36): 76-77.

[3]戴莉. 追随幼儿兴趣 体验探索乐趣——记由串珠游戏引发的幼儿自主创新探索活动 [J]. 好家长, 2019, (70): 94-9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