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究
摘要
关键词
技工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 专业 学校特色
正文
近年来,全国技工院校的数量、年度招生人数、在校生规模逐步增长,在校生规模达到360余万人,累计为社会输送技能人才500万名,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技工院校是知识、文化、技术的聚集地,建设富有技工院校特色的环境文化是必不可缺的。现代德育理论提出:隐性课程(校园文化)的成功更多体现于学校传统德育,因为校园文化比传统德育说教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使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影响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离不开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
我们要根据技工院校的专业类型、师生情感诉求、发展建设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设计出适合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与学校建筑、师生情感融入一体,建设体现工匠精神、学习氛围的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深刻的影响。
一、当前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情况分析
技工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工人,根据当前技工院校“工学一体”的教育模式,需要将学习和工作紧密联系,为学生创设工作情境,让他们在学习期间就能沉浸在工作环境中将来能快速适应工作岗位。所以,现有的校园文化建设已不能满足技工院校的师生需求,积极开发校园文化建设,可以更加有力的带动技工院校学生的职业发展。
1.封闭性
技工院校发展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氛围,更不用提具有本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了。技师学院成立的时间较晚,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地方政府的支持,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各地区的技师学院交流并不频繁、深入,更不用说校园文化建设领域了。
2.类型单一
由于技工院校没有形成自身的校园文化,出于成本等因素考虑,形式较为单一,最常见的是:横幅、宣传栏等。有的院校会在此基础上加上学校的校徽,这种单一的宣传方式使校园忽略了技工院校的专业特殊性和校园本该有的活力,导致学生难有归属感。
3.内容口号式
目前的校园文化建设内容过于“口号式、标语式”, 基本是 “硬件”方面的建设,而且是模仿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的宣传方式,缺少 “软性”文化建设,如“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如何把思政、中国传统文化、校园特色等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接受、领会,让校园文化真正的影响学生?
4.视觉导向系统不完善
大多数学校会在在一些重要的场所设置醒目的视觉导向牌,但缺乏统一规划,有的只有简单的楼层指引、地点指引等。这样只解决了校园的方向识别问题,缺少直观性和整体性,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学生,视觉导向牌的作用大大降低。
二、建设具有技工特色的校园文化
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立足于学校定位,建设体现学校精神、学术氛围的文化环境。首先应该明确学校的发展建设定位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定位建设与之相符的、体现学院精神的环境文化。
(一)“硬件”建设
1. 建立VI识别系统,打造校园品牌形象
建立系统、规范的VI识别系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使学校的整体布局清晰明了,在社会中建立起专业、高端的形象和品位。通过VI识别系统,能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内涵,加深学生对学校的记忆。
2. 专业文化建设
以专业、班级为单位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大多数技工院校的教学区域是以专业、分系部来划分,不同的专业授课地点相对集中,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优势打造符合本专业特色的系部、班级文化建设。如:建设本专业的成果展示区域、本专业的历史、未来的发展趋势展示区域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让学生在专业文化建设总春风化雨般的滋润和熏陶,同时促进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教师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温故而知新,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 实现“工学一体”的视觉化
把不同的学习、生活区域关联成工作场景,实现“工学一体”的视觉化。大多数技工院校都有基本的区域标识,但往往是从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国家大力推行“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下显得并不合适。技工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要更加注重工作环境的创设,把校园模拟成工作环境,促进工学结合,在校期间就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4. 建筑与绿化的整体结合
部分学校花重金对校园环境建设进行打造,名人浮雕、塑胶球场等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但是,这样建筑缺乏有整体规划,与周围绿化等不能有机结合。校园中的每一栋建筑都各有功能和特点,我们应该因地适宜,根据不同的区域,配合建筑的特点进行绿化设计,让建筑与绿化有机的结合,才能达到突出学校特色、美化校园的作用。
(二)“软性”文化建设
1. 打造校园文创产品
技工院校的专业多为技术类型,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也要发挥专业特色,可根据不同的专业设计出符合实际情境、具有专业特色的文创类产品,应用于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校园活动、颁奖典礼等。对于教师、学生而言,在无形中提升了专业自信,对校外人员而言,体现了学校的特点和形象。
2. 平面宣传多创意
学校中的平面类宣传过于严肃,有些甚至脱离了专业发展趋势,让校园中的平面类宣传符合主流趋势,顺应职业需求。平面宣传多些创意,让宣传内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利用短小精湛的瞬间抓住人们的眼球和思维,充分发挥平面宣传的作用。同时,有深度、有思想的创意可以与师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修养。
3. 宣传方式多元化
目前技工院校的宣传方式过于单一,没有与人们的互动的宣传方式,产生的积极影响可想而知。在校园中加入交互式设计的校园文化建设,能让宣传内容和人交流起来,提高宣传效果和校园活力。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不仅限于平面展示,可多加入网络元素,计算机广告制作专业中《UI交互设计》课程就可以融入校园文化交互式的设计内容,使宣传更有针对性,这种宣传方式也是现代年轻人习惯使用的工具,会使校园文化更具魅力。
综上所述,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在教师、学生的需求上,是彰显技工院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促进技工院校打造校园品牌的桥梁。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的技工院校,也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发扬“精益求精、刻苦钻研”的工匠精神,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使技工院校更具朝气和活力。
参考文献
[1]余益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实现学校和谐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7
[2]熊迪.新中国初期江西中等教育发展研究(1949-1966)[J].江西师范大学(硕士),2020,0
[3]孙蓓雄.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与实践[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0,11
[4]王洋.论教师的实践智慧及其养成[J].曲阜师范大学(硕士),20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