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故障检修分析

期刊: 建筑砌块与砌块建筑 DOI: PDF下载

王英英 王新月 张慧莹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摘要

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尤为迅速,人们电力的需求逐渐提高。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全面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是技术人员关注的重要内容。全面探究适合电力系统实际特点的现代化保护设施设备,加强自动化防护,才能切实保证电力系统高效稳定安全运行。伴随电力系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用电单位和个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借助智能化设备,将其和电力系统相关的设备设施有效关联,从而打造完善的自动化系统,才能切实发挥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的价值,并为电力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由于电力系统运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密切关注电压变换、发电系统、配电系统等相关领域的内容,加强继电保护自动化体系的设计,全面强化智能化管控,才能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性排除故障。加强新时期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应用的意义与措施分析,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故障检修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关键词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故障检修

正文

引言

电力系统每个环节都需要全面加强标准化管理,避免出现故障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加强系统各个环节的故障排查,加强自动化智能设备的配置应用,通过引入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及相关装置等,结合电力系统运行要求,从全面强化系统自动化防控的视角进行监督控制,切实保证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有效发挥应有的价值,推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同时,全面引入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及相应设备等,可以减轻工作人员负荷,提高系统故障排查精准与处理,有利于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

如今,国家电网已经走向成熟,曾经黑夜缺少光明的地方已经灯火通明,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电力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虽然一处电网出现问题并不会对其他线路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是在供电的源头处出现了问题,整个下游的用电区域都会受到影响。一旦发电源头的供电设备出现故障,供电将不能顺利进行,下游接收到的电力就会减少,严重影响下游的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不仅给民众的生活带来不便,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小觑。有了继电保护,将会避免很多问题的发生,电力系统运行会更加顺畅,电力供应更加有保障。继电保护并不是最近才提出的,它是一个很早就存在的话题,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的继电保护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其强大的作用,自从有了继电保护的支持,电力系统的问题越来越少,电力供应越来越稳定。虽然继电保护对于电力供应有很大的帮助,但我国的继电保护安全管理措施还不够成熟,继电保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果不能进行解决,还是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在看到继电保护的作用后,我想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措施不断完善继电保护系统,让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更高。本文接下来将提出一些继电保护安全管理的措施,希望对于继电保护的发展完善能够有所帮助,对国家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2 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故障检修

2.1过流电限定保护技术

智能变电站在电力系统运行时经常发生电流过载,这种情况下,电力系统的外部电路可能会出现短路。电流过载会导致外部电路故障和跳闸,直接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所以,在智能变电站建设阶段,有必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的存在,科学合理地采用过流限制保护技术,确保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电流过载时,过电流限定保护技术可以立即向智能变电站终端系统发出警报,然后根据警报信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确保继电保护的安全性。过流电保护技术的实施让这种电流过载问题得以解决。

2.2 数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环节可靠性

2.2.1改善电力环境

对于能够对数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的电磁信号来说,可通过两种方式对其加以处理。第一,技术人员可依托隔离技术及屏蔽技术隔离干扰源,通过这种方式降低电磁干扰影响。第二,可利用滤波器对电磁杂波影响进行消除。此外,对于浪涌冲击来说,其对数字继电保护装置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一旦出现浪涌冲击,将会对数字继电保护装置造成损坏。为了消除浪涌冲击影响,可利用压敏电阻及放电管吸收瞬间状态的大电流。

2.2.2做好接地装置设置工作

现阶段,数字继电保护系统内部均设有相应的接地装置。在接地装置位置选择及安装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电压回路及保护屏。一般情况下,保护屏接地装置会设置在屏内铜排上,虽然生产厂家会做好保护屏接地装置安装工作,但技术人员在后续仍需要做好铜排及地网连接过程的稳定性检测工作,判断接地电阻相关参数是否满足运行标准。

2.3 促进问题处理,加强检修能力

通过电力继电保护远程运维技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找出电力系统发生故障的位置,然后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该技术不需要人工现场操作,通过远程控制即可完成,而且可以掌握电力网络和变电站的真实数据,提高检测电力系统的水平和效率,在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还可以减少资源、成本和人力的消耗,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改善人们的用电环境。

2.4保护重构技术

保护重构技术的亮点是使得升级后的智能电网既有灵活性的同时又兼具稳定性。下面将具体展开其应用过程,分析其相对于传统系统的优势:①传统继电保护系统运行模式固定单一,修改整定值需要花费巨大的工作量,而使用该项技术后,提高了其灵活性,能够应对不同电网的运作模式。②该技术实现应对电网结构变化的方式是,通过在线的形式对保护系统配置与重组。③除了对电网整体的重构保护,该技术也能够细化至设备的内部,时刻关注元件的状态并及时反馈,排查可能存在的隐患,实现对风险的及时控制。④即使在继电保护不能正常工作的状况下,保护重构也能发挥作用,用可正常工作的系统替代故障系统,使其保护功能继续运转,免去了人工维护检修的流程。其自我修复功能的完善减少了整体电网瘫痪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电网的稳定性。

2.5系统角度的隐性故障辨识法

投入运行的继电保护设备,部分在运行过程中因各种因素会出现故障,通过对整个电网系统中各继电保护设备的历史故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从系统的角度对某型号或某制造商产品在历史上的运行情况进行数据挖掘,可辅助识别分析判断得出某产品是否具备家族性缺陷等异常因素。通过对历史故障进行多维度分类统计,找出影响二次设备运行的关键因素,为二次设备的隐性故障辨识提供决策依据,统计的内容包括:(1)按重要性统计:即统计危急告警、重要告警、一般告警的次数及所占比重;(2)按影响范围统计:包括装置本体、外部回路、通道告警、系统告警等告警次数及所占比重,进一步还可以按影响范围的详细分类维度进行统计;(3)按告警详细分类统计:如统计CPU插件异常、定值异常、开出告警等的告警次数及所占比重。此外,还可以结合其他维度,对上述3类指标做进一步分类统计:(1)按二次设备厂家:如南瑞、四方、许继、南自等厂家的二次设备平均每装置告警指标(包括重要性指标、影响范围指标、告警详细分类统计指标等,下同);(2)按装置型号:如RCS-931、CSC103B等,统计每种型号平均每装置的告警指标。统计上述信息后,按照一定指标进行划分,确定存在故障的继电保护设备,再根据隐性故障的分类及原因,对隐性故障进行辨识。

2.6完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相关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证继电安全管理顺利实施的关键点,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从不同方面来建立相应的制度。(1)需要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将继电保护具体到个人,及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相应的工作,进一步完善继电保护装置软件的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可以促使相应的人员定期对继电设备进行检查,减少电气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问题,及时升级继电保护设备,减少软件设备问题给继电保护装置带来的误差。(2)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制定严厉的奖惩制度,制针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检查其对继电报告装置的维护与管理效果,一旦存在问题需要进行严格的处罚。并且规范化的制度可以有效规范操作流程,避免因操作失误对继电保护装置造成损害。总之,相关人员要想加强继电安全管理,便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改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继电保护和安全技术,及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2.7电力系统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同时技术人员需要根据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以此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全面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的整体控制,以此最大限度降低隐患或故障的发生,全面提高电力系统科学稳定运行成效。全面强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自动化装置的配置,科学选用相关的继电保护自动化设备和设施,这样可以按照相关的要求及时对电力系统元件相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获取,同时借助自动化设备,可以将相关的信息数据等传输至网络控制系统,这样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监控,便于技术人员及时排查可能存在的故障等。加强数据信息管理,强化系统的安全防护,注重借助相关的智能化设备对电力系统运行方面的参数进行精准测量,以此可以实现一体化设计管控,在保障电力系统能够高效运行的同时,有助于引导技术人员结合实际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强化信息数据的综合开发应用,利用相关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为电力系统的运行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在电力系统运行环节,通过将继电保护自动化系统融入其中,聚焦信息的采集、系统的保护、参数的测量以及整体体系的控制,打造完善的闭环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高效安全科学运行效能。

结语

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需求量的不断增对,电气自动化系统也应用的更加广泛,而继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为了进一步确保电气自动化系统正常地运行,加强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现状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内容。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日常工作运行的稳定性,为促进我国现代电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伟,汤建华,马艳,赵刚,孙学军 . 电力继电保护信息远程打印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J]. 安徽电力 ,2017,34(04):33-36.

[2] 卫伟 , 范军太 , 焦岚轶 , 樊露丹 , 王杰 . 继电保护远程运维管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J]. 煤炭技术 ,2021,40(06):197-201.

[3] 裘愉涛 , 周震宇 , 杨剑友 , 奚洪磊 . 继电保护远程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 [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2018,46(18):17-24.

[4] 侯先栋,王邦惠,刘伟,周进 . 基于文件方式的继电保护装置定值远方操作方法 [J]. 电力工程技术 ,2018,37(01):147-152.

[5] 邹莹莹 . 继电保护远程运维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南方农机,2019,50(12):202.

[6]安振华,金震,侯炜 . 开关柜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改造方案分析 [J]. 电工技术,2020(09):80-81+8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