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色彩的国度穿梭——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解析
摘要
关键词
小学美术 色彩教学 问题 策略
正文
前言:小学美术教学走出传统的教学局限,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增强学生对色彩应用的主动性,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学生思维成长和能力成长的关键时期输入正确的美术语言,解开学习的难点,获得健康的身心,懂得如何进行色彩搭配和提升艺术修养,在色彩探究的国度中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发现美和创造美为己任,展现学成的学习个性,运用适当的手段将色彩融入到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依托教学改革的创新主线,小学美术教师分析色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重构具有趣味性、生活性和多元性的色彩教学课堂,各种色彩的相互碰撞以及合理搭配中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色彩展示,发挥自身的潜能,独有天赋的在色彩的天地中创造新世界。
一、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改革的实践空间内,小学美术教师努力更新教学方法和创建属于学生的美术课堂,怎样在学生初步认知色彩的阶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向往,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学习能力,感受色彩变化以及发现影响色彩各要素的同时展现学生的美术优势。怎样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为学生搭建色彩遨游的国度,持续的观察色彩和应用色彩,提高美术技能和综合能力,创新实践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教师以教学创新为路径,从传统教学向素质教学的有效过渡中分析色彩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到与学生美术思维发展的连接点,吸引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色彩的思考分析,以主人公的身份解开美术作品的色彩奥秘,融入到自身整体美术知识结构,激起学生创新学习的动力。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和生活主题活动,学生愿意在色彩的过渡中寻找自身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推动美术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一)传统教学严重,忽视色彩教学
美术学科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运用美术的眼光探究周围的事物,体验色彩的变化对自身审美的实际影响,创新实践的过程中美术学习变为学生美的享受,运用色彩的同时拥有积极阳光的心态,激发创作的灵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忽视色彩教学的重要性,有的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美术线条的勾画上,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停留在教师的认知层面,无法通过色彩教学为学生创建健康成长的适宜环境。所以教师深化素质教育理念,重视色彩教学和发挥色彩教学的独有教育价值,符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色彩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平衡色彩、造型和整体艺术感知力。学生所运用的每一种色彩都成为学生强有力的审美表现,美术学科变为学生愿意参与、积极创新的学科,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兴趣不高,没有观察习惯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是学生对色彩的强弱分析和辨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美术色彩技能,持续的互动探究实践过程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为什么要填充这种颜色?周围那些事物对色彩变化产生怎样影响?渐渐地学生对色彩有着极高的敏感度和好奇心。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到走进色彩的国度进行穿梭,培养学生艺术表现能力和色彩搭配能力,未来美术学习的道路上,帮助学生更为全面的认识世界和创造美的事物。然而在美术色彩教学中有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跟随教师的模板进行固定色彩的填充,并没有思考色彩的变化和观察色彩的影响条件,埋没了学生的学习潜能,也让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没有观察的习惯。所以教师不能按部就班的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色彩知识,而是运用创新的教学手段,明确色彩教学目标,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对色彩的主动辨析是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思考的思维递进过程,有利于学生追逐艺术的脚步,运用色彩去认识世界和发挥潜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式单一,难展学生个性
小学美术教师站在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色彩教学课堂的重构,不仅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色彩知识与技能,也能在未来学习的环境中学生运用个性色彩的表现方式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学生的美术思维更为灵活,产生对色彩学习的探究积极性。然而在美术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枯燥的进行理论讲述的过程中,造成学生很难产生对色彩学习兴趣,无法让学生在美术作品创作中发挥想象和合理进行色彩的搭配,难以展现学生的学习个性。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融入教学改革的环境,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需求,结合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和多种创新教学途径,构建美术色彩教学新模式。可以通过与生活的接触感受色彩的内涵;可以让学生在质疑和想象中进行色彩的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呈现中快速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二、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舞台依然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舞台,依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的实践策略。教师尊重学生在感知色彩以及辨析色彩中的每一个想法,保护学生对色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素养能力提升为色彩教学目标的同时创造具有趣味性、合作性的美术色彩教学课堂。小学美术教师革新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穿梭于色彩的国度,分析色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通过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和生活主题活动等方面优化色彩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色彩的国度中穿梭,让色彩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色彩运用和主动辨析的教学合作中形成多条色彩创新教学的途径,提高美术教学水平。
(一)打造翻转课堂,以色彩预习为重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与实际教学现状相衔接,分析学生的学情,提炼相应美术色彩教学的知识,与学生思维认知和学习心理相符合的同时创新美术色彩教学过程。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色彩教学所带来的教学优势,与学生未来发展相联系进行教学目标构建的过程中运用微课打造色彩教学翻转课堂。例如在学习《游乐园》的教学内容时,教师的色彩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要,按照教材的主题与学生认知中的游乐园进行微课制作,课前的学习环境中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鼓励学生细化学习重点内容中的色彩能力。接着让学生在教学的前端以色彩预习为重,结合微课对整体学习内容进行思考,怎样理解游乐园中各种游乐设施的色彩?怎样结合微课丰富学生的色彩知识,为什么要运用这样的色彩?填写预习报告单,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色彩的调配,游乐场造型的设计以及整体艺术的感知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自主辨析能力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创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关注学生在整个色彩学习中的实际思考和有效反馈,引导学生在运用颜色的过程中说出自己的理由和周围事物对色彩变化的影响,自主进行色彩辨析和色彩运用,产生浓厚的美术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小鸟的家》时,教师的教学设计是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小鸟的家,填充适合的颜色,形成具有创意和美感的美术作品。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快乐的互动氛围中通过对小鸟的家的观察和色彩随着周围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进行色彩的填充,太阳升起来时小鸟的家的色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色彩辨析能力,教师对各小组美术作品进行评比,让学生选择代表总结色彩学习的收获,提高美术色彩教学效果。
(三)组织生活主题活动,鼓励对比与想象
小学美术色彩教学为学生健康成长搭建阶梯,全面教学改革落实的环境中教师解决美术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现象,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个性色彩的审美表现进行教学方式的重构。原有处于理论教学阶段,逐渐让学生对色彩学习失去探究的兴趣,所以教师借助生活组织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和符合主题的进行学习拓展,理解了色彩的内涵,升华学生的艺术情感,创造高效的美术色彩课堂。例如在学习《彩色拼贴画》的教学内容时,教师的教学设计是与学生共同来到户外环境接触大自然,组织树叶拼贴画综合实践活动。观察生活中的实际事物,发挥想象进行美术作品的个性色彩搭配,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对色彩的搭配产生怎样的思考,结合色彩的运用技巧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创作彩色拼贴画。这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生活事物色彩的对比与想象,相互交流和色彩运用的调配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养成色彩探究习惯。借助生活主题实践活动,教师保护学生每一次的想象和色彩的运用方式,构筑属于学生的个性色彩天地,让学生在色彩的国度中穿梭,每一幅美术作品更加的绚丽多彩。
三、总结
依据新课程改革和学生的发展需要,重构小学美术色彩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分析色彩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色彩教学策略,通过翻转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和生活主题活动等方面为学生感受色彩和辨析色彩提供助力,激发学生色彩探究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每一种色彩都是学生精心准备和精心挑选运用创造美的过程,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也变为学生自主辨析色彩和运用色彩的空间,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贾冰冰.小学美术教育过程中的色彩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17(32):275.
[2]项晓珍.用色彩点缀人生──小学美术色彩教学策略分析[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9,25(7):247-248.
[3]秦丽.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75):148-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