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新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方式
摘要
关键词
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方法
正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师要把单元内的各种知识按一定的比例合理地安排在教学中,这样才能有层次、有规律地形成一个单元,使知识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而要推进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大单元的意义和目的,分析、讲解和梳理单元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一、浅谈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
高中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英语知识比较复杂,学生对其所掌握的内容不够牢固,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上一堂课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上一节课没有完全理解,下一节课就跟不上进度的问题。但是英语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果不能把基本知识融会贯通,后面的课程就无法理解了,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深入研究变得越来越艰难。因此,许多老师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主动探究,总结出了以“主体”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从原来的单一知识点加强变成了对单元内容的全面学习,使同学们能够在一个单元的课程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查找漏洞,进而将前后知识进行融合,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加牢固。另外,在高中英语课程中,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都是与新课程标准密切相关的,所以更适宜于将其与本节话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并加以扩展。同时,高中英语老师还应对所学内容进行实时掌握和归纳,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因此,将大单元教学法应用在高中英语课堂中,对于促进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二、浅谈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具体方式
(一)深度教学,体现动力
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以构建多元语境为基础,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层面上全面提高自身对词汇的综合认识。在单元词汇课学习中,老师可以利用单元主题来构造一个核心思维导图,并通过团队协作,让学生能够围绕此核心词汇进行联想和扩展,由此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词汇的认识。在此课堂中,英语教师会根据多模态理论预先制作单元词汇的思维导图,让学生们根据课本上的知识来补充内容,以此加深对单元话题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对思维导图分支进行相关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其他同伴一起交流关于单元主题的观点,创造一个浓厚的英语词汇学习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进行分组交流和记录。接着,小组长将小组的讲话进行整理、归纳和归类,以整体上把握小组成员对单元主题的意见,并将大家讨论中出现的常用词汇和词组进行记录,接着由各个组员对相关模块知识进行阐述,并将词汇和词组含义作简要解释。最后,老师选择了小组长对小组的发言做一个简单的概述,然后教师根据组长的报告,并查看思维导图的完整程度,最终来对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选出“讨论之星”。基于多模态理论,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提倡学生在特定情境下发散自己的思维,在本堂课程教学中,老师结合思维导图,结合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共同学习词汇。还要从联系生活情境的角度进行词汇讲解,保证学生可以感受更加具象化的语言环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不断产生词汇学习的动力。[2]
(二)联系目标,统整开发
首先,围绕主题设定目标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设定具体、可量化的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对教材进行统整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有条理和连贯。通过对教材的统整开发,教师可以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样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零散和重复,提高教学效率。此外,统整开发教材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例如,在教授“Natural disasters”相关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设计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与“Natural disasters”相关的词汇,如earthquake、tornado、wildfire、drought、landslide、tsunami、flood等等。(2)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与描述天灾相关的句型。(3)学生能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天灾的认识。教学内容:(1)词汇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教授与天灾相关的词汇。例如,教师可以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图片中呈现的是哪种天灾;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交流天灾的危害;(2)句型训练: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天灾相关的问答和对话练习,帮助学生掌握与天灾相关的句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天灾场景,用英语询问和回答问题,还原整个场景。(3)阅读理解: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天灾相关的英语故事或文章,让学生阅读并进行理解,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或进行讨论。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用自己的话介绍天灾和分析天灾的危害。(4)口语表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演讲,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来讲述天灾中的故事。[3]
(三)设置活动,优化实践
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和评估方式后,可以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理解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促进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4]在“Nature in the balance”单元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的具体教学活动:当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环境和状态以后,笔者通过三个环节来指导学生对本单元的核心知识进行学习。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网上关于Nature in the balance的探究以一种非常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同学们,同学们也会在观看的时候很容易就能记住一些和自然平衡保护有关的词汇以及词组,在观看的时候,老师会给同学们一些语音上的提示,由此帮助学生更好地发音,让他们能够将词汇和图片、视频进行对应。其次,笔者带领同学们了解单元提到的语法结构,当学生对基础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笔者再指导学生将这样的语法知识融入具体的情境中,接着进行对话运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此,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整体性,突破了单元教学重难点,实现了单元教学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该更加注重课堂的开放性,将英语知识引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培养他们运用英语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成效。基于此,笔者还在本课程中组织了相关的实践活动,将同学们分为若干个小组,让同学们利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What are the main problems facing the natural balance?Why should we maintain a natural balance? What's the point?”的形式鼓励同学们互相发问,达到提高同学们听力和理解能力的目标。[5]
(四)分层教学,有效拓展
每个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基础和兴趣爱好都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对所有的学生们都统一单元整体教学模式,那么就容易出现班级上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师的教学内容太过简单基础,有些同学又无法跟上正常学习进度的问题。要有效地提升单元整体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时有效应用分层次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英语学习单元整体化教学,以实现学生整体平衡性提高。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分为基础组、普通组和拓展组开展个体化单元整体教学。对于基础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课本教材上的单元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于普通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联结不同的知识点,形成单元知识结构图;最后是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可以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利,让学生们在整单元的英语知识基础上进行实践应用,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英语学习实践活动。例如,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基础组的学生们对这些具备内在联系的英语学习单元知识进行有效总结,让学生扎实掌握整个单元的知识点。对于普通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阅读内容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并且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整合,从而让学生对整个单元学习内容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知识结构。对于拓展组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选择自己喜爱的英语单元进行对比学习,在整单元整体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
三、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英语大单元整体教学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单元整体教学应用的高中英语教学路径进行探讨,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然而,要充分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优势,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以及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整合。
参考文献
[1] 龚健慧.关于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9,(25):27-28.
[2] 李春燕.浅议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学生英语,2019,(12):45-46.
[3] 王珏.刍议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高中英语教学与研究,2020,(01):24-28.
[4] 周宁娴.浅谈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J].校园英语,2020,(08):181-182.
[5] 周诗杰.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探究[J].英语教师,2019(15):156-1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