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情境化教学设计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全昌富

四川省大英中学 629300

摘要

目前许多老师还停留在单一陈旧的教学模式上,只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忽略以学习者为中心,这就造成高中物理教学效果不佳。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要切实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主体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质量,所以老师们要适时地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情境化教学设计研究,唤活学生物理学习思维与动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本文就主要分析这一点,以期为构建高品质物理教学课堂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学习者;问题情境化;教学设计

正文


引言:新课程改革提出,指明学科学习总趋势,从以教授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怎样才能更好地贯穿此方面的明晰点,注重建设问题情景课堂,是深化物理教学改革的主要手段,是推动学生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问题创建主要以具有浓厚的体验感和开放性的活动环境为主要内容,通过激发和感悟的手段,促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上持续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实现对知识的主动掌控,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物理科学思维。

一、设计生活化问题情境

物理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对日常情景的归纳、分类、总结而得出,因此,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物理教学设计,必须深入挖掘物理生活元素,在问题情境设计中导入生活情景,同时把所创造的生活情景与学生原有的体验共鸣,指导学生结合生活现象理解物理概念,探寻物理规律,从生活化、立体化的思维角度思考物理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快速理解并把握所学物理概念内涵,感悟物理规律特性,进而加快内化所学知识。

“质点与参考系教”相关知识点为例,为增强问题情境教学设计有效性,可在教学开始前将学生分成合作小组,按照老师提问进行分组讨论,每组派出一名选手进行抢答,每组允许多回答,答对一道得1分,答错一道不扣除分数,最终汇总总分,评选出获胜小组并给予奖励。竞赛式的课堂活动氛围可作为“催化剂”,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专注力,帮助学生沉浸在多样化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中。创设第一个生活化问题情境为“展示复兴号高铁、中国地图影响图片,提问:复兴号高铁长度大概在230米,南昌到北京的间距是1103千米,高铁要从南昌开向北京,请大家在中国地图中划出这一高铁?1】并说一说你的发现?”第二个生活化问题情境,演示木块沿着斜坡向下滑动的画面,演示足球竞赛过程中,足球员将踢出香蕉的画面,设计两个问题分别是“木块沿着斜坡向下滑动,这个木块是否可以看作是一个质点?”“若要研究香蕉球的转动定律,它能不能被看作是一个质点?”第三个生活化问题情境为展示古诗词“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设计问题为“诗人为何提及“云不动”,而且还提及“云与我俱东”?这两个句子是不是有冲突?”基于生活现象和元素,创新设计物理问题情境,学生 对抽象的物理概念就会有更加直观化、形象化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开展物理思考、讨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二、设计探究式问题情境

在高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十分关键,新课改下,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要主动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参与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学生探索和学习2】。情景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标准下出现的一种新颖的教育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问题情境化教学设计,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在设计开发此种教学模式过程中,注重与课程内容相融合,设计多样化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讨论,在解决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内化新知。

“弹力”相关知识为例,设计探究式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自然而然深入问题探究,自主开展实验设计与实践。第一个实践操作问题“当一个弹簧弹性形变时,会出现怎样的情况?”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用力拉桌子上的橡皮筋,并说出自己的具体感受。第二个可视化问题“出示蹦极、撑杆跳、被压缩的弹簧等视频、图片等,提问:在这些种情况下,物体是否都会受到弹力,具体方向是?”通过以上的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日常生活中,压力,拉力,支撑力都是弹力的一种。并和同学们讨论怎样确定弹力的方向。第三个问题“既然我们知道了怎样判定弹力的方向,那么弹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相关?具体该怎么操作并证明?”设计这一问题,能够将初中、高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展开定性剖析,对二者的相互联系进行定量分析,使他们能够自主地思考并规划接下来的实验。第四个实验问题“用什么方法测定弹簧?怎样测定弹簧的伸长?怎样才能确保其测定精度?”设计上述问题,为学生展开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提供思考路径。 当学生实验操作完成后,设计实验结果分析问题,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展开探究分析,问题如下“弹簧弹力 F的量值和伸长量x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若把实验数据在伸长量x和弹力 F的坐标平面上画出图线,所得结果?”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夯实学生知识储备。

三、设计图表式问题情境

图表在物理科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许多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的一个要素就是图表。图形展示了更多的信息,能够把抽象的物理规则用图形形式表现,让同学们从这些图表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促进知识转移,从而增强对有效信息的分析和加工。另外,图表也是一种问题情境的展示形式,较之其它形式相比,图表形式更加直观、立体, 学生在物体运动变化方面所获得感受通过具体的图表呈现,学生的亲身体验会更加深刻,在对后续问题和知识点进行分析、总结时就会更加容易。

“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和时间的关系”相关知识为例,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匀速直线运动”图象,指导学生观察思考,使用匀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求解这些时刻该物体经过的位移,可以看出在匀速直线移动中,图象所包围的区域即为这些时刻该物体所经过的位移。然后设计问题情境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图像与时间轴围起来的区域面积能否同样地反映出位移?”相比于之前的问题,这道题还是比较抽象的,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图表分析解决问题,达到高效率学习效果。比如将图像分为若干个小段,每个小段都可以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么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就能代表该时段中该物体经过的位移,再加上这些长方形的面积,就能大致反映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此期间所经过的位移3】。接下来再设计问题情境为“计算出物体在这段时刻内走过的位移?”这一问题求解思路和上一个问题比较相似,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类比举一反三,进而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通过物理图表问题情境设计问题,能够有效唤活学生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物理思考的灵活性和多边性,促进学生更快建构物理模型,进而在不知不觉中渗透进物理核心素养。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像

结语

总之,高中生正处于特定的学习和生长时期,高中物理的学习难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压力也会随之增大,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唤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深入探究与思考,就成为现阶段高中物理的主要教学难点。 因此,高中老师要对教学课堂进行一些改进和革新,持续深入研究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问题情境化教学设计方法,通过问题情景教学模式,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参考文献

[1]樊佳欢.基于问题教学法的高一物理教学设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3.

[3]胡灵娜.情境式教学在高一物理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3.

[3]李伟,田佑涛,.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C】.2023年第三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20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