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陈汉莉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港上镇中心小学 邮编:276100

摘要

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模式强调了学生的主导作用,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独立学习和探索技能,并且能提升教学的品质。语文读本精选了品质优良、传承久远的优秀文章,其中融合了自然、社会、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这些内容富有深思、科学和艺术性。教师在进行语文授课时应当灵活结合其它学科知识,完善课堂内涵,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受益于跨学科的涵养,从而促使学生全面而均衡地成长。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以跨学科为依托的项目化学习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并提供借鉴。


关键词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教学研究

正文


引言

语文乃教育之根基,具备广泛与普遍之特性。是以,在综合性学科教育中,对语文教学的关注应提至首位。教师教学时,应将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为支撑,深入发掘语文与其他科目在思维逻辑和知识体系上的交集,并采取多元化的解读方法去阐释科目知识,进而探讨跨学科教学的探索路径。

一、跨学科学习的内涵

跨学科相关概念可以回溯到中国先秦时代与西方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但这一范畴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才正式确立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972年,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跨学科合作的研究论著——《学科交叉:高校教育及研究的探询》面世。截止到2010年,国际上的交叉学科研究已经历了十年的进程,并迎来《牛津跨领域研究手册》的发布,这一著作标志着跨学科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新的扩展时期,同时也推动了跨学科思维的广泛传播与理解。同时,一批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者像约翰·杜威、杰罗姆·布鲁纳、陶行知等,他们在跨学科发展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提倡了跨学科学习和课程融合作为这一领域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宏伟理念。依据相关学者之研究成果,跨学科学习的含义可定义为:融会贯通两个或多个学术领域的思维模式、理念、技术,形成了特定融合性质的知识体系,这样的整合有助于应对实际问题,并能促进对所涉及领域的深入理解,进而实现跨领域知识的相互连接与理解,这类课程和教学方向即为跨学科学习。此种学习方式拥有其显著特色和评价标准,包括:依托学科的思维模式,完成学科间的融合,并促成跨领域理解,这三个特色间存在递进的相互关联。考虑到真实环境,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优化跨学科教学,并规划课题研究等,构成了跨学科教学的根本实施方针。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当小学生在掌握语文课本中部分知识点时感到认识上的障碍,老师需及时将该教材与其它学科素材巧妙融合,做出恰当调整,利用跨学科的有益素材辅助教学活动,这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多角度思维,激发其思维活力,进而实现教学创新的愿景。就拿那些难以理解的术语或文字来说,借助多媒体技术呈现,能让它们在学生面前“动起来”,将文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表达,把原本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得更为简明和易懂。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跨学科教学的策略

(一)语文学科与科学探究的巧妙组合

学生缺乏人生阅历,一谈到写作便心生畏惧,恐惧心态深厚,面对作文作业时总是痛苦挣扎,亦或机械背诵,生搬硬套。阅读了《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之后,我与授课的自然科学教师联手布置了关于种植植物的日常观察日志这项任务。孩子们向教师请益如何进行植物培育和虫害防治等科学问题,在试验和观测中加深认识,在探索学习中记录所见所感。他们撰写的观察日记真实可信,充满趣味,内容生动。

(二)合作学习

在实施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施行合作学习的方法,此法能够实现不同学科的有效整合,进而推动跨学科教育质量的提高。通过团队协作学习,不但能增强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与意识,还能激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参与到跨学科的学习之中,这样的做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发性具有积极影响。在分组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同学们的个性强项和独特才能。例如,可以把性格开朗、喜爱交流的学生与性格较为内向、具备团队合作意识的学生配成同一个小组。在小组编排完成后,教师应根据学生们的实际能力和学习习惯来定制适宜的学习任务。目的是为了让更多学生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能够圆满地完成团队协作的任务。

(三)加强语文实践,增强学习趣味

小学语文课程可与多种实操项目相融合,教师在授课中融入多元化的实操练习,丰富汉语学习的手段,利用学生偏好的特定活动来进行教学,以此激发学习动力,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实施语文实际操作项目时,应将教学目的作为主旨,教学素材作为关键点,以及以操作性项目作为实施方式,并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详尽规划。此项活动旨在通过搜罗与课文关联的资料、阅读分享、朗诵练习、教材剧演出、社会考察以及参与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四)运用音乐和美术来提升教学艺术性

音乐与绘画皆属于艺术领域。通过将它们和语文课程有效融合,可以让语文教学呈现出更浓郁的艺术风味。音乐之所以能广泛吸引人心,正是因为不同风格的音乐对人带来的感受各有千秋。例,在小学语文的《月光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那首名曲,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充满艺术感的学习环境,使他们能深刻感悟到贝多芬的创作精髓,并在思维中描绘出对应的画面,进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如,当教授《画杨桃》一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巧妙植入跨学科的互动教学方式,为课堂氛围增添活力。具体做法包括安排绘画互动活动,老师可在授课前准备一颗实际的杨桃果实,课程开始时让学生们先在自己的位置上细致观察它,随后引导他们根据所见描摹杨桃的形态。活动最后,学生有机会共享他们的作品,并参与提问解惑的环节。此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审视问题,认识到实践中对待问题的多元视角,内化"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道理,以及领会到实事求是的深层含义。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游戏式的学习中收获知识,在欢乐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艺术性。

(五)利用信息技术,增加学习魅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老师需语文教学与信息科技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地运用信息科技带来的海量教学素材,规划鲜活的教学场景,构建充满活力的各类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搜罗相关的文献资料,可以提升语文课程的吸引力,并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在将信息技术与专业课程融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有效利用多种信息媒介的特性,结合所授知识向学生提供形象鲜活的教学材料,使他们对课文的背景和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同时,要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以促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情感共鸣,进而提高教学的吸引力。

(六)开展跨级联动,提升语文课程影响

实行跨级别的互动教学通常会把某个课程的中心思想作为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的平台,这涉及串连不同班次、不同年纪的学生群体,他们在此教学活动中担纲主导和参与角色,搭建起一体化的学习平台。这种横跨各个级别和科目的教育形式,其显著特点是参与者众多、涉及范围广泛、融合度高、影响深远。通过此种模式促进不同学段以及班级间的交流互动,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束语

小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老师在语文课堂上实施的多样化跨学科教学方法来实现。在进行跨学科教学时,教师须谨慎挑选与汉语课程教学内容及学习特征相关联的其他学科知识及其学习方式,并在综合性的课程指导下丰富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同时,应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配置课程资源,协调学习时机,使学生能有效地开展自我驱动的学习活动。《义务教育汉语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要达成这一教学宗旨,必须将语文与其它学科紧密结合,通过跨学科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成效,助力学生全方位成长。

参考文献

[1] 矫红祝.学习任务群在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中的实践探索[J].小小说月刊(下半月), 2022(8):0233-0235.

[2] 吉文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 ——以《探索恐龙世界》为例[J].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1(7):2.

[3] 仲学文,沙彩虹.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浅探——以"我为李白代言"项目式教学为例[J].[2024-05-02].

[4] 吴义霞.小学语文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及实施 ——以"未来,我们怎样上学"教学为例[J].七彩语文[2024-05-0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