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普巴曲珍

西藏山南市琼结县中学 856800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首先介绍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及其在教育中的重要性,接着探讨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和历史情感态度,然后从问题设计、资源利用和任务设置三个方面提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最后,结论部分将总结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正文


引言

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核心能力,使其具备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潜能。而在历史教育中,学科核心素养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逻辑和背后的原因,更能够促进其对历史的情感认同和情感态度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贯穿于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尤其是作业设计中,仍然面临着挑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以期为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系列核心能力和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历史方法和历史情感态度。这些素养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历史学科素养体系。历史思维能力包括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推理的能力,以及形成合理历史观点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和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提高其对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2.1 问题设计

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问题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培养。问题设计不仅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还要考虑到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进其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问题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过于简单的问题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停滞,缺乏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探索。因此,问题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水平,设置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挑战和成就,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设计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探索,而不是简单地给出答案。启发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引发他们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考和讨论。因此,问题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现,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关于古代中国社会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请分析商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特点和文化成就。”这个问题不仅考察了学生对商朝历史的基本了解,还要求他们对商朝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通过解答这个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商朝历史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2 资源利用

在初中历史作业设计中,资源的有效利用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资源包括教材、多媒体资料、图书馆资源、网络资源等,通过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丰富作业内容,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能力。教材是设计历史作业的主要参考资料之一。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案例,可以作为问题设计和答案评价的依据。教材内容的选择和整合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以确保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多媒体资料是丰富作业内容的重要补充。通过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的引入,可以直观地展示历史事件和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可以利用历史纪录片或虚拟实境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历史场景,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记忆。此外,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也是设计历史作业的重要参考来源。图书馆中有大量的历史书籍和文献资料,可以为学生提供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机会。同时,网络资源的广泛性和及时性也为历史作业的设计提供了便利条件,学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线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学术资料,拓展他们的学习视野和知识广度。假设我们要设计一个关于世界二战的作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研究和分析,比如查阅教材中的相关章节、观看二战纪录片、阅读二战相关的历史书籍、搜索二战相关的网站和论坛等。通过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二战的背景、原因、过程和影响,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2.3 任务设置

任务设置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在设计任务时,需要考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合理选择任务类型和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任务设置应该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展开。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知识和方法的应用能力、历史文化意识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因此,任务设置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历史知识和方法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文化意识和历史价值观。任务设置应该注重任务类型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任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在历史学科中的全面发展。常见的任务类型包括阅读理解、文献分析、历史绘图、历史实地调查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选择任务类型。任务设置应该注重任务内容的针对性和挑战性。任务内容应该与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相适应,既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任务内容可以围绕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文化等方面展开,通过多样化的任务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任务设置应该注重任务的实践性和启发性。任务设计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历史知识。同时,任务设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引导学生思考历史问题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针对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任务设置,可以设计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影响。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和其他重要科技发明,分析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影响。然后,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发明,比如造纸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对书写传播、文化交流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最后,学生可以结合实例,如《红楼梦》中的纸和墨的制作描写,展示造纸术的实际运用和影响。

三、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探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旨在为历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特点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教育的本质,并为作业设计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作业设计中,我们强调问题设计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多样化的资源,并合理设置任务,以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探索更加创新的作业设计策略,为提升历史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金飞.双减背景下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理路——围绕历史人物蔡和森的作业设计[J].中学历史教学,2024,(03):70-72.

[2]张根峰.核心素养下历史校本作业设计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24,(04):19-21.

[3]徐亮亮.基于新课标的初中历史假期作业设计与评价[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05):39-4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