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季蕾

​(江苏省南京市华电中学, 江苏南京 210038)

摘要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个核心概念,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教学评价作为确保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以初中英语学科为出发点,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课标;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评价体系

正文


现阶段,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理念的逐渐更新,教育评价在推动教育改革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估关乎个体发展,也是对教育质量的整体把控,同时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技能提升,涉及思维、学习、人际交往等层面。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建立和核心素养相符的评价制度尤为重要,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是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

一、初中英语的“核心素养”内涵

在传统英语教育的框架下,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被看作是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学评价自然而然地聚焦于学生的成绩,且常规考试也主要围绕这些技能展开。这种教育模式引发一种现象,也就是学生倾向于通过死记硬背和反复训练来提高他们的英语分数。但“核心素养”这一全新教育观念的提出,打破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个人成长、及综合素养。对于初中英语来说,核心素养不只关注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还强调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应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阅读理解的深化、文化素养和个人品格的塑造等。学习策略的运用能力表现在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境灵活选择和使用各种方式,主动寻找和创造学习机会,以此来提升学习效率。同时阅读能力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理解,要求学生能深入阅读,从中获取更广泛和深入的知识。而对于文化素养和品格的培养,则更多地体现在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及塑造他们独特的个性和人格魅力。

二、英语教学质量评价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教学评价方面的进步虽显而易见,但与西方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国内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已经敏锐地指出,当前教学评价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方法陈旧且简化、评价范围过于局限、评价功能过于注重选拔性等,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全面评价。首先,不得不面对评价主体的单一性问题,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评价往往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以教师的教学表现作为衡量课堂效果的主要标准。而这种“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方式占据主导地位,而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则比较稀缺。这种单一的评价主体不仅限制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也阻碍学生主体性和自我认知能力的培养。其次,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演变正在从一种固定、刻板的模式向更开放、灵活的体系迈进。过去的评价指标往往结构严谨、项目详细,但更多地关注课堂教学的共性特征,忽视每一堂课独有的个性和特色。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对所有课堂教学都采用统一标准,忽略课堂教学的动态性、生成性、开放性,也让评价结果很难真实反映教学的全貌。同时,由于评价结果通常以分数或等级的形式呈现,教师很难从中获取到更具体、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最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也经历着变革,传统的评价标准强调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没有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也过分关注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方法,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和收获。另外,传统评价标准过于追求课堂教学的深度和难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的针对性。而这种价值取向的偏差不仅会影响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也制约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为解决这些问题,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努力实现更全面、科学、人性化的教学评价,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拓展评价范围、调整评价标准的价值取向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新课标理念下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策略

(一)突出评价主体

在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体系中,以往教师通常扮演核心评价者的角色,通过多种评价手段衡量学生的学业成果。尽管这种方式对于教师的教学管理来说比较方便,但对学生的实质性影响和激励效果却相对有限。目前,在“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下,英语教师要更加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让他们能从单纯的被评价对象转变为评价过程的积极参与者。这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让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身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Shopping”单元过程中,放弃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引入学生参与式评价。过去,教师常常通过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课堂参与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但这种方法在激励学生和提升他们实质性能力方面存在局限。为更有效地评估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模拟购物”活动。在该模拟购物环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实际交流,让他们利用英语完成购物任务,同时还鼓励他们扮演顾客、销售员等不同角色,进行真实且富有挑战性的对话。当活动结束后,教师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直接评价方式,而是引入互评和自评机制,让学生有机会反思并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同时也能对同伴的表现给予评价。在这样的前提下,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准确性。而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评价参与度,还让他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实现更有效的学习。

(二)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为提升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建立完善且具备科学性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要体现英语学科的特质,同时与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中的育人目标一致。在制定评价指标时,要全面考虑英语学科的特点,同时确保其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如此,还要重点关注那些和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息息相关的指标,以便于通过准确的教学评价真实展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同时也能揭露教师在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提供明确的引导,并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相应支持。

例如,教师在讲解Art world”单元时,为优化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立系统、严谨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在其中纳入与“Art world”单元相关的评价指标,展现英语教学和艺术教育之间的融合。在制定评价指标时,分析“Art world”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考虑学生对艺术专业术语的掌握程度、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和解读能力、他们在跨文化沟通中的表现等。同时还要确保这些评价指标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用性和可观察性,以便于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实时评估和反馈。在评价过程中,留意学生在用英语阐述和探讨艺术作品时的表现,他们是否能通过艺术作品了解不同文化的内涵,客观地展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同时也为他们进一步探索艺术领域提供重要引导。如,“经典画作赏析”活动,要求学生运用英语对梵高的《星空》等杰作进行描述和探讨,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后,教师发现部分学生在描述画作时能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流畅的语句,而有些学生则在这方面稍显不足。对此,教师为后者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词汇和口语表达训练,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英语应用能力。

(三)利用师生互评促进课堂交流

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评价更重要,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更频繁地进行教学评价,以此来提供更具指导性的反馈,并有效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背景下,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促使他们在知识、技能、态度等各方面都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师生互动评价,可以进一步加强课堂的沟通和互动,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实现学生个人发展。

例如,在Good manners”教学中,教师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凸显教师评价在其中的核心地位。由于课堂时间的珍贵性,教师在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以后,都要进行及时且全面的评价,包含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深入评估他们的课堂活跃度、团队合作能力、及在活动中的礼仪表现等层面。如,以模拟餐厅点餐的角色扮演活动为例,教师在活动中细心观察学生的英语点餐表达能力,同时也对他们的礼貌用语和使用情境进行考察。当活动结束,教师即刻给出细致的评价,先赞扬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取得的进步,之后再针对部分礼仪细节方面的不足,提出可行的改进意见。不仅如此,学生在该单元的学习中提升了英语水平,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更体现“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还是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手段。

结束语:

总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现代教育来说十分重要,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客观且有效的教学评价,对于构建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具有深远意义,在进行具体评价时,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紧密结合初中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而深入地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这样才能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更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春怡,肖菊梅.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建构[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24(3):29-34.

[2] 纪之利.把握新课标下的核心素养革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J].电脑迷,2023(19):46-48.

[3] 张殿琴.新课标下初中英语课程核心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23(11):0180-0183.

[4] 王彦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育评价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20(3):95-9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