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方式,培养自我意识——基于情感渗透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罗启娴

八步区贺街镇中心学校 542899

摘要

本文以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育为背景,探讨基于情感渗透的德育教育路径。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可实现德育与数学教学之间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意识与道德素养。此种创新的教育方式可适应农村教育环境,并为学生未来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

德育教育;情感渗透;小学数学

正文


前言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德育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德育教育的开展便显得至关重要。以下主要针对基于情感渗透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路径进行分析,探究基于情感渗透展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之后分析情感渗透下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开展路径,旨在实现对教育方式的创新,并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一、基于情感渗透展开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情感渗透作为一种强调学生情感交流与情境体验的教育模式,在农村小学德育教育中具有显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它主张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将情感因素融入认知发展之中,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目标。对于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来说,情感渗透的实施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情感渗透的理念非常重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视角仅置于知识的传授中,主张教育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并深入到学生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软实力的培养。具体而言,通过情感渗透的方式,教师便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健康的情感态度。情感渗透理念认为,当学生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时,需要有正确的情感态度。而通过教师提供引导与帮助,学生们便能够学会正确面对困难与挑战,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勇气,提高心理素质[1]

情感渗透理念还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教育过程中,情感渗透理念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尊重多样性,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也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增强德育教育时效性

农村小学德育教育若仅依赖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味地向学生灌输道德规范以及法律法规的理论知识,可能显得过于抽象枯燥。这种教育方式容易忽视学生自身情感体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使得德育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一定距离。

在当前,情感渗透的方式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强调学生情感参与体验,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德育学生参与到情境之后学生自身情感得到一定的触动,使学生深入理解体验所学内容。此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方式可有效培养学生自身道德判断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

(三)适应农村教育环境

在农村地区,由于教育资源配置相对稀缺,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其中,情感渗透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教育策略,尤其适合在农村小学中实施。它巧妙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有更多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机会。通过情感渗透,教师可以深入挖掘农村环境的独特价值,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和力量,进而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发展。

二、情感渗透下小学数学德育教育的开展路径

(一)深入挖掘德育元素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限于基础的数字运算和几何图形认知,而且还承载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这些资源以生动有趣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数学教材中,蕴含着深厚的数学史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π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其精确计算圆周率的结果直至一千多年后才被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打破,这一历史事件可有效展示中国古代数学的辉煌,而且也可以激发学生自身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向学生们分享不同国家数学家的传记和励志故事,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家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科学真理的。例如可以向学生讲述英国数学家詹姆斯·瓦利斯如何克服身体残疾,凭借顽强意志力及自身智慧,为数学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数学家的故事可以大大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能教育学生明白,任何成就的取得都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自身社会责任感及爱国情怀。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尤其是在与农村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中。通过为学生们巧妙地创设与农村生活紧密相连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与日常生活的桥梁,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无处不适用。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课中,教师就可以跳出课本内容的束缚,将这一抽象数学概念融入到具体的农村生活场景中。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计算自家农田的面积,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动手操作,从而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或者,教师也可以结合家庭用水,帮助学生估算家庭每月用水的体积,通过这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从而更加重视数学的学习[2]

同时,数学教师也可以为学生组织一系列实践活动,如校园绿地规划设计、家具制作中的数学原理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这些活动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自身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身团队合作精神,而且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们始终具有持续学习数学的动力。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方式是一种极具成效的教学策略,在情感渗透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尤其是在数学教育领域,小组合作学生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适合小组合作探究的数学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不同观点,更重要的是要学会通过协商、妥协的方式来达成共识,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先为学生创设购物情境,学生需要在这一情境中以小组的形式对各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算。之后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任务。如:均匀分配每一位成员应完成的任务,并根据给定的商品数量和价格,计算总价。价格将以小数的形式给出,如“每瓶水2.5元”,“每袋零食3.75元”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将真切地体验到团队力量,意识到所有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价值,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也能让学生们体验到合作的乐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起引导者的角色,适时介入小组活动,给予学生更具针对性地指导与鼓励,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3]。这种教学策略可有效提高学生自身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交技能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并且可以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情感渗透的德育教育,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挖掘德育元素、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以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便能够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逐渐掌握基础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自身道德品质及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邴吉战.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思考[J].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4(2):0061-0064.

[2]梁秋维.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策略[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2):0089-0092.

[3]张阳.把握教育契机 进行德育熏陶——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3):20-21.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党建引领新时代背景下体验式农村小学德育路径探析的研究》,课题编号:2023ZJY28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