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指向下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期刊: 读好书 DOI: PDF下载

廖惠慧

赣州市第十四中学 邮编:341000

摘要

随着新中考改革的推进,初中体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体育教学要积极适应新中考的要求,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体育工作也要与体育教学相互配合,形成育人合力,共同推动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新中考背景下提出系列改革对策,对新中考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进行分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新中考;初中;体育;教学研究

正文


引言

新中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初中体育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教学资源与条件不足、学生体质与兴趣不高等,难以适应新中考的要求。因此,如何优化初中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索。

一、新中考改革与体育教育发展

新中考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中考制度已难以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新中考改革应运而生,其背景与目标主要在于以下方面:一是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促进教育公平,为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三是推动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

新中考改革对体育教学影响深远。第一,新中考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体育教学不再只是简单的技能训练,而是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精神和体育品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新中考改革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这要求体育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培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和竞赛机会。第三,新中考改革推动了学校体育与体育教学的融合,要求学校体育工作与体育教学相互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协同育人的格局[1]

二、新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新中考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涉及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多个方面。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只有积极适应这些新要求,不断创新和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也应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共同推动体育教学改革发展。

(一)教学目标的调整

新中考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这要求体育教学目标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体育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而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体育教学应强化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健康。体育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公平竞争意识,这些非认知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同样重要。基于此,教学目标的调整要求体育教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2]

(二)教学内容的更新

随着新中考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往往偏重于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的培养。新中考要求体育教学内容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要求增加新兴体育项目以及开展户外教育和野外生存技能的培训。同时,体育教学内容还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传授学生必要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更新教学内容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为了适应新中考的要求,中学体育教学方法亟需创新。传统的体育课堂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新中考倡导的个性化教学要求体育教师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体育教学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互动的学习体验。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3]

(四)教学评价的改革

新中考改革对体育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体育评价往往侧重于运动技能的评价,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度、进步幅度和努力程度。新中考倡导的全面评价要求体育教学评价更加全面和公正,更注重对学生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体育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等进行全面评价。此外,体育教学评价还应引入学生自评和互评机制,鼓励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提高评价的主体性和互动性。改革教学评价不仅能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意识。

三、新中考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

新中考改革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种趋势和特点,对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机遇。体育教学只有积极适应这些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

(一)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融合

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的融合是新中考下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融合体现在体育教学不仅是传授体育技能的过程,也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应与学校体育活动相结合,形成一个统一的体育教育体系。现代体育课程不再是孤立的,而是与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社团等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和体育技能提高。体育教学还应与学校的整体教育目标相一致,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领导能力、公平竞争意识等非认知能力。

(二)体育教学与学生个性发展结合

新中考改革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体育教学也应与学生的个性发展相结合。这意味着体育教学应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训练方案,帮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5]。此外,体育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形成自己的体育特长和兴趣。

(三)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新中考下体育教学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现代教育融合主要在于体育教学中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可穿戴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具体而言,体育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体育技能和动作要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利用可穿戴设备、运动监测系统等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表现,为教学提供科学的反馈和指导。此外,体育教学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互动的学习体验。

(四)体育教学与终身体育衔接

新中考改革强调学生的终身发展,体育教学也应与终身体育相衔接,不仅要传授体育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体育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形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习惯。同时,体育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技能,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条件,制定合理的锻炼计划,进行自主锻炼。更为重要的是,体育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让学生了解必要的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新中考下初中体育教学的实践要点

新中考改革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学实践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探索。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等实践活动,可以有效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改革需要教育政策支持、资源投入、家长的理解和参与,共同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与创新

现代新中考改革强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合成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体育教学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通过体育活动传授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初中体育教学应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要认识,体育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品位。

(二)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与指导

在初中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体育社团是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的重要平台。学校应大力支持体育社团的建设和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育社团选择。体育教师应积极参与体育社团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竞技水平。作为初中体育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领导能力,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

(三)体育竞赛的组织与实施

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体系当中,体育竞赛是检验体育教学效果、激发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手段。学校和教师应定期组织各类体育竞赛活动,通过校运会、班级联赛、校际比赛等活动打造平台,为学生进一步提供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初中体育教师在竞赛的组织与实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要制定科学的竞赛规程,做好竞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同时体育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和竞赛精神,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尊重对手,遵守规则。

(四)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与选拔

需要注重的是,体育特长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资源,科学培养和选拔对提高学校体育竞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应建立体育特长生培养和选拔机制,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要根据学生的体育特长和发展潜力,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高学生的体育竞技水平。同时,学校还要为体育特长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通过参加高水平的体育比赛、接受专业的体育训练等方式提升专业愚弄水平。

(五)注重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

在现代教育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初中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体育技能和动作要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立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此外,还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运动监测系统等,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表现,为现代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的反馈和指导。

五、新中考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学优化的实践策略

初中体育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通过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家校合作等方式有效地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改革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创新,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推动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一)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

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身体技能训练,忽视了体育教学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全面发展的育人观。这意味着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体育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团队精神、公平竞争意识等非认知能力。体育教师应将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终身体育意识纳入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超越。

(二)优化教学内容,增强针对性与实效性

新中考改革要求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是改革的重要一环。体育教学内容既应涵盖传统的田径、球类等传统项目,同时也要引入瑜伽、攀岩、武术等新兴体育项目,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此同时,体育教学内容应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传授学生必要的健康知识和生活方式,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如体育历史、体育精神等,以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品位。

(三)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与潜能

传统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法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体育教学方法亟需创新。在教育实践当中,初中体育教师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反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体育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互动的学习体验。在体育教育改革过程中,体育教学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实践。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初中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力量。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从宏观层面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体育教师培训的投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研讨,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作为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初中体育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还应引进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体育教师队伍。

(五)完善教学设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设施和环境是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加大对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完善体育教学所需的场地、器材、设备,强化建设标准化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等体育设施,配备先进的体育教学器材和设备,创新运用智能穿戴设备、运动监测系统等教育工具。注重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体育教学环境,加强体育设施的安全检查和维护,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不断探索建立完善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

(六)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家校合作是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沟通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会、体育节等活动,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增强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学校应建立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可以鼓励家长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组织开展亲子运动会、家庭体育作业等活动,增强家长的参与感和责任感。

结语

综上所述,新中考对初中体育教学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教育管理者和体育教师,要积极探索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此过程中,体育教学应与学校体育、学生个性发展、信息技术等相融合,以适应新中考的要求。下一步,要深入探讨体育教学改革的长效机制,加强跨学科研究,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促进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永博. 中考新政下初中体育合班分项教学初探[J]. 青少年体育,2022(3):96-97,61.

[2] 郑光文,贺艳杰. 新体育中考背景下促进初中生心肺耐力发展的实践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3,31(2):144-147.

[3] 刘莉业. 体育中考新方案视角下的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思考[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14):168-169.

[4] 何波,毛俐亚. 新中考体考对初中体育教学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新中考体考改革为例[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1,37(10):62-69.

[5] 王维荣. 循序搭建育人阶梯——基于新中考背景的初中体育教学新思维[J]. 教育界,2022(32):5-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