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实施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实施
正文
前言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性教育能够为幼儿创造更多的情感价值[1]。户外自主游戏在幼儿的生活、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能够帮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自然、人文,在游戏中积累经验,并不断丰富认知,提升学习能力,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同时,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具有集体属性,能够增加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提高幼儿的交际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增强幼儿的社会属性。
一、户外自主游戏概念与价值
户外自主游戏指在教师在掌握幼儿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自主游戏的机会与时间,教师扮演引导者、支持者的角色,幼儿享有掌控游戏的自由权,自主地选择游戏活动,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通过实施户外自主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创造能力和主动能力,幼儿的游戏需求和兴趣得到了满足,在互动过程中加强与同伴交流,更有利于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社交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同时,户外游戏活动包含了许多组合器械类游戏(如滑滑梯、独木桥、平衡板等)、竞赛类游戏(如接力跑、小兔赛跑等),有助于提升幼儿身体素质,向幼儿传授体育知识,提高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健康发展的规律相符。
二、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师结构失衡
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着学前教育质量,对幼儿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确保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有效实施,就必须有专业的教师作为支撑和保障。但目前,部分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主要由非专业体育教师组织开展,教师队伍虽然具有高学历,但体育知识储备较少,对体育技能的掌握不足,缺乏体育专业素养,容易忽视幼儿的教育发展[2]。同时,受到传统观念影响,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幼儿教师还面临着结构失衡的问题,男性幼儿教师所占比例极小,主要以女性幼儿教师为主,这对幼儿的性别平等意识产生了直接影响,容易使幼儿对性别角色产生刻板印象,同时也可能使幼儿某些必要的能力和技能缺失,影响幼儿的长远发展。
(二)缺乏对户外自主游戏的全面认知
在幼儿体育活动开展方面,国家虽然颁布了相应的政策与指导文件,但在实际贯彻执行中,却面临着较大阻力。一方面,部分幼儿园存在重智轻体的问题,未能认识到体育教育的价值,进而影响到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幼儿园现有的体育活动器材不够丰富,导致幼儿自主游戏活动受限。因此,幼儿园管理层必须提高认知,高度重视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完善游戏器械和材料,如大型滑梯、沙池等,以提高幼儿参与户外游戏活动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对于户外自主游戏的认知不够全面。大部分教师虽然能够认识到户外自主游戏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的重要价值,如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等,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于安全考虑,过度干预幼儿的游戏行为,游戏活动区域面积缩小,无法满足幼儿对游戏多样性的要求。
(三)游戏场地不足,器材分布不均
幼儿园园区是幼儿锻炼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场地。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塑胶场地是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主要场所,但场地生均面积不足,同时游戏设施也存在短缺现象,无法满足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需求,实际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另外,器材作为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存在器材分布不均和不足的现象[3]。大部分幼儿园的户外游戏活动器材都以球类和滑梯为主,攀爬墙、梅花桩、蹦床、篮球架等游戏器械却较少,综合考虑可能是出于对幼儿安全的顾虑,但是这也限制了幼儿的锻炼需求和身体发展需要。
(四)游戏活动时间短,次数少
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工作规程可以知道,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每天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不可少于2小时,具体时间可依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但目前,许多幼儿园缺乏对幼儿身体锻炼的重视,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时间和次数并不符合要求,户外游戏活动时间短,频率低,受到场地和器材的限制,一些教师对户外游戏活动安排不合理,幼儿户外时间受到压缩,无法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五)游戏评价方式单一
评价是判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效果的重要方式[4]。目前,多数教师在结束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后,均会对此次游戏活动展开评价,但主要以教师提问、教师总结为主,评价方式单一,评价过程仓促,缺乏对幼儿游戏过程的关注,导致最终的评价结果不够全面。同时,有的教师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游戏活动评价中发挥着主导者作用,缺乏对幼儿的引导,只是按照评价模板对一些常规情况进行简单评价,评价语言千篇一律,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未能真正做到从户外自主游戏的“自主性”出发,无法为幼儿更高层次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评价指导。
三、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养
(1)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引进人才
针对幼儿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教师结构失衡的问题,幼儿园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体育专业素养,积极引进人才,缓解教师结构失衡的问题。首先,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开展的主力军,幼儿园可适当提高幼儿教师招聘的要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促进幼儿教师团队整体素养的提升。其次,幼儿园需高度重视幼儿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丰富教师的体育知识储备,提升教师的体育技能水平。最后,幼儿园需对现有的培训方式进行优化,丰富教师培训内容,结合不同教师的教学能力,分层次展开教学,确保教学内容满足教师能力发展需要,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2)提高教师户外自主游戏支持水平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教师之所以对幼儿活动进行不正确的干预,主要是因为教师缺乏对自主游戏活动含义、幼儿潜能的正确认知,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失去了自主探索的机会。因此,教师自身需更新户外自主游戏知识,提升活动组织能力,以为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提供支持。
首先,教师要准确把握幼儿的实际需求,在活动过程中,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借助丰富多样的材料、游戏,提升幼儿的多项技能,培养幼儿的自主探索意识,增加幼儿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同时,教师要时刻记住把控自身行为,在确保幼儿安全的前提下,避免过度干预幼儿的游戏行为,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即可[5]。其次,教师要发挥引导者作用,以提高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质量。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幼儿以情感反馈,对幼儿积极的户外自主游戏状态加以赞扬,并引导幼儿思考整个游戏活动过程,总结自己获取的知识与技能。最后,教师要善于倾听幼儿的心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发挥自身在游戏活动中的推动作用。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离不开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教师需要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准确把握幼儿的游戏行为,为幼儿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针对游戏活动进行自主分享,教师作为倾听者角色,让幼儿自己说明理由、做出选择以及承担后果,以实现有效沟通。
(二)转变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认知
(1)正确认识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幼儿的体育能力,促进幼儿体质的提升,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幼儿教师需正确认识到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价值,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游戏时间,仔细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直观了解到幼儿在游戏前、游戏后的差异。在结束游戏活动后,教师也需及时评价,反思游戏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查找相关案例或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请教,加以纠正改进。同时,幼儿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参与各种与户外自主游戏相关的培训、交流会,提高自身对游戏活动的支持能力。
(2)转变户外自主游戏中过分保护幼儿的观念
部分教师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时,总是害怕幼儿受伤,为幼儿遮挡,过分保护,所选择的游戏场地、游戏器材与游戏项目不具有挑战性,无法满足现阶段幼儿对游戏活动的实际需要,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6]。幼儿教师需认识到,关注幼儿安全并没有错,但游戏活动中的“风险”是难以避免的,教师不可能一直跟在幼儿身后,幼儿在不断的成长,过分的保护反而不利于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得不偿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因风险而禁止”的观念,树立科学的风险观,将注意力更多的放在幼儿游戏的环境,提前预估游戏活动中潜在的风险,特别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不过度约束也不过度放任,为幼儿提供适当的保护与支持。
(三)利用客观条件,挖掘幼儿园游戏元素
(1)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幼儿在获取新知、积累经验的过程中,离不开游戏环境和游戏材料的支持。幼儿园不同场地和空间各有特点,教师需充分挖掘现有的场地条件和材料资源,融合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一方面,教师要重视游戏环境的创设,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合理划分区域,确保幼儿同时进行的不同类型活动不会互相干扰,应用各种自然、人工材料,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提高游戏活动的趣味性、探索性。如在沙地、泥巴地中引进水源,沙水、泥水的结合能够为游戏活动带来更加丰富的变化。另一方面,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规划好季节、时间、场地、材料的整体运用,探索符合本园实际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实施策略,确保器械设施符合幼儿的年龄和活动能力,能够支持幼儿开展自主探索和游戏活动。
(2)结合幼儿实际,建设游戏活动
一方面,在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时,幼儿园及教师需做好准备工作,确保现有资源能够满足幼儿游戏需求,结合活动需要不断丰富游戏资源,为幼儿的自主选择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教师需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有临时需求,针对性的做出改变,帮助幼儿更好的观察世界,表达内心愿望。在场教师要相互配合,既要关注到大多数幼儿,又要兼顾幼儿个体的需要。另一方面,教师不可照搬照抄其他幼儿园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案例,而是要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结合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本园优势,找准游戏与户外活动的突破口,制定科学、合理、符合实际的活动方案。教师需注意,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确保游戏活动对幼儿有足够的吸引力,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7]。
(四)合理控制游戏时间和游戏频率
游戏时间是户外自主游戏活动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足够的游戏时间能够有效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但是,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均对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时间做出了固定限制,以幼儿园作息时间为标准,安排游戏活动,该种方式虽然更加方便管理,但也存在一定弊端,严重忽视了幼儿的个体差异。幼儿园可引进“弹性游戏时间”概念,充分考虑小班、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确保每次游戏时间在半小时以上,从以往的固定时间向弹性时间转变,避免游戏过长消耗幼儿的游戏兴趣,也避免游戏时间过短导致游戏无法顺利开展。例如,当幼儿普遍对游戏具有较高的注意力或者当游戏活动达到了高潮,幼儿的情绪得到激发时,教师可适当延长游戏活动的时间。
(五)采用多样化的游戏评价方式
(1)坚持正面评价和积极评价
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评价要求教师全面考虑本班幼儿的个体差异,采用积极的、富有感情和激励性的语言,准确评价幼儿行为,实施过程性评价。同时,教师还可增加自评与互评,引导幼儿表达自身对游戏活动、同伴游戏行为的看法。结合幼儿自评、他评,由教师做出总结性评价,对幼儿积极的游戏行为做出正面肯定,关注幼儿的内心感受[8]。游戏活动中,幼儿的能力还是存在差异的,针对游戏活动中出现错误行为的幼儿,教师需及时纠正,注意言语柔和,在幼儿认识到错误后淡化错误行为,帮助幼儿建立起积极的人格和价值观;针对游戏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做好行动指导,增加幼儿对游戏活动的理解能力,以强化幼儿游戏体验。
(2)提高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反映游戏活动的开展情况。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游戏评价方式,观察幼儿在游戏前、游戏中和游戏后的状态,帮助幼儿回忆、反思,确保幼儿有机会表达和表现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与发现,以增强幼儿的游戏体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实现有效评价。教师可借助“三式”评价法,激发幼儿户外自主游戏主动性,助力游戏深度探索。第一,运用前式评价,立足幼儿生活经验和游戏兴趣,通过诊断式评价和导图式评价,发散幼儿思维,引导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身想法。第二,运用中式评价,分享游戏过程,借助自主问题单、分享评价单和投票评价单,呈现游戏问题,共同讨论。最后,运用后式评价,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持续挖掘幼儿潜能,借助家园合作、游戏日记和自主评星,为幼儿提高多维支持,放手幼儿游戏,帮助幼儿在自我评价中体验成功。例如,教师可制定《幼儿游戏性表现评级表》,全面评价幼儿情感的表达、幼儿行为的协调和活跃、幼儿对他人态度的友好性、幼儿对规则的遵守以及创造性的发挥等。
结语
当前,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在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未受到充分重视,部分教师出于对幼儿安全问题的考虑而对户外游戏活动进行限制,导致户外自主游戏活动未能高质量开展。因此,教师需发挥自身在户外自主游戏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尊重幼儿的主观意向,提高游戏活动的吸引力,同时规避安全风险,确保幼儿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董小英.混龄儿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J].学园,2024,17(12):82-84.
[2]吴霞.刍议有效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的支持性策略[N].科学导报,2024-04-12(B02).
[3]祝严芳.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户外自主游戏[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4,(04):92-93.DOI:10.16586/j.cnki.41-1033/g4.2024.04.048.
[4]鲁琳琳,刘婷婷.信息技术助力家园共育的探究——以户外自主游戏学习故事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4,(10):88-90.
[5]徐滢.浅析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4,(03):108-110.
[6]程琳琳.初秋之“趣”——小班户外“野趣”自主游戏[J].幼儿教育研究,2024,(02):1-3.
[7]张紫花.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的路径探析[J].好家长,2024,(09):91-92.
[8]卢有菊.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指导策略[J].教育界,2024,(07):119-121.
...